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湿陷性黄土地基长期受地下积水侵蚀是某砖混结构住宅楼发生地基不均匀沉降、结构倾斜、墙体开裂、屋面开裂及泛水泛碱等病害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地基土的湿陷特性,采用压力注浆及锚杆静压桩结合的方法加固地基基础,可达到改善土体结构和性能、提高土体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的目的;对开裂墙体采用注浆加固法、钢筋网水泥面层加固法可恢复墙体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2.
干震碎石桩复合地基广泛应用于软弱地基加固,其承载力通常由单桩承载力和桩间土承载力复合而求得,在考虑桩间土承载力增强的同时,本文提出了基于标贯击数的改进的干震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高潮府 《西藏科技》2005,(7):46-46,51
介绍在采用振冲碎石桩加固软弱土地基的工程中,根据加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加固前地基承载力、土的压缩模量等参数进行桩的设计,以及在施工中正确选择施工参数的体会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项管注浆加固地基是地下工程中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其钢管既是掘进空间的支护,又是增强体本身.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或控制地基变形。邯钢燃汽轮机组基础采用钢管顶管注浆法,有效地控制了建筑地基沉降量和沉降速率,文章以该工程为例,介绍了钢管顸管注浆法的施工方法、检测手段及实施效果等。  相似文献   

5.
CFG桩法属于复合地基,用于处理承载力较低的黏性土、粉土、砂土和自重固结已完成的素填土地基,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地基总沉降及沉降差,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地基处理中。本文通过CFG桩法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来阐述CFG桩的设计原理,施工要求,质量检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利用振冲器的振动和压力水的共同作用,在软弱地基中置入一定的卵石,经过振动挤密而成为卵石桩,与桩间土共同作用而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增加稳定性。同时还显著增强其抗震性。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振冲卵石桩法在地基加固中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桩—网复合地基软土地基加固方法能很好地提高地基土体承载力,减小不均匀沉降。本文结合桩—网复合地基的基本组成,阐述了桩—网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及其显著的应力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   

8.
毕利娜  赵珊珊 《科技风》2012,(1):149+154
桩端后注浆是指通过注浆管仅对桩端土层进行后注浆。一般桩端后注浆后其水泥浆液固化不仅会提高桩端土的性状,而且浆液沿着桩侧向上爬升固化泥皮从而提高桩侧土的性状。桩端后漶浆能够有效的加固桩端土体,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针形水泥搅拌桩对依托工程广泛分布的软土地基进行加固,通过桩身强度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工后沉降检测确定其处置结果的可靠性,同时采用三种模型对工后沉降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桩身无侧线抗压强度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均达到设计要求,采用星野法及BP神经网络模型能准确预测工后沉降,15年工后沉降预测值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某工程桩出现质量事故,根据承载力和地质情况对桩基特点进行了分析,利用桩土共同作用原理进行加固,通过土参与承载补偿桩承载力不足.在构造上将基础与桩脱开,并设置褥垫层,通过有效技术措施促使桩土变形协调,从而达到桩土共同作用的效果.工程实例表明承载力和沉降均可以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彭敏 《大众科技》2016,(3):17-19
南宁某项目二标段9号楼桩基(静压PHC桩)于2012年12月施工完毕,经检测发现2单元中间位置基桩有效桩长较短、桩端土层松散、软弱,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后采取高压注浆(通过钻孔向桩端粉砂层中压入水泥浆体)技术进行补强处理,成功提高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林丽 《大众科技》2012,(9):46-48
高压旋喷桩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流塑、软塑或可塑黏性土、粉土、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文章通过高压旋喷桩在某电厂地基处理的运用实例,详细介绍了其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以及质量检测标准,对进行此类地基处理施工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占宏  寿鸿鹄 《科技通报》2005,21(3):297-301
近几年,土钉结合水泥搅拌桩或旋喷桩的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的应用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而土钉结合沉管灌注桩的复合技护形式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未见报道。沉管灌注桩与土钉的刚度相差较大,两者综合运用时协同工作效果如何有待检验。在杭州绿洲花园二期基坑支护工程中,土钉结合沉管灌注桩的复合支护得到了成功应用,本文介绍了该基坑工程支护方案与施工、监测情况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徐立新  王铁儒  杨少华 《科技通报》2006,22(2):237-240,246
对沪杭高速公路粉喷桩试验段桩土表面压力和沉降实测结果作了分析与研究.同时进行了刚性基础下的荷载试验,并与柔性路堤的实测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柔性路堤下粉喷桩复合地基为竖向桩体与地基组成的各向异向体,桩与土承受的荷载压力是不均匀的,其沉降是非协调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高压旋喷桩进行地基加固的原理。从特定工程条件下说明高压旋喷桩是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文兵  戴龄虹 《科技通报》2005,21(2):166-170
在软土地基修建高等级公路中,"桥头跳车问题"是一个技术难题。低强度桩是一种新型处理桥头深厚软基工法,采用变桩长的思想,使沉降逐渐过渡。某大桥桥头段深厚软基采用该工法处理,对桩顶及桩间土沉降、土工格栅上沉降、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孔隙水压力、土压力等进行了现场监测,并进行了静载荷试验,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工法能大幅度减小沉降,形成沉降过渡,减小对桥台基础的水平推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林群仙  李少和  黄曼 《科技通报》2012,28(9):155-158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桩承载力的确定一直是该类桩设计的关键性问题。本文选取两个工程的单桩竖向静载荷实验极限承载力结果,并分别运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验证计算,分析两者极限承载力偏差的原因,并对《规范》提供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参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某小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武  周爱红  曹松 《科技广场》2012,(3):243-246
本文首先从拟建工程概况确定岩土勘察等级、钻孔布置。再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岩土层结构以及物理力学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勘察采用过取样(原状土式样、岩样、水样)、室内试验和室外原位测试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根据工程勘察结果,进行地基土层评价和地基基础选型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在宁波地区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松 《科技通报》2012,28(7):107-112,134
首先对宁波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一期天童庄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地基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处理的设计、施工工艺进行介绍。经过三次试桩,确定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施工参数,并对搅拌桩进行取芯检测和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桩身强度不一致,从桩顶至桩底呈阶梯性逐渐衰减,且结果离散性较大;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调低后的120 kPa要求。最后,提出了减小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设计桩长至15~18 m、增加搅拌次数、改变注浆位置、提高机械功率等方面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土木工程建设持续、高速发展,地基处理技术发展很快,许多地基处理新方法应运而生。本文就一种新的建筑地基的施工的方法一旋喷注浆法的施工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