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innovations,其含义:一是指创造发明,二是指引入新的领域产生新的效益。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和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换句话说就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能够创新而进行的一种教育。其结果就是要使受教育的每个人都能创造新的东西,或者都要有能力将某个新的东西引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使它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谈毅力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为成功而拼搏,就像去往一个遥远的圣地,道路是崎岖而漫长的,更隐藏着无数恶魔,虎视眈眈地盯着你,向你扑来。而你用什么去对付他们呢?用你随身带着或在路上采到的“法宝”,这些“法宝”是多彩多姿的,有勤奋,有谦虚,有自信,其中有一件熠熠闪光的,便是毅力。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挫折就像一条绵延不尽的河流,你要找到合适的船,才能顺利渡过去。勤奋是构成这条渡船的基本,没有勤奋将一事无成。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大意是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贪玩只会荒废学业。古往今来,多少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一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4.
湘军 《成才之路》2014,(21):I0001-I0001
高考结束了,千万名考生或金榜题名,或名落孙山。无论结果如何,每一名同学都将迎接新的挑战,都将直面人生,思考未来,在“成长、成才、成功”的道路上接受严峻的考验。何谓“成长、成才、成功”?“成长”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青少年走向中、老年的过程,“成长”始终伴随人的一生。“成才”是指通过接受系统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成为有一技之长的行家。“成功”则是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某一行业的权威,是事业有成,是功成名就。“成长、成才、成功”相互交织、相互依存。成长是根本,成才是关键,成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古往今来,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每个老师都期盼自己所教的学生能金榜题名。但这毕竟都是良好的愿望,尽管当今时代人人渴望成功,崇拜成功,但真正登上事业高峰的成功者毕竟是凤毛麟角。更多的人都将在成长的道路上艰难跋涉,在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生活中度过人生。高考失利,学生和家长在感情上难以接受,这都可以理解。但高考分数并不是衡量孩子是否成才的唯一标准,一次高考绝对不能定终身。影响成功的因素无非是天赋、勤奋和机遇,但这些均因人而异。人的一生并非总是与成功相伴,更多的是要面对挫折和失败。青少年处在成长和充满幻想的年龄,高考失手了,有的同学自我否定、自甘平庸,处于绝望之中,产生烦恼、迷茫、自卑,这是一种极不可取的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大脑贮存知识的“仓库”作用,片面地训练学生的记忆功能,而忽视大脑的创造潜能。创造教育就是要尽可能地开发出学生的创造潜能。随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总量急剧增长,30年来人类知识的增长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总和。人生有涯,学也无涯。一个人学习无论如何勤奋,都不可能学尽人世间的所有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基础观”———适度的基础观。我们不能因为过分重视“双基”而削弱甚至牺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是赢在起点,输在终点———基础好、能考试,…  相似文献   

6.
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人的一生,免不了有许多坎坷跌宕。只有敢于笑对人生的人,才堪称生活中的强者。每个人都不可能随随便便地成功。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辛酸历程。他们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忍受了多少磨难,才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虽然每个成功者的背景,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敢于笑对人生的人,在遇到失败的时候,他们选择的不是畏惧,不是退缩,而是把一时的困难化为前进的动力,从容地面对失败,不断地战胜心理上的障碍,最终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每个人都具有成功的机率。对成功者所做的进一步考察也发现,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具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品质、观念和行为方式,即心理学家所说的“成功模式”。而这些要素并非天赋,完全是通过不断的自我修养和社会实践逐步培养出来的。事实上,只要人们能够了解并努力尝试着按照他们的成功模式去行事,那么,生活中必会涌现出更多获得成功快乐的人。这里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8.
成功     
成功是什么?成功是一种感受;怎样才算成功?从来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定性,无法量化。有人说,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而我则要说,每个人都是成功者。不管他是正在读书的中学生,还是一辈子都在黄土坡上耕耕种种。作业做对了,考试及格了,从初中升到高中……这何尝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呢?种子播  相似文献   

