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暐 《新闻爱好者》2011,(21):18-19
社会危机爆发时滋生的谣言、流言往往导致群体恐慌、抢购或斗殴等集合行为。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波及我国国内民众情绪,由主流媒体传播"碘化钾能够防治核辐射"的报道引发国内抢购碘盐风潮。此事件的产生与手机媒体的高效传播、主流媒体的权威效应、国民心理素质以及抢购人群等密切相关。基于"第三人效果"理论的研究框架,笔者对手机谣言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指出谣言与"第三人效果"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规避谣言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如今越来越多的信息可以公开传播,网络媒体也提供了更快捷的渠道。这对媒体和受众来说本是好事,但一些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失当,小事恶炒,个案恶评,引发集体非理性。大千世界本无奇不有,但是当各种发生概率很小的奇闻、丑闻占据媒体主要版面、吸引受众主要注意力的时候,媒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为受众传递了被丑陋化、妖魔化的社会,并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麦奎尔指出":人们认为媒介具有‘伤害’社会(引发冲突和失序)以及对社会有益的可能性(维持秩序和社会整合)。"①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中所营造的媒介环境,有可能引发受众对现实环境的误判。目前有关社会新闻的传播存在着一定的异化现象,引发受众对于媒介过度渲染的社会环境现实化,从而产生媒介恐慌,对社会心理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4.
麦奎尔指出:"人们认为媒介具有‘伤害'社会(引发冲突和失序)以及对社会有益的可能性(维持秩序和社会整合)."①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中所营造的媒介环境,有可能引发受众对现实环境的误判.目前有关社会新闻的传播存在着一定的异化现象,引发受众对于媒介过度渲染的社会环境现实化,从而产生媒介恐慌,对社会心理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5.
如今越来越多的信息可以公开传播,网络媒体也提供了更快捷的渠道.这对媒体和受众来说本是好事,但一些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失当,小事恶炒,个案恶评,引发集体非理性.  相似文献   

6.
费丹丹 《新闻世界》2011,(12):210-211
危机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向公众提供灾难信息和预警信息,进行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长期的危机报道会引起受众恐慌,甚至潜移默化地腐蚀受众的认知和价值观,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那么危机传播该如何扬长避短?本文从媒体、受众以及政府三个方面,来阐述危机传播和媒介素养的关系,促使危机事件能够得到最大效率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两次提到建设"健康中国",要在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健康中国的建设需要主流媒体提高健康信息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健康危机,健康信息在主流媒体的报道中传递给大众,传播效果明显。但是在一些突发的情况下,健康信息传递过程中考虑不够全面,与受众存在信息壁垒以及传播信息同质化的问题。如何最大程度发挥主流媒体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传播优势勇担使命,对建设健康中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国际新闻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外受众了解中国的窗口。国际新闻的错位特征,即事实、媒体、受众不在同一传播平台,使国家形象的塑造出现了国内与国外断层的现象。一方面,受众、媒体(国外媒体)远离事实,导致国外媒体对有关中国的报道不一定客观真实,导致"他塑"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事实、媒体(国内媒体)远离受众,国内媒体对国外受众的调查不够,国外受众对国内媒体的信任不够,导致"自塑"的不给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国际新闻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时,要充分认识到国际新闻的错位特征,力争通过国内媒体的报道影响国外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减少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和障碍。  相似文献   

9.
媒体体现着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丰富内容,必然也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X二代"报道中媒体从信息传递者逐步向社会活动参与者转移,由此引发媒体角色定位的一系列争议话题。媒体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与受众预期是目前"X二代"报道中媒体角色错位的主要原因。既"X二代"信息传播语境中,媒体承担的社会角色难以完全割裂或区分,应是传媒观念与现实情境的一种复合,即是报道者又是分析者,既是监督者又是引导者,既是旁观者又是当局者。  相似文献   

