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撕纸,是美术表现的一种形式,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项手工活动。撕纸可以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其并用的能力,能发展幼儿手指肌肉的灵活性,使幼儿的小肌肉群得到发展:可以培养幼儿细心、专心、耐心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正>一、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对撕贴活动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孩子学习的动力与源泉。对小班幼儿进行撕纸活动来说,撕纸技能是不局限的,只要用大拇指和食指向前向后对立地撕,并把纸撕下就是小班幼儿学习撕纸的方法,但这必须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幼儿愿意动手进行撕纸活动,所以激发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如果仅让幼儿这样练习,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会很快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对撕纸活动的  相似文献   

3.
撕纸画是一种选用各色彩纸,通过手撕、粘贴的办法而完成的画。撕纸画装饰性强,新颖别致,能表现出诸如剪纸、剪贴所不可及的独特风格。撕纸画很适宜幼儿制作。一方面,幼儿喜欢手工,喜欢撕撕贴贴。另一方面,撕纸画简单易学,操作时不需动用小刀、剪刀,没有任何危险性。“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幼儿通过撕纸、粘贴过程,可以锻炼手指肌肉的灵活性,训练手脑并用的能力。当他们  相似文献   

4.
<正>撕纸是幼儿喜欢并乐意参与的一项手工活动,在幼儿园开展撕纸活动不仅能使幼儿从小接触和了解民间的文化艺术,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和审美教育,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在艺术活动中,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以往的撕纸活动中我们较少重视幼儿自主性撕纸能力的培养,经常是由教师提供范例,进行手把手的教学,让幼儿模仿并反复练习,幼儿往往不需要经过想象、创造就能取  相似文献   

5.
《早期教育》2005,(9):F0002-F0002
纸是没有生命的.但却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无锡市惠龙幼儿园的教师们以幼儿撕纸艺术活动为切入口,运用创新方法,设计和组织撕纸活动,使其由过去单纯发展幼儿动作为目的转变为包含多种教育价值在内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6.
《早期教育》2005,(9):F0003-F0003
创设具有浓郁民间气息的环境,让幼儿在艺术的氛围中得到陶冶;挖掘撕纸艺术的文化内涵,让幼儿的艺术视野得以开阔;拓展撕纸活动的途径,让幼儿在艺术的天地中发展;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幼儿在艺术的创造中成长。  相似文献   

7.
撕纸活动是一种深受到幼儿喜爱的艺术活动。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不完善,动手能力较弱。在进行小班撕纸教学中,通过行之有效的指导,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高,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一声声"老师,我不会撕……""老师,我撕破了……"我就知道,孩子们在撕纸活动中遇到了困难。中班学期初,孩子们初次接触撕纸活动,觉得既新奇,又有趣,动手能力、主动力都被调动了起来,但效果并不乐观,起初几次撕纸活动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让我感到很困惑,看着孩子们对撕纸活动欲罢不能的样子,我认为对撕纸活动的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认清几个误区1.撕纸活动不是单纯的玩纸,拿纸撕着玩,而是要用手撕出物体的简单形状和轮廓,是一种手的精细活动  相似文献   

9.
从小班开始我就教幼儿撕纸,先是撕长条、撕小块,接着撕不规则图形。现在幼儿进入中班,我又尝试教他们“撕纸贴画”。我的主要做法是: 1.培养幼儿目测撕纸的能力。我觉得按轮廓线撕纸,幼儿容易受到束缚,就尝试直接教幼儿目测撕纸。我先教给幼儿一些撕基本图形的技能,如怎样撕正方形、长方形,并在此基础上撕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再教幼儿依靠目测掌握物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先将撕出的各部分放在底板纸上,看看各部分是不是合适,大了撕小些,小了重新撕一块,看上去都差不多了,就安排好画面,依次粘贴。 2.教幼儿学会撕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如撕熊猫,要把熊猫圆圆的头、半圆形的耳朵、胖乎乎的身体、圆滚滚的四肢表现出来。撕长颈鹿,要注意撕出三角形的头、长长的头颈和四肢。物体的主要特征抓住了,撕贴出的形象就比较鲜明、逼真。  相似文献   

