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对撕贴活动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孩子学习的动力与源泉。对小班幼儿进行撕纸活动来说,撕纸技能是不局限的,只要用大拇指和食指向前向后对立地撕,并把纸撕下就是小班幼儿学习撕纸的方法,但这必须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幼儿愿意动手进行撕纸活动,所以激发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如果仅让幼儿这样练习,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会很快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对撕纸活动的  相似文献   

2.
<正>喜欢涂涂画画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无论是处于孩童时期的小朋友还是已经有一定绘画技巧的孩子,只要给他们一支笔、一张纸,他们就可以创造无尽的可能。有的小朋友喜欢随意地撕纸,许多家长可能都会注重孩子绘画才艺方面的培养,却对孩子的撕纸行为认为是在捣乱、把地上弄得一团糟,往往忽视撕纸活动,小班幼儿手部小肌肉群还处于发育中,而撕贴活动又正好可以帮助小朋友锻炼手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正好可以投其所好,而且可以培养幼儿做事耐心、细致的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一声声"老师,我不会撕……""老师,我撕破了……"我就知道,孩子们在撕纸活动中遇到了困难。中班学期初,孩子们初次接触撕纸活动,觉得既新奇,又有趣,动手能力、主动力都被调动了起来,但效果并不乐观,起初几次撕纸活动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让我感到很困惑,看着孩子们对撕纸活动欲罢不能的样子,我认为对撕纸活动的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认清几个误区1.撕纸活动不是单纯的玩纸,拿纸撕着玩,而是要用手撕出物体的简单形状和轮廓,是一种手的精细活动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核心目标:1.在游戏情景中练习有目的地撕纸,锻炼手指动作的灵活性。2.大胆想象通过撕与添加的方式表现不同的动物。3.感受撕纸活动带来的创意与快乐。相关目标:通过对不同形状纸的想象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有逛动物园的经验。环境准备:1.场地准备:布置成动物园的场景:将树、草坪、池塘、动物图片等贴在地面上,音乐。2.彩色大正方形纸两张(教师用),幼儿人手两  相似文献   

5.
正【设计思路】《撕呀撕呀》是一本生活化的绘本。绘本以撕纸贴图的方式,呈现给幼儿色彩鲜明的蓝天、白云、绿草地上一群大大小小奶牛的优美画面。绘本中的图画不仅可以用来欣赏、用来理解文字内容,更可以作为创作撕贴作品的蓝本。绘本以"撕呀撕呀"为引句,将情景以歌谣表现,既是对画面内容的描述,又是将绘本创作过程的再现,语言简洁而清晰,节奏感强。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心灵手巧",将音乐和美工活动结合起来,是培养幼儿手眼协调、手指灵活的有效途径,是引发幼儿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大班幼儿小肌肉发展已较协调,对动手活动很感兴趣,他们喜欢剪剪贴贴、折折撕撕,利用美工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将美工作品变成打击乐器,打击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多方面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撕贴,是一种艺术变现形式,孩子们每天都在饶有趣味地进行撕贴创作,这一活动本身洋溢着儿童天真、活泼的情感,是儿童旺盛生命力的流露。毫无疑问,撕贴对儿童是有价值的,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作为孩子成长的指导者、帮助者,应该引导孩子去发现美,挖掘他们创造的潜能。撕贴,是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孩子们乐于用撕贴来变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  相似文献   

8.
撕纸画是一种选用各色彩纸,通过手撕、粘贴的办法而完成的画。撕纸画装饰性强,新颖别致,能表现出诸如剪纸、剪贴所不可及的独特风格。撕纸画很适宜幼儿制作。一方面,幼儿喜欢手工,喜欢撕撕贴贴。另一方面,撕纸画简单易学,操作时不需动用小刀、剪刀,没有任何危险性。“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幼儿通过撕纸、粘贴过程,可以锻炼手指肌肉的灵活性,训练手脑并用的能力。当他们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12):191-192
<正>撕纸活动是一种造型艺术活动,以手指为工具,辅以思维感官的配合,利用双手手指的运动撕出所需形象,其轮廓线蓬松柔软,具有自然浑厚稚拙的美感。因此,它深受幼儿的喜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幼儿在撕纸活动中,可以把自己撕下的纸想象  相似文献   

