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兰凤 《教师》2015,(9):90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学习习惯是一种学习品格,其培养和形成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全岗 《考试周刊》2014,(45):170-17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更是成功的关键。兴趣既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关键。只有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才能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可见培养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导语,激发学生兴趣,以优美动听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漫画、直观的多媒体电教手段等培养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黄丽玲 《广西教育》2014,(17):122-123
小学高年级是学生品德培养与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的引导将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成长。笔者经过探索、实践,认为把品德与社会课和班级心理健康辅导课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健全的人格,且能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和班级心理健康辅导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将品德与社会课和班级心理健康辅导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越来越重视人才全方位的培养。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能够让他们克服日后遇到的困难,充满对生活的信心,让其身心全面且健康的发展。小学是培养人品德的初级阶段,尤其是体育品格的培养,对还处在小学低年龄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小学体育品格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能够增强学生体育意志、良好的品德,使学生具备更完善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以小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良好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对小学生优秀素质的培养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生活化教学更容易使学生接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及良好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6.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该特别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的学习习惯,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沟通和合作产生相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进程,从而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本文主要分析和探索了提高小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韦兰凤 《小学生》2013,(6):50-50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更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综合素质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作为活动型综合课程,要求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品德良好的学生为目标,特别强调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只有学生通过学习并亲身体验,才能对知识印象深刻。因此,丰富体验活动是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核心课程。但在农村小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质量低下。从"强化学习,转变观念;加强管理与督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融入生活,重视实践"等四个方面提出提高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课程,涵盖了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各个方面。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从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素质教育提倡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与道德素养,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是提高学生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学科。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体验情境,组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本课程的目标是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进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与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引导学生更好地生活,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徐艳 《天津教育》2020,(5):24-25
在新课标改革后,小学阶段的教育更加注重对小学生德育的培养。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引领者,应当主动肩负起引导学生正确思考,树立良好世界观、人生观的责任。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素质,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必须深切关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细节,帮助小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4.
小学阶段的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本人结合教学实际,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高效地育人。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需要品德良好、心理健康的人.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需要从小养成。小学品德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联系密切,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育人实效.品德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相似文献   

16.
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育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把品德课与生活实践作为小学生基本的课程之一。为了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教师也应该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小学品德教学的方法,更好地把品德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本文就品德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现状、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育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把品德课与生活实践作为小学生基本的课程之一。为了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教师也应该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小学品德教学的方法,更好地把品德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本文就品德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现状、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姜志东 《考试周刊》2013,(75):180-181
在小学教育中,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品质,要特别将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小学的基本课程之一。为了培养合格的公民,教育部门特别注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着重从品德与社会课的属性和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小学品德社会课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