10.
重大事件从字面上理解是发生的事件本身超越了一般事件,其重要性已引起受众的极大关注;而重大突发事件则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性质带有不确定性,是在受众完全不知情的状态下不期而至。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易造成受众心理恐慌,社会层面随之产生波动。当前新的传播语境与新的传播格局,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党报如何在提高快速反应中准确把握导向,已经成为当前提升党报传播能力与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命题。快速反应,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把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分析我国大众传播负面新闻报道过多、炒作网络红人、宣教意味过重、对特大事件报道不充分等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从媒体、受众、社会三方面来分析原因,最后提出媒体要加强自我规范、受众要提高媒介素养、政府要切实解决社会问题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甄东霞 《青年记者》2016,(30):74-75
电视剧的多集容量在观众群体中自然会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关注,一段时间内由于电视剧热播而引发的社会公众对相关问题的探讨,进而构成了观众、社会、媒体三部分信息系统的联动.2015年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引发了受众、社会、媒体的信息互动,具有重要的传播学意义.在受众、社会、媒体三者信息交互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只有为受众接受才算实现了传播的目的。由于危机事件的突发性、破坏性、牵连性等特征受到社会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容易引起公众的恐慌和社会的不稳定,造成很坏的影响。本文通过劝服理论的几种主要传播方式在危机报道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使其对社会大众心理的稳定,减少危机的危害和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道德恐慌现象时有发生。在这一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大众传媒作为信息的发布者、事件的叙述者以及发表各方意见的平台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传媒所建构的新闻和图像为道德恐慌提供了认知基础,因此很难想象如果媒体缺席,道德恐慌将如何发生和发展。媒体在社会道德恐慌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是媒体制造了社会道德恐慌,还是道德恐慌藉由媒体的传播而迅速蔓延扩散?本文从恐慌事件的制造者、恐慌事件的传播者、社会利益的诉求者和商业活动的推动者四个方面对媒体在道德恐慌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以还原媒介在道德恐慌中的真实角色。  相似文献   

15.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研究了传播与风险扩大之间的复杂关系,而媒体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传播路径之一。本文试借鉴这一理论框架,从"放大"的视角来观察微博在传播行为和传播效果方面的特点。并以"陈永洲事件"作为案例,宏观上观察事件在微博中的放大途径,微观上观察微博文本中的"责难信号"以及信息流等问题,试图发现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媒体是如何报道的,受众又是如何与之互动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传统媒体日渐式微,以各种新兴通信和传播工具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已经崭露头角并逐渐在受众中影响广泛。这些新兴媒体以其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发布实时等优势融入我们的生活,在新闻信息的报道中占领一席之地,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尤为显现。众所周知,突发事件由于其不可预见性且破坏大,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容易引起社会恐慌和普遍关注,那么新媒体作为传播的信道,如何正确地反映事实、引导舆论、发挥舆论功能,成为了重中之重。笔者将以突发事件为切入点,结合新媒体的表现及其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对,梳理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的特点,解析在突发事件情形中如何利用新媒体这把双刃剑来正确引导舆论,更好地服务于受众。  相似文献   

17.
周立春 《东南传播》2012,(11):75-76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状态使公众的信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大众媒体。当草根媒介在网络上自由发布信息时,引发媒介恐慌的信源就不再局限于大众媒介。本文主要从信源上探讨引发媒介恐慌的中介因素,旨在证明在去中心化传播时代,媒介恐慌的引发者从单一的大众媒介发展为大众媒介与草根媒介,以期丰富对媒介恐慌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近年的媒体报道中,许多原本涉及严肃社会问题的事件均由于新闻主角身份的特殊性而体现出报道的娱乐化。媒体失当的研判致使舆论效应强烈发酵,甚至主导了舆论走向,误导了受众,也影响了事态本身的发展。报道的娱乐化现象应该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以便更好地指导新闻实践。本文有针对性地结合近年来的典型案例与新闻实践,重点分析了新闻报道娱乐化的成因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报道娱乐化的修复思路。  相似文献   

19.
门天清 《新闻前哨》2012,(10):48-49
伦敦奥运赛场内外,频现争议与纠纷,基于公众对于事实的认同,自感过失一方通过大众媒体向公众表示歉意。从传播过程而言,国内媒体对于此类“道歉报道”并非仅仅充当“传声筒”,在道歉事件双方与受众之间搭建起一座简单的桥;而在把握住以下两点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报道角度的尝试——一是道歉双方的心理变化,二是受众对于道歉双方的认同感。本文拟从传播中受众的角度解读国内媒体关于“道歉报道”的尝试与思考。(一)代替受众,承担反馈功能。道歉,现代汉语词典释意.表示歉意,特指认错。北京时间7月30日凌晨.在伦敦奥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中,赛前呼声极高的中国选手吴景彪发挥不佳,终居亚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文章出轨事件为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和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媒体新闻报道与受众关注内容、媒体自我认知与受众外部评价等视角入手,试图对自媒体时代娱乐新闻报道所涉及的公民知情权与名人隐私权、媒体的良心与名誉、传播动机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冲突,以及新闻价值与商业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博弈予以剖析与解读,旨在为自媒体时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健康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