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环境近些年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互联网、直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等新兴媒体大量涌现,网上聊天、短信、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的流行导致了传播活动的变化,同时也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变化,这一切构成了复杂的新传媒环境。  相似文献   

2.
直播带货在消费升级与新媒介赋能下成为新消费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广电媒体早就有的广电广告和电视购物,与直播带货相比,具有某些相似性,直播又是广电媒体基本节目形态之一,因而广电媒体进军直播带货不足为奇.广电媒体直播带货,推动与电商平台的融合,成为实施媒体融合这一国家战略的新路径.广电媒体直播带货更看重社会效益,彰显主流媒体的...  相似文献   

3.
当今,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下,国内电视媒体的辉煌正在逐渐消退,而近年来电视新闻直播的兴起,让电视媒体人有了重塑电视新闻影响力的希望。然而,由于资金、媒体环境、人力资源等的制约,中小电视台目前还实现不了常态化电视新闻直播。但是,地方电视媒体可以从直播这一形式中汲取营养,有效提升当前录播新闻在受众心目中的影响,为总有...  相似文献   

4.
移动网络直播的迅猛发展使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必定会改变现有的新闻生产方式,在这一风口之下,传统媒体该如何切实有效地利用移动直播技术加速媒体转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移动网络直播的现状,结合已经开始试水移动网络直播的媒体实例,试图探究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利用自身现有的优势,打造高水平移动网络直播内容和平台,实现媒体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5.
宋国澳 《青年记者》2022,(23):41-42
当下主流媒体的实践案例表明,多数移动新闻直播尚未实现直播样态的“再造”,“移植”依然是媒体直播的主流选择。移动新闻直播虽在内容、语态和互动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明显的电视化倾向,但媒介进化总是伴随着时空障碍的消解,这昭示着未来的移动新闻直播将从时间、空间和主体进行三维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安徽广播电视台7讯道高清转播车在合肥大剧院圆满完成的一次融媒体直播为例,介绍了高清转播车视频系统在完成重要节目融媒体直播任务时的通用直播方案。此直播方案以现场电视制作、直播、传输为主,配合互联网等融媒体直播方式,适用于大多数会议、开幕式、中小型活动等的融媒体直播任务,在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应急预案方面都把直播安全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韦美膛 《传媒》2021,(15):77-78
直播电商为媒体经营模式转型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媒体纷纷入局直播电商之际,本文重点分析了媒体该如何运用直播电商,创新媒体盈利模式,拓展媒体转型发展空间.文章认为,媒体要认清直播电商的本质,突出媒体的直播电商特色;发挥媒体自身优势,使媒体成为经济建设的深度参与者;结合媒体自身情况,探索合理化的直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务直播的发展经历了广播与电视现场政务直播、网络政务直播、社交媒体微直播和社交媒体移动政务直播四个阶段,并在近两年形成一股新浪潮.移动政务直播为政府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搭建了一个新平台,已成为当下互联网最吸人眼球的风口以及最大的流量入口之一.在这一形势下,政府如何使用移动直播有效地传播政务信息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张研  郑宝毅 《记者摇篮》2007,(10):13-15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省广播电台台长座谈会上,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何伟介绍了该台的品牌栏目《直播本溪》创办的过程和影响,引起了与会同志的关注,本刊随即约稿,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组文章。《直播本溪》节目是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大型直播性的新闻节目,它以创新的理念、个性的内容、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直播本溪》开辟了广播发展的新思路,构建广播事业的新结构,适应了现代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占领了广播受众的制高点。如何做大做强直播类的核心节目,如何挖掘出新闻的深度、广度和厚度,"抓住"听众的耳朵,从而达到新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统一,是广播媒体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相信他们的创新理念和经验能给我们以启发。  相似文献   

10.
刘春伟  冯晶 《记者摇篮》2007,(10):15-16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省广播电台台长座谈会上,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何伟介绍了该台的品牌栏目《直播本溪》创办的过程和影响,引起了与会同志的关注,本刊随即约稿,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组文章。《直播本溪》节目是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大型直播性的新闻节目,它以创新的理念、个性的内容、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直播本溪》开辟了广播发展的新思路,构建广播事业的新结构,适应了现代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占领了广播受众的制高点。如何做大做强直播类的核心节目,如何挖掘出新闻的深度、广度和厚度,"抓住"听众的耳朵,从而达到新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统一,是广播媒体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相信他们的创新理念和经验能给我们以启发。  相似文献   

11.
贾妍  王勇 《记者摇篮》2007,(10):18-18,35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省广播电台台长座谈会上,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何伟介绍了该台的品牌栏目《直播本溪》创办的过程和影响,引起了与会同志的关注,本刊随即约稿,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组文章。《直播本溪》节目是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大型直播性的新闻节目,它以创新的理念、个性的内容、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直播本溪》开辟了广播发展的新思路,构建广播事业的新结构,适应了现代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占领了广播受众的制高点。如何做大做强直播类的核心节目,如何挖掘出新闻的深度、广度和厚度,"抓住"听众的耳朵,从而达到新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统一,是广播媒体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相信他们的创新理念和经验能给我们以启发。  相似文献   

