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问题的提出下坡跑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训练方法,主要用来改进短跑途中跑技术和发展速度。由于跨栏跑同短跑都属于周期性速度项目,近年来已有人开始采用下坡跨栏跑进行跨栏跑教学和训练。国内、外一些专业书刊上也曾多次提到这种练习方法;东德、苏联、美国的许多优秀跨栏运动员,包括世界高  相似文献   

2.
一、速度训练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跑的能力。速度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是关键,是起主要作用的专项素质,要提高短跑成绩,就要把发展跑的绝对速度放在首位。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快速条件反射、肌肉力量、动作速度和幅度等因素。 速度练习主要采用80米以内段落的反复跑、加速跑、行进间跑、练习强度在90%以上。发展运动员的速率,是提高位移速度的重要途径。采用下坡跑和顺风跑、牵引跑主要是通过适当的牵引力来增加步幅与步频,上坡跑、台阶跑、拉车跑、发展步幅和腿部力量,提高跑速。  相似文献   

3.
一、按跳远的技术结构训练跳远的技术结构分为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 (一) 助跑的训练。主要是发展运动员的快速奔跑能力的训练,即提高运动员水平速度的训练。方法: 1.50米加速跑或快速跑的练习。 2.50米下坡跑或顺风跑的练习。 3.50米追逐跑的练习。  相似文献   

4.
下坡跨栏跑练习对跨栏教学和训练的效果有什么作用呢?尤其是采用这种练习方法对于提高栏间跑速度、改进栏间跑技术的效果怎样呢? 为了客观地评价下坡跨栏跑这一新的教学和训练方法,我们在西体两条3%的标准斜坡煤碴跑道上进行过多次教学实践,并注意到学生在进行下坡跨栏跑时,具有栏间跑速度快、步频快和支撑负荷较大的特点。鉴于初学者栏间跑技术较差的  相似文献   

5.
在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中,经常利用坡度的训练方法。坡度的训练如:上、下坡跑、台阶蹈、上坡跳跃练习与台阶跳跃练习。上坡的训练能使运动员腿部力量加强,爆发力提高,以及大腿抬高和后蹬力量的增大。下坡的训练能使运动员的步频加快,步幅加大。在坡度训练快速跑,定时跑既能促进途中跑的步幅与步频,又能发展运动员速度能力,同时有效地提高短跑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短跑成绩。  相似文献   

6.
史艳红 《中华武术》2007,(11):50-51
一、发展最高速度练习(一)计时,定距离(60米以内)的行进间跑。(二)站立式或蹲距式起跑30米、50米。(三)50~80米加速跑。(四)快速做跑的专门练习过渡到轻快跑60米。(五)短距离(10~20米)冲跑和助力加速跑(顺风跑、下坡跑、牵引加速跑等)。(六)交接棒练习和接力游戏比赛。  相似文献   

7.
在少年跳高运动员的训练中,发展速度的训练应全年进行,重点放在反应速度和肌肉快速收缩的频率上,练习方法也应多种多样。例如30-50米的短距离起跑、行进问跑、加速跑、听信号追逐跑、下坡跑等,都比较有效。此外,可根据跳高专项特点设计一些专门速度练习手段,发展起跳速度或摆动速度。需要强调,做这些练习都要严格要求规范化,从小形成正确的跑的技术定型,这对于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跳高技术有重要意义。在速度训练的方法上,训练内容要安排得生动活泼一些,最好进行一些组合练习,有的组合练习应带有游戏性和竞赛性,使队员的训练不觉得枯燥乏味,这样会使训练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郝海亭 《体育科研》2006,27(2):86-86
田径运动员使用各种技术和设备来发展速度,利用控制超负荷的高科技方法如弗拉皮尔系统或普通技术如上坡跑、下坡跑, 都能提高运动成绩。弗拉以尔系统是美国人约翰·弗拉皮尔设计的产物,主要是应用超负荷控制原理来提高速度。运动员通过六周的“第一级水平”的练习来确定他们各自的优缺点,之后在“超级跑台”上进行不同级别水平的练习。28mph的超级跑台对弗拉皮尔系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要以使平跑和斜坡跑(坡度最高达40%)在可控制的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9.
一、短跑是一种极限负荷强度的运动。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是提高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 负重全蹲杠铃、抓举、快挺、卧推等力量练习手段和方法.使短跑训练时的内容大为丰富起来,各种形式的跑、跳.如下坡跑、法待莱特跑(速度游戏)、跨步跳等一时都成为发展速度力量不可缺少的方法与手段。而在这里,速度力量所要求的要采用本人极限、次极限负荷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练习速度。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快肌纤维的工作能力以求达到发展爆发式力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QYSD系统,是专用的短跑训练系统。水平牵引跑是系统的主要功能。牵引力0~200N,牵引速度0~13m/s,其值大小均可用遥控器选择。根据100m跑的动作结构和用力特点,设计了两种试图更有效地发展100m跑专项素质,提高100m跑成绩,以水平牵引为主的不同练习组合。通过应用QYSD系统,将受试者分成两组,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了后牵引和前牵引练习的A、B两组的成绩,均高于用小上坡跑和下坡跑练习的对照组的成绩。其中后牵引力较大的A组成绩提高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一、利用斜坡进行短跑训练的好处 (一)下坡跑较之其他发展绝对速度的训练方法更具积极效果,是基于运动员在斜坡上跑动时,除了其支持运动器的肌肉力量之外,又补充了一个与运动方向一致的分力,有助于达到“超速度”。有研究发现,在下坡跑时,速度的增加是依靠提高步频,下坡跑的步频与平跑步频相比可提高17%。下坡跑可以促进步频的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12.
短跑技术教学应以途中跑为基础,为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短跑技术,提高跑的速度,在教学中除了大量采用不同距离,不同速度的加速跑,反复跑,行进间跑之外,还可把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和技术练习结合进行。如采用各种跳跃练习,跑的专门性练习,快速力量和柔韧性练习等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3.
拜读了贵刊2003年第2期陈国英老师的《不宜用往返跑练习速度》一文,我觉得有与陈老师商榷的地方。25m往返跑和50m×8往返跑,在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大纲中就已经出现了,而且作为一项重要的必修教材内容,老师正是运用这个项目作为练习学生速度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一、往返跑在速度素质练习中的优越性1)有利于加速跑练习。往返跑在短时间内有两个或多个加速阶段(加速阶段即返回到达到最高速度之间的一段)。学生在练习时就相当于要求在一定时间内重复多次的强化加速练习,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体能在最短时间加速到最高速度,所…  相似文献   

