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当今,全球的传媒行业都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媒体的发展和竞争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以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新的信息传播形式改变了人们对纸质媒体的认识。而电视媒体的全方位改版,使它成了目前最普及的媒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了纸质媒体原有的强大优势,分流了纸质媒体的主流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群流失现象日益严重,纸质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已分化。现在纸质媒体中党报读者层次是:中老年读者占大多数,青年读者逐渐退出。如何应对青年读者群的流失,已成为新时期纸质媒体特别是党报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传媒时代,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正以强势冲击着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的逼人之势,报纸,尤其是主流媒体的党报该怎样留住我们固有的读者群,并发展新的读者群,已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王浩宇 《新闻窗》2010,(4):56-57
现在市面上的军事科普杂志大约有二三十种.大部分军事科普杂志没有明确的品牌意识,导致这个本来读者群体就相对细分的军事科普杂志的经营和发行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情形。特别是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下,军事科普杂志的发行量普遍出现下滑,读者群也进一步地流失。  相似文献   

4.
自从有了网络,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新闻,新媒体阅读逐渐成为习惯。因此,读者往往只花较少的时间来读报。在报网融合过程中,如何根据读者的网络阅读习惯来扩大读者群,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汪元 《新闻实践》2014,(6):80-81
在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期刊转型重中之重是将"以读者为中心"进行到底。在全面了解新传播形态下的新型受众的前提下,重构新型编读关系——理解和管理用户关系,努力提升与用户之间的联结度,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传媒商业模式。本文基于当下青少年期刊读者的特点,从"读者到刊物""读者到读者""刊物到读者"三个方向着手,试论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期刊新型编读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时代,受到各种新媒体挑战,党报的读者群体在逐渐减少,如何扩大自身的读者群,是党报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将对影响党报读者群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其缺陷,提出扩大党报读者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震 《声屏世界》2013,(4):130-131
广告主、媒介资源与广告服务机构之间的协调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回想数年前,当业界还在讨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区别,以及新媒体如何对传统媒体形成冲击趋势之时,如今的中国广告产业,早已豁然进入全媒体的时代,不知不觉中,所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界限也被信息的无障碍传输打破。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以京东商城为代表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利用央视这一权威平台,展开了全面的宣传争夺战,标志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全面融  相似文献   

8.
吴倩倩 《新闻世界》2013,(2):106-107
近年来,以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具有互动性、聚合性的新媒体迅猛发展,新媒体赋权让公众得到了原来不可能得到的信息,为个体提供更多的表达可能和空间。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人人都是"笔杆"和"喇叭"的自媒体时代,媒体伦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那么,新媒体"赋权"对象——媒体从业人员和草根群体该如何"用权"?如何规范传播环境?如何建构传播伦理新秩序?本文将以网络事件为例运用传播赋权理论探究新媒体视域下媒体伦理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可读"到"悦读"的变迁任何一家新闻媒体,能否实现"有效传播",最终在于传播链条的末端——受众。 上世纪30年代,范长江就曾说过,媒体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争夺受众。在网络新媒体秀出的今天,对纸质媒体而言,赢得“争夺战”,说到底还是让更多受众阅读。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的读者阅读文献要求新、快、稳,网络阅读、移动阅读成为高校读者阅读主流。从高校读者群阅读目的、阅读习惯、获取文献途径入手,分析不同群体信息需求,探索"量身定制",基于读者需求建立品牌服务,以品牌服务提升高校图书馆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奥巴马总统为代表的Web 2.0政治家的出现,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显示了网络新媒体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量,宣告了原有媒体版图的颠覆与变迁.网络新媒体既不是传统媒体的坟墓,也不是传统媒体的天堂;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并非敌手,而是伙伴.传统媒体人只有积极主动学习借鉴网络新媒体运营规则,更加努力地提供优质资讯,秉承"把心交给读者"的理念,为读者创造价值,尝试小额付费阅读模式,充分运用网络社群服务概念,才有可能找到一条生存发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2.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携技术、传播方式与受众表达方面的巨大优势,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媒体的总体格局,一场重塑生存形态的传媒变革正拉开序幕。按照非零和博弈论的原理,报纸与网络之间虽然存在博弈,但通过合作和互动更有可能创造出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普及,以网络新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已经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舆论影响力,同时以党报、党刊、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已经形成官方舆论场,并且形成了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舆论新格局.本文从两个舆论场的议题形成到其相互影响的表征,探讨如何使两个舆论场在良性互动中提升我国舆论影响力,引导我国舆论向积极的方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高岩 《东南传播》2011,(6):30-31
本文以2011年"两会"期间"红段子"传播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红段子"兴起的背景。结合传播特点分析以"红段子"为代表的新媒体文化之特质,认为"红段子"在构建健康积极的新媒体文化,进行舆论引导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11,(11):8-8
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日前表示,以微博等互联网形式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是"互补"的关系,新媒体的蓬勃成长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死亡。  相似文献   

16.
《传媒》2012,(1):7-7
"微生活,云幸福"3D打造央视网络春晚春节将至,央视网络春晚喊出"微生活,云幸福"的口号,"微"代表新媒体时代产生的"短、平、快"的生活方式,"云"在网络中指的是海量无限。网络春晚将更加关注基层百姓的"微生活",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传统大众传媒的优势不再,各地的晚报和都市报开始了自身的转型。党报与晚报、都市报以及新媒体之间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党报仍有相当的读者群且读者群层次相对较高,但阅读层次严重分化。党报读者的阅读时间以及阅读深度无论和晚报还是都市报相比,仍存有一定优势。此类人群多为老党员、离退休干部。虽然年龄层次偏大,但对于党报的忠诚度毋庸置疑。一些高端、优质产品,通  相似文献   

18.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对传统纸媒形成了强烈冲击。最为显著的变化是,24小时的滚动报道,海量的信息,作为新媒体的网络凭借着报纸所不可企及的优势,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纸媒。同时,新媒体开始不断蚕食报纸媒体的读者市场,分流其人才,  相似文献   

19.
艾丹  李琼 《新闻前哨》2012,(9):96-97
"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互联网民意表达,积极推行网络问政",是湖北省十次党代会报告中引人关注的内容。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借助网络知民情民意是一种趋势,利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搭建"民心桥梁",构筑"民心堤坝",是责任政府的必然选择。随着微博客等"自媒体"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公共舆论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会期间,以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奥运会赛场外展开了一场媒体间的激烈竞赛。经过竞争与相互协作,三方的报道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但电视媒体仍是受众观看比赛和获取信息的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