12.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省广播电台台长座谈会上,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何伟介绍了该台的品牌栏目《直播本溪》创办的过程和影响,引起了与会同志的关注,本刊随即约稿,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组文章。《直播本溪》节目是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大型直播性的新闻节目,它以创新的理念、个性的内容、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直播本溪》开辟了广播发展的新思路,构建广播事业的新结构,适应了现代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占领了广播受众的制高点。如何做大做强直播类的核心节目,如何挖掘出新闻的深度、广度和厚度,"抓住"听众的耳朵,从而达到新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统一,是广播媒体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相信他们的创新理念和经验能给我们以启发。  相似文献   

13.
哈娜  徐艳辉 《记者摇篮》2007,(10):19-19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省广播电台台长座谈会上,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何伟介绍了该台的品牌栏目《直播本溪》创办的过程和影响,引起了与会同志的关注,本刊随即约稿,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组文章。《直播本溪》节目是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大型直播性的新闻节目,它以创新的理念、个性的内容、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直播本溪》开辟了广播发展的新思路,构建广播事业的新结构,适应了现代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占领了广播受众的制高点。如何做大做强直播类的核心节目,如何挖掘出新闻的深度、广度和厚度,"抓住"听众的耳朵,从而达到新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统一,是广播媒体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相信他们的创新理念和经验能给我们以启发。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省广播电台台长座谈会上,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何伟介绍了该台的品牌栏目《直播本溪》创办的过程和影响,引起了与会同志的关注,本刊随即约稿,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组文章。《直播本溪》节目是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大型直播性的新闻节目,它以创新的理念、个性的内容、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直播本溪》开辟了广播发展的新思路,构建广播事业的新结构,适应了现代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占领了广播受众的制高点。如何做大做强直播类的核心节目,如何挖掘出新闻的深度、广度和厚度,“抓住”听众的耳朵,从而达到新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统一,是广播媒体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相信他们的创新理念和经验能给我们以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李佩 《记者摇篮》2007,(10):16-17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省广播电台台长座谈会上,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何伟介绍了该台的品牌栏目《直播本溪》创办的过程和影响,引起了与会同志的关注,本刊随即约稿,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组文章。《直播本溪》节目是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大型直播性的新闻节目,它以创新的理念、个性的内容、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直播本溪》开辟了广播发展的新思路,构建广播事业的新结构,适应了现代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占领了广播受众的制高点。如何做大做强直播类的核心节目,如何挖掘出新闻的深度、广度和厚度,"抓住"听众的耳朵,从而达到新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统一,是广播媒体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相信他们的创新理念和经验能给我们以启发。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省广播电台台长座谈会上,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何伟介绍了该台的品牌栏目《直播本溪》创办的过程和影响,引起了与会同志的关注,本刊随即约稿,于是就有了下面这组文章。《直播本溪》节目是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大型直播性的新闻节目,它以创新的理念、个性的内容、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直播本溪》开辟了广播发展的新思路,构建广播事业的新结构,适应了现代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势,占领了广播受众的制高点。如何做大做强直播类的核心节目,如何挖掘出新闻的深度、广度和厚度,"抓住"听众的耳朵,从而达到新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统一,是广播媒体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相信他们的创新理念和经验能给我们以启发。  相似文献   

17.
王军峰 《传媒》2021,(5):80-83
直播带货经历了从网红直播带货到媒体直播带货的转向.作为公信力平台的媒体直播带货遵循着市场逻辑、社会效益逻辑和媒体融合政策逻辑.因而当前媒体直播带货本质上是在媒体融合深度推进下传统主流媒体与商业平台联合发起的一场助力经济恢复和脱贫攻坚的媒体消费动员与融合创新实践.作为社会公信力平台,主流媒体直播带货正是公信力平台经济的体现;作为媒体消费动员的手段,它实现了对市场资源的激活与对接;作为媒体融合创新实践,它拓展了媒体业务范围和盈利模式.媒体直播方兴未艾,但也蕴含着风险,未来还需要与MCN机构联合进行商业化运作,融通体制内和体制外资源,各取所长.  相似文献   

18.
贾毅 《编辑之友》2016,(11):42-48
近来,网络视频直播尤其是秀场类直播及其主播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一是由于市场规模与收益快速膨胀,二是由于负面报道频见媒体.本文从解读秀场类直播的内核入手,即“经济利益下的人际交互”,中心目的是要探究直播产业迅速兴盛的“奥秘”.研究显示,秀场类直播能带给用户在其他媒体和现实社会不易获得的猎奇、窥视、互动、游戏、多元亚文化、尊崇等多种狂欢式愉悦体验,研究过程中同时发现秀场类直播目前存在并制造严重的文化混乱,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科技的发展,催生了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逻辑。这不仅推动了传统媒体的转型,也迫使主流媒体发展网络直播。基于互联网逻辑的"直播+新闻"一经推出,便成为主流媒体的"网红""爆款"。究其原因,是其满足了观众的深层次心理需求,增强了用户黏性。本文从直播抓"老赖"说起,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新闻直播蓬勃发展的原因,以期为传统媒体转型和新闻直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科技的发展,催生了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逻辑。这不仅推动了传统媒体的转型,也迫使主流媒体发展网络直播。基于互联网逻辑的"直播+新闻"一经推出,便成为主流媒体的"网红""爆款"。究其原因,是其满足了观众的深层次心理需求,增强了用户黏性。本文从直播抓"老赖"说起,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新闻直播蓬勃发展的原因,以期为传统媒体转型和新闻直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