14.
<正>助跑:1.比比赛的助跑距离多出24步的助跑练习;2.上坡或下坡的助跑练习(选择较小的斜坡度);3.顺风助跑练习;4.不同频率的助跑练习(要求加速上板);5.尽可能大的步长或尽可能快的步频的104步的助跑练习;2.上坡或下坡的助跑练习(选择较小的斜坡度);3.顺风助跑练习;4.不同频率的助跑练习(要求加速上板);5.尽可能大的步长或尽可能快的步频的1040米的行进间跑;6.跨栏跑练习,以发展跑的节奏(跨越低栏);7.在助跑道上的快频率跑结合加速攻板(不做起跳的准备);8.在助跑时加快步频,在最后6步稍微减小步长;9.训练中采用不同的助跑节奏进行练习;10.在助跑中由教练设置检查标记来控制助跑的练习。着地技术:以脚后跟先着地,滚动至全  相似文献   

15.
金云 《体育科研》2003,24(2):31-31
15-30-15码变速往返跑具体是指在各组[三组]循环练习的单程实际距离。每次测试时跑三组作为总循环:第一组循环,往返跑距离为15码,第二组为30码,第三组为15码。每组往返跑是持续性的,由15码往返跑为开始,再由最后的15码往返跑为结束。15码往返跑做24次后,增加距离到30码往返跑的第二组循环,即30码往返跑的18次来回,最后减少到15码往返跑的24次来回的第三组循环练习。此训练可用于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主要适用于非赛季时,同时还能用于赛前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和作为赛期中变速跑的主要测试指标。跑速慢时以有氧耐力为主,快时以速度耐力为主…  相似文献   

16.
正多年来,在短跑教学中都习惯采用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和车轮跑等专门练习,来改进和完善跑的技术,发展速度素质。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要求学生,在每次课的准备部分做这些练习。在现实中看到,尽管天天重复,却不能发挥其在速度训练中的特殊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笔者根据多年教学体会,中小学生做跑的专门练习应该特别注意跑的技术、跑的距离、放松能力以及练习特点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班多场地小的学校,体育教师往往将短距离的往返跑作为一种练习速度的手段广泛使用。本人认为:用往返跑练习速度实在是弊多利少。1.往返跑不宜学生发挥最佳速度。通常往返跑的距离比较短,练习者的最佳速度还没有发挥出来,就已经到了折返点,只得减速,以减少惯性绕过标志物。返回时亦如此。故在往返跑练习中,学生并不能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最佳速度。2.往返跑不利于快速跑技术的系统掌握。快速跑的几个技术环节都比较重要,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往返跑对起跑和起跑后的疾跑有一定的练习效果,但对于途中跑技术的半握和形成并没…  相似文献   

18.
<正> 目前,提高速度训练的方法很多,特别是加“阻力”训练和加“助力”训练越来越引起重视,从而推出了上、下坡跑,加速跑,牵引跑等各种辅助练习法。几年来,我在教学与训练中采用了橡皮筋做辅助器械进行速度练习,显示出了其它辅助器械不可代替的优越性和实效性。一、器材、场地要求有几条5米至10米(原始长度)能轻松拉长与收缩的橡皮筋。有一块长度约60米、比较平整的场地。  相似文献   

19.
<正>一、惯性跑利用全速跑后的惯性让运动员体会避免急速减速、避免紧张而逐渐减速的惯性跑是最常用的发展放松能力的方法。常用的组合练习包括:1.蹲踞式起跑+30m加速跑+50m放松跑;2.行进问起跑+30m最大速度跑+70m放松跑;3.蹲踞式起跑+50m加速跑+100~120m放松跑二、过渡跑过渡跑的主要练习形式由10~50m加速跑,紧接着一个尽可能小的速度下降的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重复运动后大鼠骨骼肌损伤适应过程中组织病理改变,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下坡跑运动组、重复运动组并分别进行下坡跑运动及重复运动,观察下坡跑运动及一周后重复运动后即刻、24 h、48 h、72 h、168 h大鼠股四头肌病理切片的变化。结果表明:重复运动组各时间段形态学变化较一次大强度下坡跑运动组有所减轻,表现为下坡跑运动后24 h肌纤维不完全断裂,损伤处细胞溶解,48 h病灶开始逐步清除,至168 h后仍有部分病灶存在。重复运动后症状相应减轻,48h后病灶清除速度明显加快,168 h后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可能是损伤修复后肌纤维再生重建、肌节长度趋于均等化、增强了抗损伤能力的结果,提示重复运动能有效加速骨骼肌损伤修复的速度,加速骨骼肌对运动训练刺激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