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仔细地梳理了佛教的有关“牛喻” :在佛陀原始说法和部派三藏里 ,有极其丰富的“牛喻” ,这是佛陀和部派学者为了更好地教化大众而在说法时广泛采用的最重要的方便之一 ;其后的大乘佛教 ,虽然竭力抬高自己而贬斥原始和部派佛学为小乘 ,但是 ,大乘的“牛喻”大部分却来自小乘 ,实际上是对小乘“牛喻”的批判性继承 ;中国的禅宗 ,一向自称“教外别传” ,但是 ,其“牧牛喻”不仅来自大乘 ,而且与小乘也有关系。在此基础上 ,作者指出 ,后来佛教学者把禅宗的“牧牛喻”的渊源指定在大乘 ,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印度佛经中有大量的“譬喻”,这是印度佛教为方便教人而常用的讲经说法手段,汉译佛经保留了这些“譬喻”,并对中国禅宗经典《坛经》中的“譬喻”产生了重要影响。《坛经》是佛教中国化的代表性经典,同时也是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本土禅宗典籍,《坛经》或继承或借用了这些印度佛经中的譬喻,但同时又有一些创造性的发挥和改造,从而形成了《坛经》譬喻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3.
论及中国佛教戏曲的形成与发展,不能不涉及到印度佛教与梵剧的影响。毋庸置疑,印度本土是佛教戏剧的策源地,而我国西域与敦煌则是佛教文化的中继站与积淀处。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宗教文化的更迭,于印度本土与我国西域(系指新疆),原形态的佛教已不复存在,仅存的佛教文化集散地大致为太虚先生所言三处,即“现在能代表佛教唯有三处而已。三处之中,二处皆在中国,即本部与西藏,另一处即锡兰。”①三处之“本部”亦包括集中国佛教文化艺术之大成的敦煌佛教石窟群。印度华裔学者谭中先生认为中国敦煌石窟群是“大乘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4.
周作人自称“半是儒家半释家”,明白道出其受佛教文化影响,周作人喜爱佛教戒律,因为佛教形式戒律与儒家所讲的“礼”有会通之处,又与周作人艺术的人生观相契合,周作人的“疾虚妄”,周作人的苦乐观,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佛教文化的积极因素,佛教文化在周作人的艺术和人生中意义重大,它体现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背景上对佛教文化的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5.
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中事物的展现,其中也包括文化方面的传播。中国朝鲜族"僧舞"便是佛教文化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朝鲜族"僧舞"是从朝鲜半岛传入,而朝鲜半岛的"僧舞"便是佛教文化的产物。因舞蹈与佛教文化的理念、佛教文化和艺术的传播密不可分,文章通过阐述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理念区别进而阐述"僧舞"是吸收了大乘佛教里飞升极乐世界的思想。从而体现出"僧舞"的艺术生机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所产生的民族性特性。  相似文献   

6.
王早娟 《安康学院学报》2014,(1):102-105,110
佛教典籍对植物表现出极大兴趣,主要有馨香轻软的花类植物、高大华关的乔木以及神奇夸张的灵异植物。这些佛教植物以客观可感的实体承载着深奥的佛教思想和佛教文化,是佛教文化的生动阐释,同时也增强了佛教典籍的文学意味,成为佛教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王致兵 《教师》2010,(12):127-128
本文对“三亚佛教文化从鉴真开始”的观点提出质疑。因为鉴真之前,三亚已经有佛寺,存在从大陆内地向三亚传播佛教文化的可能性;又因为三亚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佛教文化传播到三亚的概率极大。而神奇的吉贝与南传佛像传播路线,更为探寻佛教传入三亚的最早时间.提供了新的令人振奋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水陆法会”是当今汉传佛教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种寺院佛事活动,是汉传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对洛阳白马寺“水陆法会”仪式的研究,可见佛教文化传播与声乐有极大关系.就是说,音乐不仅是佛事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且丰富的音乐形式和内容,让参与者在感受佛法博大精深之时,又体会到音乐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李白诗歌中有一小部分作品与佛教文化相关.明显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但把它们和道教题材的作品相比,则呈现出数量少与只限于用典等表层现象,大多都没有寄托作者的人生理想.所以,李白对佛教的理解,仅停留在知性的层面,而非信仰的层面.  相似文献   

10.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后,对中国古典小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小说这一通俗文学形式,佛教在民众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普及。作为代表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高峰的"三言"就包含许多关于佛教的内容,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其故事情节具有了类型化的特点,即因果报应型、转世轮回型、色欲考验型以及忍辱受屈型,这些故事类型事实上是一种佛教文化心理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明喻和隐喻这两种修辞方式,在人类的认知历程上,其产生究竟孰先孰后?对《诗经》的研究发现,其中部分隐喻可能是经由明喻发展来的,但绝大部分隐喻可能直接来源于它们的一致式(非隐喻);在修辞上,有些隐喻和明喻连成一体,分别仅在“如”字的有无上,但大量隐喻则不宜、甚至无法用明喻的方式加以置换。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人类思维的隐喻特点,也表明人类的隐喻思维虽在有些情况下需借助明确的类比意识,但很多时候则是隐性的和潜意识的。  相似文献   