10.
撕纸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为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的孩子.教师不妨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幼儿对撕纸的兴趣,注重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创设良好的幼儿撕贴氛围,促使幼儿动手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活动分析 小班幼儿对撕纸、剪纸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小班开展"夏天真热"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了本次综合活动,通过玩玩、说说、数数等各种形式激发幼儿探索活动的欲望,感受活动的乐趣.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锻炼幼儿脚步肌肉的力量,难点是引导幼儿学会用脚丫撕纸.  相似文献   

12.
杜艳娟 《甘肃教育》2022,(20):70-73+78
手指游戏是借助手指完成一系列的游戏活动,由于它具有简单易行、生动有趣的特点,因此受到了幼儿及教师的青睐。手指游戏不仅可以让幼儿产生良好的感官体验,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还可以通过直接刺激大脑皮层来完善幼儿的思维,开发幼儿的智力,让幼儿的整体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可以说,手指游戏在培养幼儿能力、开发幼儿智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满族剪纸已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撕纸是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原始的家族传承方式是手口相传,现阶段主要是分散的、不均衡的传承方式,而学校教育是传承满族撕纸的新尝试。笔者通过研究撕纸教学,对学生形象归类与变形能力、掌握传统撕纸技法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少儿了解满族人的生活及年俗,对满族撕纸产生兴趣,促进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有趣的撕纸     
撕纸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并给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孩子感兴趣,用什么纸都能撕,书写纸、铅画纸、烟盒纸、糖纸、包装纸及各类色纸都可用。教孩子撕纸,一般来说,要先  相似文献   

15.
张金华 《早期教育》2004,(11):30-30
小班幼儿对撕纸、剪纸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小班开展“夏天真热”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了本次综合活动,通过玩玩、说说、数数等各种形式激发幼儿探索活动的欲望,感受活动的乐趣。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锻炼幼儿脚步肌肉的力量,难点是引导幼儿学会用脚丫撕纸。  相似文献   

16.
新型纸艺教学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趣味的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撕纸画集绘画、设计、创作于一体。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构图、色彩的知识,有助于提升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玩”出一幅画。撕纸画是纸艺教学的重点。学生根据媒材的外形和色彩的特点,结合点、线、面构图的知识,通过拼接、粘贴的方式创造出一幅幅有趣、质朴的画。小学低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烈,处于观察力和理解力快速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设计思路: 有一天,孩子们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将搜集的广告纸撕碎了拼贴图案,孩子们说,很有趣哦…… 结合奥运主题活动中对运动员的动态关注,我们为孩子们设计了碎纸粘贴画"最棒的运动员",让孩子们尝试撕纸用马赛克的效果来装饰画面,感受创意材料带来的无限乐趣.  相似文献   

18.
撕纸贴画属于工艺美术中的装饰画。指导学生学习撕纸贴画,对培养学生创造力非常有益。 第一、画题选材广泛。不论宇宙星空、山川风光、大漠荒原,还是城镇街景、小桥炊烟;不论飞禽走兽、花草虫鱼、静物  相似文献   

19.
撕贴画是学前儿童美工活动的常见形式之一。小班孩子正处在各方面能力都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可以借助撕纸活动,通过一系列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小班孩子们的小手更灵巧,在美工活动中表现得更出色。撕纸目的是最大限度锻炼学前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及控制能力,它与剪贴的最大区别在于撕贴以手指作为工具,利用双手手指的配合撕出所需形象,再贴成平面的画面。  相似文献   

20.
李彦斌 《成才之路》2014,(14):33-33
正《美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美术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撕纸画是集绘画、设计、制作为一体的艺术活动。制作过程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有很强的综合性。可以说撕纸画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最佳方式之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术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通过这一活动课,来引导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用简练的手法去塑造各种形体。由于撕纸本身具有一种偶然性,也能达到启发学生从中发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