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观看了这次赛马,根据观察分析,帮助田忌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两次赛马时三匹马的出场顺序不同是胜负不同的原因,而“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则是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得以转败为胜的关键因素,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扑克牌游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请看下面的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2.
《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 ,田忌连输三场。孙膑观看了这次赛马 ,根据观察分析 ,帮助田忌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 ,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为了让学生理解两次赛马时三匹马的出场顺序不同而胜负不同的原因 ,同时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我采用扑克游戏法来教学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做法是 :一、巧设游戏 ,激发兴趣1 .初步感知课文。学生知道了第一次怎么赛的情况后 ,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这次赛马 ,田忌为什么输了 ?同时补充介绍 :战国时期 ,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 ,各人根据自己马的奔跑速度 ,…  相似文献   

3.
相传,齐国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邀齐威王进行比赛,结果,连输三局,齐国军事家孙膑观看了这次赛马的全过程,他认定,如果再赛,田忌完全可以取胜,于是,他调整了田忌三匹马的出场顺序: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再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最后,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田忌三赛二胜,转败为胜。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人们都在追求美好情操,讲求人性美,彼此互相尊重,而语文教材更应给孩子提供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人格的良好素材。但近期听过的语文课《田忌赛马》却引人深思。《田忌赛马》写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每人各选上、中、下三个等级的马参加比赛,比赛按上对上,中对中,下对下进行。由于田忌每个等级的马都不如齐威王的,所以,第一次比赛,田忌输了。这时,孙膑给田忌出主意,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再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第二次比赛,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可想而知,由于第一…  相似文献   

5.
新编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组阅读课文《田忌赛马》,选自《幼儿寓言百篇》.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事.田忌喜欢赛马,有一次和齐威王比赛,他们各自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等的对上等,中等的对中等,下等的对下等,结果田忌失败了.后来,田忌在好朋友孙膑的帮助下,还用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的顺序,结果反败为胜.学习这篇课文可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划分段落和概括段落大意,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着重领会为什么孙膑只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就能反败为胜,从中启发学生的思维.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三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讲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  相似文献   

6.
《田忌赛马》记叙了田忌与齐威王两次赛马,田忌在孙膑的指点下,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转败为胜的故事。课文的结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是文章的文眼,透露了全文的主旨。教学本课,指导学生从结句入手,能牵一发动全身,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怎样让语文课“活”起来,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会知识,发展能力,一直是广大教师苦苦追求的目标。现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十册的第6课《田忌赛马》的第二课时安排的几个教学环节来谈谈。田忌和齐威王的赛马比赛的出场顺序采用让学生贴马图的形式进行。让学生自己来布“阵”,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真正掌握两次比赛中不同出场顺序的不同结果。这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了知识,掌握了技能。田忌和齐威王的两次赛马比赛,在学生大致了解了赛马比赛的出场顺序及比赛结果后,采用“现场解说”的方法,让学生将书本…  相似文献   

8.
【教学理念】《田忌赛马》写了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观看了这次赛马,根据观察分析,帮助田忌用调换马的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6,(2)
1故事播讲站田忌赛马战国时候有个齐国,齐国有个齐威王,齐威王手下有个大臣田忌。齐威王很喜欢赛马,经常和田忌比赛。比赛结果每次都一样,齐威王获胜,田忌失败。齐威王很是得意。有一天,田忌竟然请国王同他赛马,齐威王当然同意。没有想到比赛结果出人意料,田忌获胜,国王失败。原来,齐威王有上、中、下三匹马,田忌也有上、中、下三匹马。每次比赛,都是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每次都是国王以3:0获胜!田忌新得一位谋士,名叫孙膑。孙膑知道了此事授给田忌一计,让田忌的下马对国王的上马,上马对付中马,中马对付下马,结果田忌2:1获胜。…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段】我在《田忌赛马》教学中,分析第二次赛马的情景,刚开始研究首场比赛,即田忌出下等马,齐威王出上等马时,马上就有一学生举起手来,说:"老师,我有问题。"没分析就产生了问题,看来课前预习有效果了。"那你说"我说,他头一歪、眉头一皱说:"当齐威王看到田忌的马比自己的马慢那么多时,他怎么会不怀  相似文献   

