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现代教学中,班级文化建设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到底该怎样建设班级文化呢?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美化教室环境教室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地。要建设好班级文化,就得美化教室环境。优美的教室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凡是教室环境整洁、优美的班级,其师生荣誉感就比较强,班级的内聚力比较大。如何美化教室环境呢?就是力求教室的墙壁“会说话”。如主办优秀日记专刊、优秀美术作品和优秀书…  相似文献   

2.
王延庆 《黑河教育》2014,(11):18-18
正怎样才能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应该探索的课题。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应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打造一个积极向上、师生关系融洽、同学关系和睦、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强的班集体。一、创建班级文化,完善自主管理1.精心创建班级文化。我班设有绿化角、图书角、班级文化长廊。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窗台上摆放一些绿色植物,会让教室充满青春的气息。文化长廊共  相似文献   

3.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具有积极向上、团结奋发的班风。班级文化的积累和积淀,对良好班风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往往能透视出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反映出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有意识地加强班级文化的积累和建设。一、班级环境人文化,是班级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外部因素1.舒心典雅的教室布置。教室的布置应根据学生年龄段,在整洁、美观、大方的基础上,力求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除新颖的黑板报、精美的班级主题画外,墙壁还可以挂上几句格言、警句,张贴上学生自己的优秀手工、摄影、书法作…  相似文献   

4.
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需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美化教室、温馨布置寝室、提炼班级精神符号等文化活动,营造优秀的班级文化,以传递正能量;提高班级凝聚力,有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5.
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对教室环境的布置,创设一种外部的文化环境。这个文化环境体现着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及教育教学的主旨。教室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环境,应当窗明几净,桌椅整洁、摆放有序,温馨舒适,班级文化积极向上。这样才能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都知道,班级是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班级文化。班级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让我们师生成为这种文化的主体、建设者,又成为这种文化的受益者。下面我就班级文化建设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美化教室,让班级焕发生命的活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  相似文献   

7.
班级环境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指班级的物质文化,诸如以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  相似文献   

8.
杨富民 《教师》2012,(6):19-19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建设班级文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建设丰富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室,整洁、明亮的教室环境,可以让学生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因此,班级文化建设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班主任要创设温馨、人文气息浓厚的教室环境,教室要地面干净,课桌要一尘不染,  相似文献   

9.
营造良好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文化主要包括教室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活动文化等。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班级文化的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使学生在良好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班级文化是指由班级全体成员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所创建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积极的班级文化能使颇受冷落的中职学生唤起自我教育意识,达到自我完善。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一、班级物质文化层的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层建设是班级的静态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的载体。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班级所在教室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环境的要求,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包括硬环境建设(教室布置)和软环境建设(黑板报、图书交流中心等)。外部文化环境应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以及教育和教学的主旨。环境具有育人的功能,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教室环境的布置,要做到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墙面都能说话,都在育人,催人进步,让学生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具体而言,教室环境布置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教室前方应有班级的“导航灯”——目标标语,它是全体学生共同的奋斗目标。目标标语要醒目,要能时时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可以考虑从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一个有特色文化的班级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班级,但一个优秀的班级一定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加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班级学生自豪感和班级自信心。信息技术为我们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2.
1什么是班级文化 笔者个人认为:班级文化有环境文化、运动文化、学习文化和礼仪、品质文化。环境文化主要是指教室布置。可以用一些书法作品贴到教室墙上,学习园地的布置,在教室里放几盆花草,在教室中摆放一个书柜存放学生喜欢读的书籍等等。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农村小学完美教室的缔造策略,包括班级方案制定即完美教室的缔造规划;班级文化符号即完美教室的缔造基础;班级制度建立即完美教室的缔造保障;班级文化建设即完美教室的缔造强化。  相似文献   

14.
多方位创建班级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林 《班主任之友》2003,(11):14-15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充满朝气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心态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品位得到提升,各种消极、颓废的文化得到有效抑制。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优化教室环境:创建班级文化的基础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阵地。教室环境作为班级文…  相似文献   

15.
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又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应努力用精神文化、教室文化、制度文化这“三种文化”来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在教育生态学的视野中,一个班级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包括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多个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生态关系。当这些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对话、融合、共生发展,课堂就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就会促进每一个班级因子的优化、发展。雷夫的"第56号教室"所展现的就是这样的教育生态理念。因此,打造优秀班级"文化生态"来滋润班级生态气候,让每个生命在班级里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个生命的存在都能感到愉悦和幸福是切实可行的。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奠定班级"文化生态"基础班级"文化生态"良性发展,首先需要学校注重视班主任  相似文献   

17.
班级文化,应当涵盖以下三个方面:1.班级物态文化。它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建设层面,是通过眼睛能够观察到的东西,比如桌椅的摆放、墙壁的设计等来表现的。教室是一个学生主要的活动、学习场所,优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教室布置要有文化特征,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的颜色搭配,使教育呈现出一种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使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提高班级凝聚力。在教室墙壁上布置名人格言、警句、反映本班级特  相似文献   

18.
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又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应努力用精神文化、教室文化、制度文化这"三种文化"来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班级是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教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阵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每一件物品都体现着道德教育的意义。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它能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能引领班级文化品位的提  相似文献   

20.
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存方式的总和。它需要构建一种主流文化来指导全班,结合全班师生营造一个物质上的协调环境,精神上的共同家园。从重视、加强教室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几个方面,阐述了教室环境建设与育人功效的关系,进一步论述如何利用环境教育的审美化助推学生环境道德的养成,使教室环境的育人功效发挥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