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壁虎的爱情     
她去看他。他是一所大学的老师。她是他的学生。 她叩门而入,却见他泪流满面。急问何故,他没有言语,推过一本杂志,上载文章一篇,题目是《壁虎的爱情》,文章上说: 这是发生在日本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日式房屋的墙壁在里面夹了木板,两边是泥土,中间是空的。一家房子的主人要搞装修,在拆墙壁的时候,发现有只壁虎困在里面,一根从外面钉进来的钉子牢牢钉住了那壁虎的尾巴。房子的主人看见后觉得那只壁虎很可怜,但又很好奇,他仔细查看了那枚钉子,发现那上面已经生了锈,竟是十年前盖房子时钉下的。  相似文献   

2.
大黄     
翔天 《生态文化》2014,(5):26-30
大黄站在一块高地上极目远眺,它用唯一的一只眼睛巡视着山林。此时,主人正躺在一棵大树下响亮地打着呼噜,他的身边,有11只刚刚成年的小狗,它们都是大黄的孩子。 大黄收回自己的目光,看看主人,看看那些小狗,然后又把目光投向山林,这是它的责任。每当主人巡山累了休息时,大黄都要肩负起这种站岗放哨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天仙配”     
有一次,偶遇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高兴之余,朋友讲了一个小故事,他说这个小故事是从一份小报上看来的,真假不知,只当是个乐子。那个小故事说的是有两家墙挨墙房挨房的老街坊,其中的一家养了一只兔子,这只兔子是雌性,兔子不是关在笼子里而是让其在院里自由活动。自由的兔子便在院里挖了些横七竖八的洞。兔子的主人养只兔子只是养着玩,兔子也是只普通的兔子,不稀奇。稀奇的是这只兔子在形单影只的情况下,偷偷地交了“朋友”。兔子的主人并不知道自己家的兔子有了“朋友”,当发现兔子的肚皮一天比一天鼓胀起来时,他还以为兔子有了什么“毛病”,赶紧去检查,奇了!兔子怀孕了!这事儿太新鲜了,远远近近的都没人养兔子,这兔子的“身孕”从何而来?兔子总不能自孕自身吧?为解谜团,主人当起“侦探”:跟踪兔子的行踪。还别说,  相似文献   

4.
诗五首     
亲子父﹃住在城里雪白的墙壁父亲破坏了它。他在头顶高的地方敲钉子,一墙壁的钉子:挂草帽挂弦子挂算盘挂钥匙他还把大街上拣到的螺丝钉、红铜片、铁、一把麻绳也挂在那里而我的老父亲喜欢躺在它们中间的藤椅上,看一本旧书巴比伦口杨森君这些巨大的石块经历了一个沉睡的过程从时  相似文献   

5.
伸手     
她打开窗户时,发现了双手搭着窗沿壁虎状吸在墙上的他。她用双手捂住了嘴,惊吓得几乎要窒息了。他也惶恐得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6.
先说的这只驴,它叫"短脸",因为它一生下来脸就比别的驴短,它的父母就给它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它是生在农村的,是跟着父母一起拉货长大的.它们这个村子里的驴都很老实,也都很忠诚.据"短脸"的父母说,本村的长者--"刀耳"(也是一只驴)的一只耳朵就是在救它主人时受的伤.主人为了奖励它,让它全家休假三天.  相似文献   

7.
财路笑声     
《职业圈》2004,(9)
挂招牌包笑做的事情很滑稽,得到滑稽先生的绰号。他是在酒店里当伙计的。一天早上,他去挂招牌,一不小心,招牌跌成两半,主人很生气地说:“怎么这样粗心,该死!”滑稽先生却不慌不忙地说:”主人:你快要开分店了,这是很好的预兆呀!恭喜你!”  相似文献   

8.
爱心围墙     
这是发生在澳大利亚的真实故事. 有一位青年,他家世代以养羊为生,到了他这代,经过努力,羊群数量逐年递增,已经发展为10万只的规模.  相似文献   

9.
其实,人与人就那么回事。有一个朋友,特别潦倒时向我借了200块钱。那是10年前,200块算是一笔债。他始终还不起这笔债。他离开那座城市,去外地闯荡。很多年后,他仍是还不起这笔债。他也不好意思和我联系,我也没主动讨过债。但这笔债,始终在他心里。终于有一天,他可以请我吃饭了。他向一桌人说起了那笔钱,他没觉得丢脸,  相似文献   

10.
1979年9月初,联合国国际生物圈组织一位专门研究鸭的美国专家访问长白山。一天,他猛丁在路边的水泡里看见一只鸭子在浮游。他寻思,全世界有鸭子270种,我已经见到268种了,这一种咋如此陌生?晚上,在宾馆的宴会上,他仍念念不忘那只鸭子。他就问翻译,翻译答不上来,他就拿出一张纸画出那只鸭子的形态,翻译拿给一位搞鸟类研究的人员看,那人一眼便认出来:这是长白山的中华秋沙鸭呀!可惜,这种鸭子的浮化期已过,很难看到了。美专家只能在长白山博物馆看到这种鸭的标本,他高兴地拍了11张照片,说:“这是我在世界上见到的第269种鸭了!”中华秋沙鸭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小二黑     
刘联 《生态文化》2012,(2):15-18
小二黑不是电影里那个要结婚的小二黑,小二黑是只乌鸦。小二黑的主人乔梦旺说小二黑是他哥们儿。只要一说起小二黑,乔梦旺那长满了疙瘩的脸就像沐浴在了春风里,然后就滔滔不绝地给人讲小二黑的故事。一个仲夏的季节里,乔梦旺在一个太阳还没露头的早上去锄禾。  相似文献   

