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该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密切相关。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人就表现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赞赏等内心体验;反之,就表现否定的态度,产生憎恨、不满等内心体验。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情感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动力和进攻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一、激发情感,以情激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包括爱好…  相似文献   

3.
信青霞 《现代语文》2005,(10):51-51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感悟.如何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呢?这其实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情感的一种具体体现.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刘勰也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情感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做到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以情激情;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影响,以情引情。  相似文献   

5.
《华章》2007,(Z1)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6.
刘红卫 《考试周刊》2012,(46):55-55
情感是人脑对事物与人的需要、观点的反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的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针对语文教材实际,凭借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情感。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情感对于心智正趋向成熟的小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小学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教师也应当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或创设情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在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状态下进行.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人的一种态度。在语言教学中,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情感是语文教学中课堂活跃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而不感兴趣的只能发挥20%左右。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功的结果能引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变化。由于学生总希望自己获得成功以人为本,担心失败,因而肯定的评价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人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爱好学习的愿望。"所以,要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要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中学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最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情感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周波 《现代语文》2005,(3):97-98
从心理学角度讲,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包括喜爱、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等基本情绪.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也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需要.情感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和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岳玮 《现代语文》2009,(12):78-79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在语文学习中情感是进行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对学生学好语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教师要和学生拉近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通常认为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教学,但是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也要培养学生的素质。比如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有巨大优势的。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情感教育素材,课本里蕴藏着大量的情感事件。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将会达到显著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在力,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笔者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一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4.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主动性 ,特别是那些在语文学习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气 ,但是学习效果总是不够理想的 ,因而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那么 ,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培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 ,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人的潜意识都存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潜质。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 ,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不同 ,人对客观事物便抱有不同态度。有积极的 ,包括愉快、满意、喜爱等等 ;有消极的 ,包括厌恶、愤怒、憎恨等等。对于学生 ,情感有时成为学习的动力 ,有时却成为阻力。在教学中 ,情…  相似文献   

15.
拨动学生情感提高政治课质量孙捍理选择趣味性、通俗性、实在性的事例,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是政治课教学中很值得采用的方法。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人的情感是在人的...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才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相似文献   

17.
<正>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发展学生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情感是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又是学生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