9.
当前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每个领域也都在不断地探索着新的发展方向,为了满足这个社会的需求,教育行业也开始了大胆改革,而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了每个高校新的改革方向。本论文根据现在高等数学的教学情况,分析了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可以更好地为一些高校提供一些新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成功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和教育模式,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时代性和人文性,确立了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性,同时也具有普遍适用的可操作性,所以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作为一名职业中学的专业课教师,又担任班主任工作,我通过学习并结合职业中学学生的个性特点,深感推行成功教育的必要和紧迫。一、转变观念、敬业爱生是成功教育的重要基础世界顶尖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告诉我们: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成功教育不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的改革。过去传统的观念都认为职业中…  相似文献   

11.
一、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和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  相似文献   

12.
“勤”与“懒”不仅是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而且是教师在工作中的不同方法,它们有多种表现。“勤”可分为“勤苦”与“勤奋”。“勤苦”,即无谓努力,无效重复;“勤奋”,即努力工作,不断超越。“懒”有“懒行”与“懒形”之别。“懒行”,即不负责任,不思进取;“懒形”,即勤于心思,以思促行。“勤奋”与“懒形”是有效教学的双重支撑,二者相互区别、相互渗透。只有正确理解、科学把握“勤奋”与“懒形”,才能推动学生循着合乎规律的轨迹张弛有度地前行,实现深度学习,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理想的教育是民族利益的福祉,让每个人接受全程教育,让每个人体验到地球村的绝景佳色,让每个人生活在宁静和平的永恒时空。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都需要创新,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创新,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与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这种理想可以从五个方面去理解和描绘。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希望成为成功者。每个教师和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子女成为栋梁之材。然而在成功、成才的道路上并非都是坦途,往往是“欲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有许许多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苦和挫折。于是战胜困苦和挫折就成为走向成功、成才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在对学生、对子女的教育中,应加强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尤其在当前形势下,强化挫折教育,更具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了解自己的弱点,为这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而奋起自强的成功者们往往更有勇气正视自己,他们有几分自卑却拥有真正的自信。《智慧与人品》中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我相信,天才骨子里大都有一点自卑,成功的强者内心深处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历史。”是啊,只有勇于正视自己,敢于挑战自己的人,才能成为最终的成功者。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弱点。由于这些弱点,会产生自卑感也是理所当然的。既然每个人都有些自卑,那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当“天才”的资格呢?当然不是。有人自卑,他知道自己的弱点,可什么也不做。宁愿相信这是注定…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然而还有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追求成功的历程。作为社会的个体,我宁愿做一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而不愿做一个不再追求的成功者;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宁愿是孩子成功之路的向导,而不愿是他们成功与失败的审判者。  相似文献   

17.
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女士说:“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表现自己的舞台。每个人都希望能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精彩.而学校就应该是那个搭建舞台,为学生拉开大幕的‘人'”。高等师范教育承担着我国基础教育师资的培养任务,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针对现存的弊端,积极推行诸如“实行学分制”等各种教育制度改革的实验。  相似文献   

18.
鱼只有活在水里才快乐鸟只有在天空飞翔才快乐以兴趣引导发展“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说法大概大家都会赞同,不过有一个人对这句话提出异议,他认为业“勤于嬉,荒于艺”。这个人就是台湾著名的漫画家蔡志忠。蔡志忠认为智慧都是产生在快乐中,只知道勤奋和认真是不管用的,被  相似文献   

19.
“自主教育”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的提法,它一直为历代中外教育家和学者所倡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今中外的学习成功者都是自主教育的结果,只是在现代学校教学中,它被人为地削弱了。我走上语文教学讲台的年代,还是所谓的“传统教育”的时代,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单纯地听。  相似文献   

20.
大学     
傅煜 《新读写》2009,(9):22-25
提及大学,每个人都会心潮澎湃,至少对于勤奋刻苦的我们来说,是这样。大学,意味着工作的机遇、成功的途径、深入的教育以及承载着的梦想。可是你又是否想过,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学习无处不在,而生活就是大学,一所教你自立自主自强的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