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好莱坞已不再是单纯的地理名词,它已经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更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因为好莱坞史诗电影正在以美国的方式诠释着历史、谱写着美国式的神话。本文论述了好莱坞史诗电影的特征,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批判分析,试图寻求我国影视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张燕 《报刊之友》2014,(3):24-26
当前,世界上最强势的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传播的电影非好莱坞电影莫属。近年在美国,出口产值仅次于航空业的就是电影了。作为美国文化出口产业重要的一环和西式文化的突出代表之一,好莱坞电影文化带来电影媒介技术更新和全球狂欢的同时,其文化输出方向的一面性和文化霸权主义也为世人所诟病。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擦出火花;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文化凸显出来,愈加昌盛,而另一些文化被遮蔽乃至逐渐消亡。美国电影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什么能够在全球文化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一系列好莱坞电影分析,指出好莱坞电影的文化传播现状和传播特点,进而总结出对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启示,强调当务之急是要把握好本国的文化主导权和用更加理性的态度来迎接和应对新一轮全球化大潮下的文化融合和文化共生。  相似文献   

3.
黄璐 《东南传播》2012,(5):56-59
好莱坞电影是美国实施公共外交与寻求全球认同的主要手段,电影政治意识形态的艺术化是好莱坞全球战略研究重镇。检索Routledge与Sage出版集团有关好莱坞政治研究文献,分别以好莱坞政治经济学、好莱坞战争政治学和好莱坞文化政治学三个主题框架展开述评,主要涉及好莱坞全球营销战略、广告经济、经济地理学应用、合法性、形象政治、电影技术主义等研究新观点,冀望为中国电影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朱灵 《东南传播》2021,(3):73-74
《邦尼与克莱德》作为新好莱坞的电影的开山之作,成功颠覆了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类型片,作为美国现代电影的里程碑,以"反传统、反文化"的形象改变了观众对于好莱坞的认知.存在主义思潮、反类型化的人物设置、电影语言三方面讲述新好莱坞电影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业的代名词,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也是我们认识美国超级传媒帝国的典型。而以电影动画为主的美国动漫,依托于好莱坞电影基地,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与日本等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产业模式和动画特点。其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业的代名词,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也是我们认识美国超级传媒帝国的典型。而以电影动画为主的美国动漫,依托于好莱坞电影基地,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与日本等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产业模式和动画特点。其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电影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常常能体现出制作者的心思,而好莱坞电影作为世界电影之都,更是在电影中渗透了当时美国的文化价值与当时的价值取向。将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发展通过柔性专业化进行分析,其中的垂直分解是好莱坞电影产业经久不衰的秘诀。通过娱乐行业的相互联合扩大影响面,是好莱坞电影产业最为重要的特征。本文以柔性专业化的视角来分析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发展历史并分析其中的优势,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好莱坞号称世界影都。提起电影,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好莱坞。可以说,好莱坞就是电影的代名词。美国长期在国际影视业居垄断地位,就是因为她拥有好莱坞。 如同众多有名者、无名者都想在好莱坞一圆“麻雀变凤凰”的美梦,进而跻身富豪之林一般,好莱坞也努力使自己成为美国的一棵超级摇钱树,使影视业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凭着雄厚的经济实力、高超的拍片技巧、众多的国际影星和老道的公关战术,好莱坞不仅让美国国民心甘情愿掏口袋,而且还漂洋过海去世界各地挣个够,去实现“用美国文化征服  相似文献   

9.
电影诞生之初,美国与其他国家处在同一起点上.一百年过后,好莱坞跃居全球电影市场最大的赢家,还享有"铁盒里的大使"般的影响力.本文结合美国电影的商业基础、娱乐诉求、现实底蕴和国际传播四大特点,深入探究好莱坞长盛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好莱坞电影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美国文化出口产业重要的一环和西式文化的突出代表之一,好莱坞电影文化带来电影媒介技术更新和全球狂欢的同时,其文化输出方向的一面性和文化霸权主义也为世人所诟病。本文从新时期全球化背景出发对好莱坞电影文化霸权主义作出重新解读。最后强调当务之急是要把握好本国的文化主导权和用更加理性的态度来迎接和应对新一轮全球化大潮下的文化融合和文化共生。  相似文献   

