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新闻因其关注民生、民情、民意,又有实际效果,颇受群众的欢迎。要想吸引群众的眼球,就需要民生新闻记者具备一定的采访技巧,这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至关重要。新闻采访是新闻制作各环节的基础,提高民生新闻采访技巧,能够使新闻生动形象,引起受众的收视兴趣。民生新闻的采访质量直接决定着新闻的成败。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是融媒体时代广受人们所喜爱的一档新闻节目,其在关注社会焦点问题的同时,实现了正确理念的有效引导。民生新闻记者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民生新闻的质量及社会影响力。融媒体时代下,民生新闻的传播机制发生重大转变,其具有播报频率多、互动性强的特点,这也对民生新闻记者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基于融媒体对民生新闻记者提出的新要求,分析当前民生新闻记者工作中的不足,并指出融媒体时代下,民生新闻记者所需素质的培养策略。期望能提升民生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继而实现民生新闻与融媒体的高效融合,促进民生新闻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丁坤 《新闻传播》2023,(1):103-105
民生新闻记者采访时有轻重缓急,却不能忽视民众想要表达的心声。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不忘媒体人安身立命之本,那么民生新闻记者该如何抓住采访要素,又当如何引导公众视角,切实值得深刻反思。鉴于此,结合多年民生新闻一线报道经验,论证了民生新闻记者采访要素,提出了民生新闻记者视角引导的多维架构之法,旨在为新时代发声讲好民生新闻故事。  相似文献   

4.
电视民生新闻一度成为全国各地电视台最火的栏目,如何做好电视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应该怎样创办自己的风格呢?本文就民生新闻记者、编辑如何更好的在报道中体现民生态度和民生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生新闻记者将镜头对准普通老百姓、对准百姓的日常生活,对百姓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加以弘扬,对百姓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加以鞭挞,帮助百姓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民生新闻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但在民生新闻近几年的发展中,由于部分记者的低素质、低表达能力,让观众逐渐对民生新闻失去信心。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对民生新闻记者在现场报道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促进民生新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亚琴 《新闻传播》2012,(8):182-183
在信息传播日益提速的今天,社会大众对事故、灾难、政治与经济新闻照片已经产生了视觉疲劳,而一些反映普通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的照片,反而越来越为读者喜欢。在新闻媒体市场化的指导思想下,民生新闻的发展空间正在逐步打开,对反映民生的新闻照片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大,这对民生新闻记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民生新闻的摄影记者的确需要好好思考。  相似文献   

7.
客观性是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客观性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使电视新闻采访取得更好的成效,进而提升电视媒体以及电视新闻记者的竞争力。本文以民生新闻采访作为案例,对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客观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把握客观性的重要价值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客观性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强化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黄玉凡 《新闻传播》2015,(2):103+105
自以反映民众生活为题材的电视节目《南京零距离》热播以来,相关的电视节目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并且在民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如今,这种题材的节目内容老套、缺乏吸引力,收视率明显下降。这就意味着电视民生类电视节目必须改革,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民众生活。对此,本文从民生新闻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现状作为出发点,论述了如何构建符合当今民生新闻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以对日益下滑的民生类电视节目起到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9.
伴随受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升,以及民生新闻的广泛普及,受众对民生新闻提出更高要求,新闻记者需要具备更强的责任心和新闻采制策略.在民生新闻信息报道中,要保障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时效性,继而充分发挥民生新闻引导舆论和关注受众生活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赵红勋 《新闻世界》2011,(1):113-114
电视民生新闻记者作为电视台传播信息的窗口,他们的素质关系到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质量。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想在媒体竞争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的素质。本文把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细分为电视民生新闻文字记者、摄像记者和出镜记者,并对他们所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以反映民生、民意为主要内容的民生新闻,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民生新闻的崛起,不仅赢得了观众,提升了电视节目收视率,带动了广告创收,同时,也颠覆了传统新闻的报道模式,使我们的新闻节目焕然一新,为电视新闻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范和努力方向。那么怎么样来理解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与传统新闻是一种什么关系?目前的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相似文献   

12.
谢燕林 《新闻世界》2013,(10):173-174
人们常说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需要“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县级电视台记者的优势在于在基层,更贴近民生,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那么在当今全社会都关注民生的大环境下,作为时政新闻记者,如何让时政新闻贴近老百姓,使老百姓更喜闻乐见呢?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以及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对于电视节目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下,新媒体的优势让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与运营面临机遇和困难,民生新闻节目有其特定的受众群体,如何运用其特殊的传播理念促进民生新闻节目更快更全面地传播,是必须关注和讨论的。本文从民生新闻的策划入手,结合民生新闻节目的实际需求,探讨如何有效进行民生新闻的制作与传播,为民生新闻节目在当下新媒体语境下的继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记者在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民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名优秀的民生新闻记者不仅仅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具备丰富的采访实践经验。出镜记者在有声语言表达技巧上能够灵活掌握,对于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对新闻事实进行点评,对于引导舆论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在有声语言表达技巧上具备更高的素养。  相似文献   

15.
<正>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新闻记者要想写出有份量、有价值的民生新闻,必须融入社会、融入到群众中去,善于从各种渠道中捕捉鲜活的新闻线索。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都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工作者,做好民生新闻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笔者根据多年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了能够确保传统民生新闻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必须要积极提高基层新闻记者践行"四力"的水平,即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这样才能提高基层新闻记者的新闻素养,促进传统广播电视传媒的快速发展。本文以民生新闻采写中践行"四力"为切入点明确讲百姓故事做加减法的重要作用,提高民生新闻编写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翁丽 《东南传播》2014,(6):139-140
本文从民生新闻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品牌特点,并通过实例探究民生新闻栏目构建品牌形象的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宗秋 《传媒》2018,(9):67-68
民生新闻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类型,民生新闻与民众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新闻报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体现,其出发点都是为民生而呐喊.民生新闻记者要想实现自身的职业追求,体现"以人为中心"的报道理念,为民众谋实事,为民众的权利而呼喊,就需要在报道过程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以责任意识推动新闻报道;还要有正义感,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理念,做好民生新闻报道;当然,民生新闻记者还要有勇于逆向前行的勇气.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被业界喻为“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它一改此前电视节目的形态,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贴近民情”的理念,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平凡普通人成为节目的主角,深受广大观众欢迎。但是民生新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发展瓶颈渐现,如内容同质性、报道琐碎性、新闻平庸化等,观众也出现了审美疲劳,其收视率也由初创期的一路高歌猛进,变为后期的萎靡不振。民生新闻如何平稳度过审美疲劳期,持续吸引受众的眼球呢?笔者认为加强新闻策划,提升民生新闻品质,是提高民生新闻持续传播力的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节目也变得丰富多彩,近几年,民生新闻出现,并且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民生新闻作为分析的对象,阐述其内涵及特点以及其对社会民众的教育意义,最好具体分析在当前民生新闻如何将其教育意义有效的发挥出来,促进社会发展,更好的服务于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