12.
紧要关头     
一个小镇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宠物狗大赛。训练有素的宠物在主人的指挥下各显其能:有的表演花式跳跃,有的表演乱中寻宝,有的表演抗拒诱惑,有的表演捕获猎物……精彩场面不时引发看台上观众的阵阵掌声。最后一只出场的狗有些另类,上场后随意跑了一圈叫了两声就跑到主人身边。这引起观众一  相似文献   

13.
战马和狗     
主人拥有战马和狗。它们常常跟随主人东征西讨,成为主人的得力帮手。战马木讷呆板,傻平乎的,看上去并不讨主人喜欢。主人骑上它后,总是用皮鞭打它的屁股,催它快跑。这让狗看起来很好笑,它觉得战马太不努力、太偷懒了,总是等待主人打鞭子才肯卖力,这是对主人不尊重的表现。战马平时吃的是草,住的是简陋的棚子。这一切使狗感到主人对马并不好。  相似文献   

14.
公鸡的命运     
一只公鸡凌晨报晓,被主人捉出来杀了。又一只公鸡凌晨报晓,被主人捉出来杀了。……鸡栅里只剩一只公鸡了。母鸡们急了:这样下去,公鸡还不得绝种了?于是,连夜召开董事会研究怎样保护这最后的异性生命。研究来研究去,眼看天要亮了还没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急得母鸡们团团转,那只公鸡倒一副悠闲相。"你就要脑袋搬家了,还不赶紧想想法子?"母鸡们问公鸡。"我不会有事的,你们放心睡吧。"公鸡回答。  相似文献   

15.
肖铁 《文化博览》2006,(11):46-47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2001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5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5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他的4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其他的4把锁在哪一只或哪几只抽屉里?一位刚移民美国的大陆学生看到这个题目后,慌了手脚。考试结束,他去问他的担保人——该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诉他,那是一道智能测试题,内容不在书本上,也没有标准答案。大陆学生在这道9分的题上得了5分。老师认为,他没答一个  相似文献   

16.
寇丹 《文化交流》2004,(4):29-31
王世襄先生在年届90时(2003年),荣获该年度全国杰出文化人物奖。这一年,他赠我的一幅书法中有“我身仍半属湖州”一句(见图),这就使我与他攀上老乡关系了:他,确是长住北京的半个湖州人,而我,却是长住湖州的半个北京人。他在中国高层圈和海外汉学专家中,为世人瞩目,他的人品道德,在我心目中真愿意称他是“平民国宝”。元代戴表元有首写浙江湖州的诗:“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而王老步戴诗韵的首句,就是“儿时依母南浔住”,你道他儿时怎么会在湖州南浔镇度过?原来他的外祖父金焘是南浔人,清同治十…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美国芝加哥,有一位无业游民叫巴比克。一次搬家时,不慎将祖传的一只中国瓷器打碎了。这是只价值很高的古玩,巴比克捧着那些碎片,心疼得不得了,总不甘心白白扔掉。好在他心灵手巧,当即将碎片重新收拾进行粘合,接下来他发现瓷器还能将就着用,美中不足的是裂缝还是能够用肉眼看得出来,而且粘合得也不很牢固。巴比克不甘心,他决心找到一种更好的粘合剂来解决这些问题。巴比克跑遍了整个市场,但结果令  相似文献   

18.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美国40多年前,有一个自小生活在贫民窟里的穷小子,在10多岁的时候立志要做美国总统,这个穷小子还拟定了这样一系列连锁目标:做名人,娶一位豪门千金做妻子,融入财团,竞选美国州长。按照这样的宏伟计划,他22岁时,第一目标有了眉目,因为他进入了美国好菜坞,之后花了10年的时间打造自己,终成明星。他的女友是赫赫有名的肯尼迪总统的侄女,这个名门望族在他们相恋了9年之后,才接纳了他这个"庄稼人"。2003年,他告别了影坛,转而从政,并且成功地竞选为加州州长。这个人就是阿诺德·施瓦辛格。在这个故事的最后,作者是这样写的,施瓦辛格的经历让人们记住了这样一句话: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够走多远。这句话震撼着我,也让我沉思。施瓦辛格有当总统的抱负,美国人就欣赏这  相似文献   

19.
正河北平泉县七沟镇圣佛庙村北山脚下的黄花树,它相伴着正东50米处的一座古墓,已经300多年了。每当风至,这株古树便摇晃着身躯向后人述说这座古墓的主人和乾隆皇帝的一夜悲欢离合,而让人唏嘘不已的往事。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个仲夏,乾隆皇帝带了3个贴身侍卫在热河(承德)一带,以游览名山大川为名到民间各地微服私访。一日,他在去往平泉州(今平泉县城)途中,路过今七沟镇圣佛庙村时,忽然天空雷雨交加,山洪暴发,他前面的银窝沟和后面的大北沟,都被汹涌咆哮的洪水阻断了。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春节过后不久,我收到一张10元汇款单. 我细看,这张汇款单来自湖南江华县码市乡大柳村,汇款人是李丁财.大柳村我当然熟悉,当年下放插队落户时我在那里住了两年多.李丁财这个人我当然也记得,当年我的确曾偷偷送给他10元钱.问题是那是个秘密,而且我离开大柳不久就听说李丁财病死了.如今事隔30年,谁来替他还清这笔"无头"账呢?我觉得很奇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