11.
孙凯宁 《青年记者》2017,(26):69-70
好莱坞电影中的“黑人形象” 无论是从美国发展历史还是社会组成来看,非洲裔群体——黑人群体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好莱坞电影自产生之初到兴盛再到如今,一直都是美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美国国家形象、意识形态、文化内涵对外传播的途径.好莱坞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除了其独特的商业属性外,最为关键的是其对于美国主流社会价值和文化的传播.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黑人形象”的嬗变是随着“黑人问题”在历史、社会中发展而变化的.黑人形象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不同体现也正是不同时期美国主流文化对黑人问题的态度和认识的表征.  相似文献   

12.
王雁 《青年记者》2017,(27):78-79
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是借由声音、影像、图画、文字等元素组合而成的象征符号与意理信念.在好莱坞,电影的商品属性是第一位的,同时,好莱坞也是美国文化和精神的直接表现和象征.综观好莱坞电影使用中国元素的历史可以发现,在中美两国关系的阴晴变化中,好莱坞也顺势做出种种变化,这种意识形态的政治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意识形态是反思和评估好莱坞电影展现中国文化意图的一个重要角度.  相似文献   

13.
新好莱坞是当代美国电影最为重要的转型环节.现有史述往往侧重其艺术运动的一维性加以描述.但从经典好莱坞向新好莱坞的演变是整体性的转型.本文研究了在新的时代语境和产业格局的背景上,新好莱坞常规类型电影创作突出的两个基点是叙事更新和新类型体系的打造.这既是对新好莱坞电影历史作用的动力学阐释,也是对相关知识点认知侧重的指认.  相似文献   

14.
范桂玉 《传媒》2014,(5):62-64
正100年前,一群电影制片人为了免于为爱迪生的"活动电影放映机"支付专利费,从美国东部逃到了西海岸一个名叫好莱坞的小镇。当时的好莱坞不仅土地便宜,劳动力也十分充足,全年少雨的气候及周边拥有的海滩、沙漠、森林和山峦等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十分适合电影拍摄的需求。好莱坞就这样诞生在了电影人逃避爱迪生的专利战中,并迅速崛起。他们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产业,每年出品数百部电影和数以千计的电视节目,成功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成长为影视产业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好莱坞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电影之都"。而现在,影视制片者们却开始逃  相似文献   

15.
德勒兹的“行动—影像”诠释了20世纪美国好莱坞类型电影里“情境”与“行动”之间的二元生成机制。“行动—影像”理论将好莱坞电影类型转码为相关的结构性形式,从哲学层面把握了类型电影的构成与运作规律。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在谈论好莱坞大片的时候,一种以商业娱乐属性为导向的电影产品很自然地成为人们对其的第一印象,这并不能称之为偏颇。然而,忽视好莱坞商业文本的某种内在文化价值观层面属性,而仅仅认为其在商业运作上的成功,是不全面的。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起码在今天,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商品的属性正在逐渐使得电影成为一种快速消费品,在今天这样一个泛娱乐化的媒介时代,其作为大众媒介的传播力是非常惊人的。考察当代的文化传播,电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媒介,而好莱坞商业电影,正如我们一直所感受到的一样,一直扮演着向全球推广美国价值观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第54届戛纳电影节,美国电影呈现多年未见的强势地位,好莱坞携资本的力量主导了电影的品味  相似文献   

18.
陈平 《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96-197
在电影发展史上,儿童电影已经算是经典的类型片了,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把儿童电影作为重要的电影类型推向电影市场,并成功受到许多电影观众的喜爱.美国电影童星秀兰·邓波尔就是以她主演的儿童电影闯出品牌,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的.  相似文献   

19.
好莱坞电影,从美国多元移民文化中获得充足的生长养分,随着美国通过经济全球化日渐强大的过程在全世界确立了自己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传媒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好莱坞以电影为手段,对世界上的几乎所有国家发出文化全球化的信号,也激发了许多国家以本土文化作为坚强后盾的有力反击.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心成立以来,出产的电影一直以强劲势头在世界电影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动画电影更是风靡全球.文章以迪士尼动画电影为例,从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多元化价值追求、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文化演进,以及营销传播艺术与原创动画技术的完美结合三个方面,对好莱坞动画电影在全球传播的文化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以期给中国动画电影的全球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