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建军 《甘肃教育》2020,(3):142-142
一、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的困境1.应试思维影响严重。在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应试思维的影响,未能树立新型教学理念,还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把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置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于不顾。  相似文献   

2.
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是"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要记住如此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能力培养目标就是如何来增强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并运用于实践,发现如下几种历史记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在此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教学的一大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即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它是当今中学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所要培养的最主要的能力。但长期以来,初中生历史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常处于一种无意识或干脆忽视的状态中。许多教师往往以初中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和逻辑思维能力弱为由,在教学中重记忆轻分析;重具体轻抽象;重结论轻推理。片面强调教学的趣味性,使历史课在学生眼里象一堂故事课,而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把掌握历史知识等同于死记硬背,这不利于学生今…  相似文献   

4.
老师讲讲"三段论",学生写写"假大空",如今作文教学也能列出一条条"应试宝典"。近日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了一场名为"作文与做人"大型教研活动,老师们对这一现象作了深刻的剖析和反思,提出作文教学"养气"重于"养技",应尽早跳出应试泥潭。作文已异化为应试工具"教得费劲,学得差劲,都说没劲",是当前中学作文  相似文献   

5.
央视《百家讲坛》火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的兴趣还是非常高的。但走进中学校园,我们依然感到历史课是"小儿科"。许多历史教师见我下去听课、调研,就向我抱怨学校如何不重视历史学科,学生如何不喜欢历史课。说实话,中学历史教学变成当今这样的现状,其原因一半是"体制问题",应试的掣肘、教科书的枯燥;另一半则出在我们广大历  相似文献   

6.
到了高三复习阶段,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强化基础、提高"应试"能力。"应试"不等于"死记硬背",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综合能力。"应试"能力的大小是建立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扎实、学科思维是否清晰严密、方法是否正确、身心是否健康等基础之上的。所以,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应试能力",也很难谈得上有其他能力的发展。高考复习如果要避开"应试"的话题,我觉得是不切实际的。如何实施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杜转梅 《西北职教》2007,(12):33-33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尚未消除的问题:一是未能彻底改变教学中教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应试而学"的传统教学观念;二是灌输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三是英语课实践量少,内容死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那么,在英语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为了应试需要,往往只重知识的灌输、机械的训练,填鸭式教学便充斥着历史课堂,漠视了生命的需求,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健全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历史新课改呼唤着生命化课堂的构建。生命化课堂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生命化课堂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关注生命的整体性,理解生命的成长性。1要从"教"走向"学",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要从传授到体验,使  相似文献   

9.
黄梦杰 《考试周刊》2014,(67):130-130
<正>在农村中学历史课上,老师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教学手段单一,"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杯开水讲到尾",再加上农村学生历史课外知识的匮乏,历史课堂十分干涩、枯燥、贫乏和沉闷。我认为改变农村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现状,主要责任在老师。老师要提高专业素质,改进教学方法,辅以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育学生的情感。我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深刻认识到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构建农村中学历史教学高效  相似文献   

10.
谷大伟 《文教资料》2013,(14):170-171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往往重记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性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作者主要从运用小课题研究引领课堂教学等方面阐述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和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一项专门的、独立的教学任务提出来,体现了历史教学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需要。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把传授基础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三项同时并举的教学任务去完成,才能达到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呢?我认为根据历史课的特点,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本文只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刊收到一些教师来稿,介绍了他们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记忆年代的经验。来稿的同志有:上海师范学院燕国材、昆明十二中刘长淳、北京六十八中林理炯、河北石家庄二十三中邓新相、广东龙川金中张瑞球、山西万荣阎景中学屈殿奎、陕西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七一二队子弟中学郭森茂等。怎样在平时教学及复习中帮助学生提高掌握较要重的历史年代的能力,从来稿所述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作为我国教学中应试科目之一,因此教师为应试的"教法"研究,只为学生能考出好成绩,应试教学的后果就是学生大都是"哑巴英语",束缚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本人从只用考试成绩来评判教师教学质量的环境下,谈谈如何能获取应试及学生全方面语言能力的培养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中学作文教学,这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它的沉重主要表现在:以应试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已十分明显地影响着中学语文的教和学。为了求高分,师生不遗余力地追求形式,寻求取得高分的方略,而放弃了对学生作文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的老师为了完成阅卷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有限和允许有误差的幌子下,胡乱地得出比较有争议的分数,反过来又影响了作文教学。应试教学的负面作用正腐蚀着中学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张木忠 《考试周刊》2014,(46):189-189
<正>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特性之一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情感、创造性等)为出发点。坚持以学生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充分突出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提倡自主学习,课改内在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实践、领悟、探索、创新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造个性。然而,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不足,表现为重"灌输",轻"启发、引导",更轻学法指导;重"记忆"轻"思维";重"单一口授",轻"多种教学方法并用";重"研究教材",轻"研究学生";重"知识传授",轻情感教育重校内轻校外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带普遍性的问题之一,是学生对历史知识记忆困难。本文试图对如何培养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理解水平和某些记忆方法的探讨,论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记忆能力的可能性。(一)加强理解是培养对历史知识记忆能力的前提加强理解以促进记忆,是学习一切学科的共同规律。在讨论加强理解以培养记忆能力的关系时,后发式教学应该放在优先的地位来考察;然后讨论直观教学和复习两者在这个问题中的作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唤起注意力的集中。其形式虽不拘一格,总的以在教师的诱导下,能正确而全面地理解知识并使它得以逐步深化为原则。有教师在讲授“北  相似文献   

17.
加强中学历史课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在智育方面始终不可忽视的基本任务,二者同样重要.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发展学生能力问题还没有引起普遍重视.有的同志习惯于让学生勾书、搞"对号入座",以教科书上的练习题能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到答案为满足,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有聪明才智的建设人才.发展学生的能力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让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因为离开让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就谈不上发展学生能力.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科中的记忆教学包头市第四十中学苗秀美历史学科是一门注重记忆的学科。牢固而又准确地记忆史实,是学好历史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在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的教法是依纲扣本,精讲多读;以讲为主,请讲促读;认真道题,以题促...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作文教学中应试倾向较为明显。其主要表现是:只捉摸近几年高考、中考作文的模式,不重视课本中各单元的作文要求;只注意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不注意课程标准;只要求学生作文"稳",不允许学生作文"活"。这使得学生作文能力不全面,作文往往千人一面,大多缺少生气,缺乏个性。这些做法,显然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格格不入,也违背了素质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应该得到纠正。我  相似文献   

20.
张登花 《甘肃教育》2010,(14):55-55
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其丰富的内容,常常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基础上的,而一些学生往往是上课时兴高采烈,下课后却一问三不知。要想提高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记忆是关键。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从记忆方法抓起,让历史教学插上了记忆的翅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