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述作为语言运用的一项技能,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显性体现。而复述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如何正确把握复述的教学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可行的复述教学,关系到学生的复述兴趣、复述能力等问题。本文从第一学段复述教学的整个定位出发,搭建插图、图示、情境等复述教学支架,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复述技能,从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复述就其本来含义而言,一是指把别人说过的话或自己说过的话重复一遍;二是指在语文教学上学生重新组织语言把课文内容叙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经常用到复述,而且要把复述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来学习,老师要把它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组织  相似文献   

3.
复述,是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将需要复述的内容分析整理,做到有重点、有条理、有表情地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语文教学离不开复述,作文训练中很多教师也运用复述的方法,尤其在低年级写作课上,教者往往让学生概述课文或者经典、优秀文章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复述主要是对曾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重复,其与背诵相似,但是却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复述作为一种学习技能在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打下坚实基础。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更加需要复述的应用,只有对学生们的复述能力进行指导,才能够让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平衡发展,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5.
小朋友们,你们会复述吗?老师平时重视指导你们复述课文吗?据我所知,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复述课文并没有引起我们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们的足够重视。也许大家认为课文复述无关紧要,其实不然。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经常开展复述课文训练,不仅能促使我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记忆,而且能发展逻辑思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复述时,一般要求做到:1郾用普通话复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句通顺;2郾有中心,有条理。复述的方式一般有三种: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那么,到底如何复述…  相似文献   

6.
复述是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复述运用得当,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是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但就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而言,不少语文教师在使用这一策略时形式单一,甚至只是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点缀,只要求学生复述文本内容,很少或根本不作深度指导与要求。教学评价也多着眼于对文本再现的准确程度。这种简单的复述,学生兴致不高,甚至流于应付。创造性复述则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为语文课堂增彩。那么,怎样进行创造性复述呢?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项目,在语文课堂中很少有老师拿来当作重点来研究,重要的原因是在语文教学中很难检测综合性学习开展情况,无法衡量出一个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老师和学生以及家长看重的是基础知识掌握的怎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否有提高,作文有没有进步。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语文老师本身。  相似文献   

8.
关于复述     
问:语文课上,老师常让我们复述课文。以此作为检查阅读效果的手段。复述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复述是语文的基本练习形式之一,它兼具培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两方面的作用。其特点是以一定的口头或书面材料为依据,在充分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再加工,然后组织语言进行表述。  相似文献   

9.
马兴华 《语文天地》2015,(11):45-46
写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中学语文教学的始终,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探讨了复述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作用并探讨了复述实施的策略。一、复述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作用写好一篇质量上乘的文章,既需要有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需要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复述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提高写作能力有着积极作用,1.复述能够唤起并加深学生的情绪记忆体验过的情感或情绪,一般都会在人的脑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呢?我在实践中总结了如下几点:一、加强复述课文训练.复述课文不仅可以加深理解课文,还能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说话的系统性、条理性.同时,学习文章中的句子,养成说话规范的习惯.复述,根据课文篇幅长短,训练目的,形式,可以采用全文复述,重点复述,分角色复述.二、回答问题要求语言规范.小学课文综合练习中的思考问题占绝大多数,几乎课课都有.老师要学生回答问题,要用规范的语言,发现语言不规范要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材对一些叙述性课文提出了“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的训练目标。在各年级教学中,复述课文跟背书差不多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复述训练难以达到目的。究其原因,一是阅读教学中没有真正重视复述训练,有的教师如同布置背书任务一样,只要求学生多读多记、会复述,造成学生机械复述,强记硬背,如同背书。二是没有区别不同年级复述要求及方式,有的教师只注重运用课文语言,按照课文顺序进行的详细复述,使学生形成“照本宣科”的复述定势,学生作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的训练明显不到位。三是对复述缺乏评议、考查,教师对学生的复述技能情况缺少平时评价、定期考查,学生复述中的问题难以及时纠正,复述技能难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教学中,复述是指在理解和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重新组织语言,根据不同的要求,有重点、有条理、有表情地口述课文内容的方式.它熔理解、记忆、表达于一炉,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有独特的作用.因而,复述作为一种综合性较强,而又富有创造性的训练形式,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复述能力呢? 一、复述要求要明确 进行复述训练时,教师要向学生讲明复述的具体要求,如吐字要清晰,表情要自然,声音要响亮;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连贯;叙述要有中心,有条理等.同时,这也是评价学生复述水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还是语文实践。复述课文正是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运用语言文字、内化语言的一种很好方式。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复述课文往往较为忽视,公开课上更是极少见到有教师在这方面下工夫。笔者执教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将学生复述课文作为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不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将"复述"作为语文教学一项内容,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的基本属性,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具体要求。审视当前的语文教学,漠视"复述"存在价值和忽视"复述"教学本质的现象广泛存在。重构小学语文课堂"复述"教学的策略,应注重阅读积累,筑牢"复述"的起点;设境激趣,营造"复述"的语境;合理转换,切准"复述"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你拿着课本走向教室,在教室门口听到学生说:“太好了,这节是语文课!”那你的心情一定无比快乐,一定会觉得当一名语文老师的感觉真好。长期以来,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学习效率低下,一直成为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究其原因,在于不少语文教师将语文教育局限于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每当谈起作文教学,很少有人眉开眼笑。形成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就是对《大纲》的理解有片面性。一些老师总是习惯于这样划分语文教学的重点,即在一、二年级以识字为重点,三、四年级以  相似文献   

17.
长时间以来,初中语文的教学都更加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而把听和说的能力忽视掉了。而实际上,读、写、听、说构成了语文的全面素质。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学生的说话能力也日益重视,语文教学就必须要加强说话教学。老师要鼓励学生多练多说,把说话训练贯穿到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多种训练的方法提高学生们的说话能力。一.初中说话教学的方法(一)复述法复述就是通过自己的话复述书本内容的表达方式。可以由老师先朗读,让学生复述内容,或者让学生谈  相似文献   

18.
口语表达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一把重要尺子。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必须加强语文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一、复述课文。这种训练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是为了让学生把课文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有重点地进行复述训练,这样,可以使学生把课文中的  相似文献   

19.
小班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后面均有"朗读、复述课文"的练习,或者是"讲讲这个故事"的要求,然而,大多数学生却不具备较强的课文复述能力,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并未对此教学环节引起重视而导致的。为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应该加强小班化环境下的语文复述训练。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小班化环境语文复述训练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复述”作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语文要素之一,不仅训练的频次较以往版本的教材有大幅度增加,而且训练要求也更具体明确。教师要在明确“复述”训练的教材编排基础上,精准定位学段教学目标,精选教学策略。具体策略有:举一反三,训练详细复述;削枝去叶,训练简要复述;恣肆想象,训练创造性复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