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是让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和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是让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和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河北教育》2009,(5):11-11
近日,万全县在全县推广“赏识教育”,县教育局为全县学校发放了《赏识你的孩子》的讲座光盘,统二购买了千余本《赏识你的孩子》图书,全部免费发放到全县教师手中。通过组织集体观看和学习,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手段。赏识教育突破了以分数为主的学生评价方式,注重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提倡鼓励,让学生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在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4.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本关怀的现代教育思想,基于这一思想,让赏识走进教学尤为重要。具体做法如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赏识教育”是一种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一个好方法。家长和教师只有通过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尊重儿童权利、承认个体差异、善待孩子的过错、及时的表扬、适当的鼓励等方法,从小培养孩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品质,才能使孩子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教育,大多数家长都会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但是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如何让幼儿保持学习的兴趣是幼儿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随着近些年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赏识教育逐渐被应用在幼儿教育上。本文主要围绕幼儿教育中采用赏识教育的具体措施与效果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马生霞 《考试周刊》2014,(27):30-30
能在教学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所以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善于赏识,这样会让学生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8.
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孩子学说话学走路,让孩子“追蝴蝶”的那么一种教育境界。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转型期的今天,赏识教育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们的注意,实践证明赏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理念。对于教师说要怀着赏识的态度,真诚的用爱心去对待学生,赏识学生的每个闪光点让所有的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让他们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美好。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小学普遍开展的快乐教育、亲情教育、赏识教育已为广大教师和家长所关注,但对于挫折教育的关注显得相对不足。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挫折教育不是批评、罚站、不给吃饭,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也不是单纯让孩子吃点苦。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46):15-16
长期以来我们对赏识教育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运用赏识教育理念助推了师生及家长之间的和谐共处。为充分弘扬这一理念,学校注重打造赏识教育文化育人环境,精心设计走廊墙壁文化,用环境感染人,用文化熏陶人;构建赏识机制,打造赏识舞台,提供赏识机会。通过升旗仪式,各种展示活动,让师生尽显风采,体验成功,增强自信,释放潜能,拓展赏识领域。通过家长会、班级微信平台、个别谈话等方式,想方设法把赏识教育理念输灌给学生家长,让家长感受到赏识教育的魅力,愉悦接受新的理念,积极配合教师,共同管理教育孩子。赏识教育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田,人人内心都充满了满足感、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周燕 《教学随笔》2009,(11):14-15
没有赏识就不成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世间的。赏识教育已日渐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它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也日趋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12.
李杰  吴萍 《职业技术》2009,(7):66-66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尚未完全定型,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而要求在现代教育中融入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赏识学生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激发自动,养成自律,发展个性;挫折教育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育和成熟,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的“生存能力”。笔者以为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3.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尊重。但是赏识教育并不是单纯地夸奖,而是看到孩子的闪光点,真正欣赏孩子,让孩子内心感觉自己能行。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这要求教师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学会批评,树立赏识教育理念,提高语文教育的成功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今年在北京市“迎 50年大庆做跨世纪先锋”活动中被评为首都楷模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她在自己潜心的教育实践中“以师者的爱去培育学生的爱。”这种“以爱育爱”的教育思想不仅给予了她的学生以师者的关爱。如今已升华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种教育理念。一、爱学生情驻童心李烈常说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 ,在学校尤其需要老师的尊重、理解、赏识和支持 ,老师要睁大眼睛找学生的优点 ,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把教师的心血、才智、热情都凝聚在对学生的爱之中 ,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教师的爱中 ;孩子们在爱中学会的是爱 ,在尊…  相似文献   

15.
赏识孩子,要坚信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孩子,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赏识孩子要专找学生的优点、进行耐心的鼓励赞扬。赏识孩子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赏识孩子要帮助孩子预约失败,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体现愉悦。  相似文献   

16.
<正>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抓住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中前行。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赏识教育是助孩子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一、赏识发自内心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奖,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行,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其  相似文献   

17.
孙瑞芹 《中小学电教》2011,(12):115-115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已走进了千千万万个家长和教师心中.但过度地强调“赏识”会使学生走向自由散漫的极端。因此适度的“惩罚”教育是有必要的,也是培养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增强责任心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中国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对此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8.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的本质是让每个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赏识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享受自信的快乐。赏识,使我和学生成了朋友,使我领略到教育的无限趣味。下面是笔者在运用赏识教育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赏识教育法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它建立在“孩子人人都是可造之才”这一现代教育理论和“爱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这一现代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坚持教育学的激励原则构建的一种教育模式。赏识教育法认为,孩子都是可造之才,这是孩子的发展共性。现代教育论认为,没有不适宜于教育的孩子,只有不适合孩子的教育。赏识教育法认为,孩子都是可造之才,但造化的进程、方式应是各具个性。赏识教育法认为“爱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孩子只有当他被人爱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后才有可能去产生…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对待教师的人本是学校人本观念最根本的内涵,教师是学校的核心要素之一,教师的责任心,教师能力的发挥,教师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学校的宝贵的财富,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孩子需要赏识,教师同样需要赏识。作为一个幼教管理工作者,在要求教师对学生施以赏识教育的同时,更要赏识我们的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