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说“木叶”》属文艺评论性文章,可创设微博热搜“木树之辩”的“辩论式”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进而通过启发、诱导、点拨,带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  相似文献   

2.
辩论式教学是近几年新课程实施以来多数教师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之一,但纵观课堂多数只是重形式而轻效果,重表现而轻实质,因而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而笔者认为要让辩论真正焕发其自身的魅力,关键是: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辩;选择恰当的“论题”使学生“能”辩;恰到好处地引导,使学生"善"辩。  相似文献   

3.
辩论的目的是辩真伪、论是非、究事理."辩"是为了认识和掌握真理;"论"则是为了诠释和捍卫观点. 将辩论作为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加以使用,目的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进其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4.
一、导语设计 “头脑越用越灵,是非越辩越明。”这句平常话中的“用脑”和“辩论”虽在本质上属于人的思维活动,但仔细一想,不难看出“用脑”指的是个人的思维活动,而“辩论”则指群体的思维活动。“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辩论的过程,就是群体智慧集合的过程,自然是非会越辩越明。 “家长不理解学生”和“子女不理解父母”是当今学生和家长常常喟叹的两大针锋相对的话题。在北京四中  相似文献   

5.
辩论是阅读对话的一种有效形式,能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对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顺应文本所需,借题而辩、因异而辩、借谜而辩、依理而辩,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发他们多元理解文本,发展他们的思维,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使阅读教学的效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辩论能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结合《24时计时法》的教学片段,提出“辩论素材的设计,要贴合学生的经验;辩论时机的设置,要契合学习的进程;辩论过程的实施,要体现教师的作用”三个方面的教学改进措施。实践表明,通过辩论材料、时机、组织方式等方面的优化,教学中的辩论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借助任务活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和相互协作中探知英语阅读,对增强学生的学习认知体验和丰富语言感知具有一定的推动指导作用。以任务为引导,注重协作探究指导,引导学生在自觉尝试与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深化感知,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生成发展。探讨任务原则引导下协作探究模式运用,能使得英语阅读教学更有趣味性和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增强理解感知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百家争鸣是墨辩产生的基础和作用对象,研究《墨辩》的辩论止缪原则和论式,有助于理解《墨辩》作为辩论工具的实用价值。章从分析《墨辩》“诺”的表述含义入手,论证了三类“诺”的辩护特征、功能及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处处有辩论,而有些辩论有时不仅不解决问题,反而激化矛盾,造成伤害,增加社会的不和谐。要使辩论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良好效果,辩论者要理解并遵守辩论的规则,掌握辩论的方法,具备理性思维和辩论的能力。基于规则的辩论具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作用。学校虽广泛开展辩论活动,但因教师不予积极引导,缺乏指导策略,而使辩论停留于粗杂的水平,无益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为了提高未来公民参与有效辩论的能力,增强公民参政议政的良效,学校教育必须重新认识辩论的意义,加强对辩论的积极引导和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学是大学生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阶段,然而实际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性认知现状还亟待改善。思政课是高校重要的理论课,辩论式教学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通过辩论方式讨论、反思,从而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最后辩证地看待问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理性认知力。思政课辩论式教学的课堂一般实施步骤:师生参与,商讨辩题;选择模式,全员参与;辩前引导,提高效率;实时点评,及时调控;结尾升华,突出要点。为了进一步推进思政课辩论式教学对大学生理性认知力的提高,还应周密准备,增强实效;充分备课,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1.
辩论课在高校思政课堂的开展:辩前教师引导,全员辩论,教师及时总结时事点评;辩论后教师明确价值导向,深化辩题,结合教学内容总结,创新了思政的课题教学,提高了学生积极性以及主体性地位,巩固了教学内容,渗透了道德教育,也影响促成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辩论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2.
辩论法是辩论双方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 ,揭露对方的矛盾 ,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意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政治课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这一方法 ,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 ,辩论法能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 ,特别是理论知识的理解。政治课程本身的理论性、知识性很强。有很多的知识光靠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 ,而辩论法的运用 ,就会使学生在你争我辩的气氛中明辨是非 ,深刻地理解政治观点之间的联系。例如我在上“对人民负责原则”这一内容时 ,就提出了这样的辩题 :正方———作人民公仆就要两袖清风 ;反方———人民…  相似文献   

13.
“理不辩不明,人不辩不智”,“真知灼见往往是在辩论中产生的”,组织小学生进行辩论活动的意义还远不止这一点。现行小学语文课本在“口语交际”训练项目中安排了不少辩论题;生活中,学生口语交际的资源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辩论的主题俯拾皆是。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使我深深体会到了它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一、辩论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积累“积跬步以致千里,汇溪流以成江海”、“厚积而薄发”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辩论中,孩子的内心都有一种取胜的欲望。为了使自己掌握辩论的主动权,并取得胜利,他…  相似文献   

14.
王桂香 《考试周刊》2014,(87):111-111
英语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活化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和开放性的课堂学习情境,引导其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增强理解感知。围绕生活化教学理念,突出教学过程开放,为学生创设自由、自然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增强理解感知。探讨生活化教学理念运用,对活跃课堂学习情境氛围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自觉主动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说理文习作虽然在小学阶段所占比例较低,但对高年段学生来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说理性"表达的能力。前不久,我结合"手机使用的利与弊"小小辩论赛,进行了一次"从辩论赛走向说理文"的教学尝试,效果不错。一、观看辩赛,类比中感知文体特征首先,我让学生观看视频《"开卷有益"与"开卷未必有益"辩论赛》,了解辩论赛的基本流程":开篇立论——驳论、自由辩论——结辩"。然后组织讨论:师:"开篇立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辩论伊始双方都亮明  相似文献   

16.
将辩论引入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创设民主课堂。开展辩论教学要做到三点:科学选择辩题、精心组织辩论、做好辩后反思。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开展辩论好处多银川十中支书华让中学生了解一些有关辩论的知识,在教师指导下,适当搞一些现场辩论,对学生学语文有很多好处:一、辩论能使学生明辨是非曲直,学会全面客观地看问题比如,结合中学生渴望友情的心理,辩一辩"哥儿们义气算不算友谊"的问题,可使学...  相似文献   

18.
辩论话题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辩论活动的展开。好的话题,容易引发矛盾,激起学生辩论的兴趣,学生往往有话可说,有理可辩。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选择辩论话题呢?  相似文献   

19.
"实践+活动"是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有效灾害教育主要开展的形式,具体有:创设情境体验,让学生关注灾害;鼓励角色表演,让学生感知灾害;组织课堂辩论,让学生认知灾害;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感悟灾害等。教学要引导学生参加各项灾害教育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防灾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严世林 《广西教育》2013,(33):82-82
课堂上学生之间不同观点、不同方法之间的碰撞,都会激发出耀眼的火花。教师要有意识地诱发、引导这种生生之间的辩论,以此把握教学生成过程中的平衡,创造性地组织教学的实践过程,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在"辩"中得到提升。一、越辩越深学生受到心理年龄特点的制约,常常满足于答案的获得,而不愿静下心来细细思索其"所以然",也不能仔细倾听教师的讲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