12.
高明 《鸡西大学学报》2012,(10):116-117
佛教"持戒修行"思想主张"断尽烦恼,涅槃解脱",是贯穿佛教各个流派的核心精神,也是了解佛教思想、解读佛教文化的关键。自佛教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尤为深远,特别是佛教的"持戒修行"思想,影响到了小说的思想内涵和精神追求。以古代白话短篇为例,探讨作品中所体现的佛教"持戒修行"观念。  相似文献   

13.
邓玉华 《海外英语》2012,(9):110-111,114
比喻做为一种修辞格,是语言的艺术,它形象生动,极富感染力,具有强大的美学功效。由于汉英在语言、文化、思维模式和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许多比喻的美学功效会无法在译语中实现,从而使英汉比喻的翻译有可译性限度。  相似文献   

14.
龟兹是印度佛教东传重要的中转基地之一。龟兹佛教不仅承载了印度部派佛教的义理,还发展了印度佛教理论。龟兹佛教直接影响了中国内地佛教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它理所当然地应该在中国佛教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百年来,对龟兹佛教及其艺术的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在以"大乘佛教"为统治地位的中国佛教中,龟兹佛教因属于"小乘佛教"体系而长期被轻视,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其表现为,在中国历来的佛教史中,龟兹佛教史的记述极其简略,轻描淡写或材料堆砌,内容雷同;用大乘佛教理念解读龟兹佛教及其艺术内涵,背离原来思想,导致长期以来龟兹佛教的真髓不能被真正揭示出来。改变这种状况要解放思想、改变观念、理论求新。首先要为龟兹佛教作历史定位和理论定位。找准龟兹佛教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框架。在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上,贯彻"科学发展"和"继承与发展"的方针,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展望未来,龟兹佛教史研究定会迈向更高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不立文字”是禅宗的标志性的思想 ,但是人们常常将“不立文字”误解为“不要语言文字”和“不要逻辑思维” ,实际上 ,“不立文字”的真正含义乃是不执著于佛教经论 ,其实质则是对待佛教经论的一种般若空观。“不立文字”思想在印度佛经中早就有了 ,禅宗只是强化了它并将其立为本宗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而已。不过 ,“不立文字”这个词乃是“中国造”的 ,直到晚唐才在禅籍中出现 ,也就是说 ,此前虽有“不立文字”的思想 ,但却还不曾有“不立文字”这个词。只有通过考察“不立文字”的源起、含义和实质 ,才能对禅宗的“不立文字”思想作出正本清源的厘正。  相似文献   

16.
西域佛教是中国佛教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适应产生的西域寺院经济更是佛教得以发扬光大的重要环节和前提条件。西域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及其管理模式和财产审计,对佛教的进一步传播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丰富与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方广锠 《家教指南》2011,(3):92-105
"佛教发展中的文化汇流",指佛教的产生固然得益于印度文化的孕育,而佛教的发展则得益于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乃至亚洲其他地区文化的汇流。本文从佛典翻译入手,先后探讨了两种文化交流中的格义现象、佛典翻译中的文化反浸现象、佛典编译中的文化加工现象,从而加深了对文化汇流背景的研究。文章进而提出新的论据,论证了文化汇流的存在,亦即中国文化传入印度,影响印度佛教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在方东美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变的是一直推崇道家哲学,方东美认为,道家哲学接引了传入的外来佛学,并且帮助佛学在中国本土扎根。他虽然认为佛学理论同道家哲学接触之后,产生的是"交互作用",但是明确地反对学术界关于新道家哲学(魏晋玄学)受佛学影响的观点。他否定佛家思想对当时的道家哲学("新道家哲学")的影响意在表明新道家哲学在佛教传入中国时就已经产生,并非受了佛家思想的影响之后才产生。道家哲学与佛学结合的方式是"格义",导致的后果是印度佛学的"华化"。  相似文献   

19.
傣族佛教信徒皈依行为的原因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信仰及参与佛事活动是傣族人传统行为习惯构成的核心。德宏傣族将加入佛教组织并有资格按教规修行称为“入会”,入会是傣族佛教信徒皈依婀一个明确标志。对个人皈依佛教,傣族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定:入会是随心的,即什么时间入会是个人的意愿,但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50多岁、60岁的人就应要求人会。傣族佛教皈依者大多数为渐进型皈依者,年龄、同伴团体的吸引及子辈的敦促、娱乐是影响傣族老年人皈依佛教的主要原因。客观地讲,皈依佛教对傣族老年人维护心理健康,积极应对死亡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在《红色英雄勋章》中,为了达到逼真的战争效果而大量使用了明喻、暗喻和拟人修辞以及颜色词汇的独特艺术手法。在这方面克莱恩不愧为语言大师,尽管他自己没有上过前线,也没有战争的经历,但他通过非凡想象力和使用比喻、拟人和颜色词汇把小说中的主人公亨利.佛莱明以及士兵们的行为和内心世界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达到了逼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