10.
俞晓燕 《考试周刊》2013,(42):192-193
撕贴活动是一项以技能为主的教学活动,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如何激起幼儿的操作兴趣,让撕贴活动充满魅力,本文从"选趣""激趣""设趣"三方面入手,旨在唤起孩子撕贴活动的兴趣,体验撕一撕、贴一贴带来的无穷快乐,激发他们创造美、表现美的动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锦囊妙计     
撕纸游戏 溶溶有个坏毛病,看书的时候喜欢撕书,刚买的新书,还没看几天,就已经支离破碎了,跟她说也没有什么效果。书上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手部动作刚刚发育,撕书能够训练他们手部动作。于是,我就干脆把撕纸变成一个游戏,给溶溶准备了很多废弃的报纸,她想撕的时候就让她撕。一开始只是无目的地撕,纯粹是满足她撕纸的欲望,后来慢慢地教她撕一些图案或者形状。在撕纸游戏的时候已经撕得过瘾了,看书的时候,溶溶就不再撕书了,而且也发展了她手指的动作,一举两得。 溶溶妈(海南)  相似文献   

12.
从小班开始我就教幼儿撕纸,先是撕长条、撕小块,接着撕不规则图形。现在幼儿进入中班,我又尝试教他们“撕纸贴画”。我的主要做法是: 1.培养幼儿目测撕纸的能力。我觉得按轮廓线撕纸,幼儿容易受到束缚,就尝试直接教幼儿目测撕纸。我先教给幼儿一些撕基本图形的技能,如怎样撕正方形、长方形,并在此基础上撕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再教幼儿依靠目测掌握物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先将撕出的各部分放在底板纸上,看看各部分是不是合适,大了撕小些,小了重新撕一块,看上去都差不多了,就安排好画面,依次粘贴。 2.教幼儿学会撕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如撕熊猫,要把熊猫圆圆的头、半圆形的耳朵、胖乎乎的身体、圆滚滚的四肢表现出来。撕长颈鹿,要注意撕出三角形的头、长长的头颈和四肢。物体的主要特征抓住了,撕贴出的形象就比较鲜明、逼真。  相似文献   

13.
撕纸活动是一种深受到幼儿喜爱的艺术活动。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不完善,动手能力较弱。在进行小班撕纸教学中,通过行之有效的指导,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高,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小班主题活动“香香的水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我们开展了给水果涂色、圈染桔子、撕贴水果、手指点画苹果等活动。一次分享水果的活动中,切开的水果中钻出了一条虫子,引起了幼儿的极大兴趣:虫子长得长长的、一节一节的……我们发现,将一个个点连起来就是一条虫子。  相似文献   

15.
活动分析 小班幼儿对撕纸、剪纸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小班开展"夏天真热"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了本次综合活动,通过玩玩、说说、数数等各种形式激发幼儿探索活动的欲望,感受活动的乐趣.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锻炼幼儿脚步肌肉的力量,难点是引导幼儿学会用脚丫撕纸.  相似文献   

16.
当您的孩子会爬时,手便会撕这撕那。有时会把一张纸撕成许多碎片,甚至把您的书撕坏;如果他手里抓到一块布,也会撕扯起来。这时,您将怎样对待?是大声吆喝,加以制止呢,还是给以正确的引导和训练? 婴儿撕东西是发展自己手指功能的一种有益活动。它对发展孩子的智力也有一定作用。在成人看来,撕东西也许是一种破坏,可在婴儿,这却是一种认识外界事物的创造性活动。未来心灵手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也许在这里孕育。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长往往忽视了对婴儿手指功能的训  相似文献   

17.
张金华 《早期教育》2004,(11):30-30
小班幼儿对撕纸、剪纸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小班开展“夏天真热”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了本次综合活动,通过玩玩、说说、数数等各种形式激发幼儿探索活动的欲望,感受活动的乐趣。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锻炼幼儿脚步肌肉的力量,难点是引导幼儿学会用脚丫撕纸。  相似文献   

18.
<正>纸工活动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美工活动,它通过撕、剪、折、粘贴、描绘等手段,巧妙地把纸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动物、服装、建筑、花卉等。幼儿园的纸工活动一般分为粘贴、撕贴、剪贴、和折纸等,中班的幼儿经过一年多的纸工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一、创设让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和条件,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撕贴活动能使幼儿的手部肌肉得到  相似文献   

19.
我爱撕纸片     
别人的爱好都是跳舞、看书、画画之类的,可我的爱好却与众不同,我爱——撕纸片。爱好跳舞的长大以后说不定会成为一名舞蹈家;爱好看书的说不定会成为一名作家,爱好画画的说不定会成为一名画家……可是爱好撕纸片的能成为什么家呢?我绞尽脑汁都想不出一个合适的答案。今天是星期六,正在做作业的我突然看到书桌上有几张五颜六色的卡纸,手又痒了,便不由自主地拿起卡纸,先瞄准卡纸的正中央,然后"嗤"的一声撕了下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78):161-162
本文以幼儿园大、中、小班的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经典三山任务,考查了学前儿童视觉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大、中、小班学前儿童在视觉观点采择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中、小班的学前儿童在自我和他人视角下的观点采择成绩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学前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同时,对3至6岁的学前儿童而言,自我中心的判断都高于从他人角度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