11.
“田忌赛马”说的是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故事。人还是原来的人,马还是原来的马,孙膑献计调换顺序后.田忌就由初赛失败变成了再赛胜利。  相似文献   

12.
《田忌赛马》一文讲的是古代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故事。第一次田忌失败了,第二次田忌在孙膑的指点下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转败为胜。本文故事情节虽较简单,但内涵深刻。因此,我注意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思维方法训练,为学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文章结尾一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是这样做的。在学生充分认读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质疑,针对学生质疑情况,师生共…  相似文献   

13.
《红领巾》2007,(4):12-13,51
[专题简析]“田忌赛马”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故事。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输了。后来田忌在孙膑的点拨下,让自己的次等马、  相似文献   

14.
齐国大将田忌尤喜赛马,有一回,他与齐威王约定比赛,并设重金赌注。两人都将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但由于齐威王的最优、次优和较差的三匹马分别跑得比田忌的三匹马快,所以田忌总是以0:3告负。后来,田忌的谋士孙膑向田忌献计,让田忌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再以上等马对其中等马,最后以中等马对其下等马,最终,田忌瞄三局两胜而赢了齐威王。这便是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蕴含了扬长避短、灵活应变这一深刻的人生哲理,更是博弈论丰富内涵的最好体现。在这场博弈中,孙膑凭借其细微的观察与出色的谋略,赢得了这场比赛,而变换出马顺序正是博弈论原理的实际运用。另一方面,再让我们设想这样的场景,一旦齐威王得知了田忌的花招后,便会在之后的比赛中也更改出马的次序,于是田忌的出马次序也会随之改变,那么怎样安排双方的出马次序才是最合理的呢?这正是博弈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哲学茶座与你相约,本期关注——博弈论。  相似文献   

15.
《田忌赛马》一课,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在孙膑的帮助下,通过调整马的出场顺序反败为胜的故事。由于文中直接用于写孙膑的笔墨较少等原因,学生学习孙膑遇事善于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敢于打破常规做出决策的科学思想方法,就成了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一、假定改变规则再次比赛,进一步明确每匹马的实力排名在学生读通了课文,明确了两次比赛的结果,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教师可紧接着提出如下的问题让学生研究解决:“还是这6匹马,如果改变一下比赛规则再赛一次,让6匹马同时跑,会…  相似文献   

16.
记得有一次,我上《田忌赛马》一课,当讲解第二次赛马田忌取胜原因时,大多数同学都顺着教师的思路,按习惯思维方式,认为主要原因是孙膑能随机应变,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正当老师高兴地想结束讨论时,有一位同学却高高举起手,表示有不同意见。我请他回答,他说:“这个故事不可信,齐威王不可能这么蠢,当他从第一匹出场的马中发现对方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后,难道他也不会换一下吗?如果他用中等马放在最后,对付田忌的中等马,仍可以2比1取胜。”  相似文献   

17.
《田忌赛马》的课后练习中编者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读读下面的句子,再说说这三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个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这个练习既是编者的精心安排,也是理解这篇课文的关键处。教学时,教师应抓住这三个对课文中心有较大作用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分析,第一个句子“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  相似文献   

18.
最近拜读李德元同志撰写《对<田忌赛马>的异议》一文(以下简称“异议”),感觉立意甚偏,评价不公,有必要提出来商榷。一,孙膑出的主意是“不光彩”的吗? “异议”的作者认为“孙膑给田忌出了一个不光彩的主意”,田忌夺魁也因而“不光彩”。《教学参考》说得非常清楚:“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观看了这次赛马,根据观察分析,帮助田忌用调换出场顺序的方法,取得了第二轮比赛的胜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有个田忌赛马的故事,说的是田忌与齐威王的马质量优劣都差不多,赛马时,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以二比一取胜,这就是整体最优化组合的结果。又例如《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4人也是一个优化组合的整  相似文献   

20.
《田忌赛马》一课.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在孙膑的帮助下.通过调整马的出场顺序反败为胜的故事。由于文中直接用于写孙膑的笔墨较少等原因,学生学习孙膑遇事善于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敢于打破常规做出决策的科学思想方法.就成了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