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农历上讲,只有过了春节才是新的一年的真正开始。这里,我们就将刚刚离去的2003年春节作为2003年书市的开局,预测一下今年书市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看看有哪些风云读本会在2003年的书市诞生——  相似文献   

2.
战云笼罩在巴格达的上空之际,美伊之战成了今春书市的第一出版热点。 《第三次海湾战争?》(2003年1月,中国友谊版)、《美国的战争:从阿富汗到伊拉克》(2003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版)、《全球变局:美国与伊拉克》(2003年1月,时事版)、《一个人的抵抗——走近萨达姆》(2003年2月,世界知识版)、《小布什倒萨内幕》(2003年1月,当代世界版)……等等都是书市上的新书。“小布什‘倒萨’决策内幕”、“‘第二次沙漠风暴’  相似文献   

3.
2002年在图书的出版和阅读领域,健康类图书就像一匹迅疾的黑马,一杀进书市就搅得风生水起,热火朝天。进入2003年,书市的“健康旋风”将愈刮愈猛,大量的出版社出版大量的健康图书在新年里冲劲十足,推波助澜,把书市上的健康概念发挥到极至,而健康图书也不再是洪昭光一人唱的  相似文献   

4.
财经读物当真是块“大肥肉”? 社社争出财经书,财经读物当真是块“大肥肉”?未必。 以中信社为例,在尝足了“奶酪”的美味后,它在财经读物的出版上更是不遗余力,《基业长青》、《似非而是》、《管人的真理》……直至2003年的《谁说大象不能跳舞》等等,书市上中信社的新版财经书已经不是一本一本地出,而是一群一群地出,隔几天到书市上转一圈,中信社的新版财经书总能使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5.
朱朱 《出版广角》2006,(5):12-14
房向东福建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全国书市怎么了?书市的作用是什么?订货?当前,除了新华书店和发行集团外,其他都是民营书店,而民营书店在销售对象的定位上,呈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从节约成本的角度看,民营书店不可能为一小批书专门跑书市订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暑期书市有点例外。由于4、5月份的SARS风潮,一些本该上半年出的新书不得以压到了下半年、压到了暑期书市上出。 莫言的《四十一炮》(春风文艺版,2003年7月)就是这种滞后的产物,但是首印15万册,据说在10天里就被消化一空。难以阻挡的阅读诱惑还来自杨绛先生的新书《我们仨》(三联版,2003年  相似文献   

7.
九月书市,大量“青春读物”进入书市,和依旧在畅销不止的“我为歌狂”系列一起,渐人佳境,一路高歌,成为本月书市的又一大特征。只不过,九月书市上的“青春读物”不再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一枝独秀,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充分意识到“青春读物”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品牌价值,经过一段时间的摩拳擦掌,开始全力进入分食“青春读物”这块“奶酪”。 《天生我才》(2003年7月版)是上海人民社的又一续篇,  相似文献   

8.
让全国的读书人翘首以盼的第十五届全国书市终于以完美的演出在天津落下了帷幕。为什么这届书市特别值得人们的期待和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天津今年欣逢建城600周年大庆,去年举办的大型活动很多,对本届书市更是精心筹划,充分准备;另一方面,一年一度的全国书市不仅已成为全国出书人  相似文献   

9.
财经读物的迅速成长仅是书市上这两三年的事,但是谁也不可否认的是,财经类读物在书市上实际销售所占比例的庞大和可观,财经读物的异军突起,并快速成为书市销售上的“大块头”,时间之短和成长之快一样令人吃惊、令人兴奋。 “贫血”的本土财经读物 然而,说到财经读物,却又不能不坦承的一点遗憾是,财经读物市场一直是“洋人”的天下,欧美,尤其是美国作者的引进版读物成为书市上此类读物的畅销主流,就说2003年的上半年吧,《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基业长青》、《管  相似文献   

10.
在2003年,各出版社的纷纷把注意力集中到“数字”读本的出版上,形成一轮出版潮,这些“数字”读本涉猎的内容,多为社科励志类读物,从就业、学习、待人、接物、处世、生活、阅读、教育、爱情、家庭、旅游……可谓五花八门,有点有面,无所不包。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下半年书市上“数字”读本的风暴将会愈演愈烈,并极有可能造就2003年成为书市上罕见的“数字”读本年。  相似文献   

11.
名人出书,是前几年书市上的一个热点,一时间书市里的名人书籍多如过江之鲫,屈指算来,几年时间,稍微有点名气的名人几乎都出了书了。但随着一大批名人、特别是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央电视台的名人们,如赵忠祥、倪萍、白岩松、水均益、崔永元等“大腕”的逐个出书完毕,中国书市的名人出书进入一个低潮。 继上半年在影视界独树一帜的冯小刚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以15万册的首印数推出一部《我把青春献给你》火爆书市后,或许意识到名人身上的巨大市场价值,出版社的名人出书在2003年的下半年被再度激活。 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卢璐的新书  相似文献   

12.
大凡领略了今秋几大书市热销盛况的人,无不受到“人海”、“书海”文化氛围的强烈感染和震动。当四大书市纷纷降下帷幕后,有识的出版人没有沉醉于热销现象的喜悦与满足中,而是力图通过对书市现象的透视,从新的视角中寻找进一步促进出版繁荣的生机。书市窗口展现了什么?我说,它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体现了中  相似文献   

13.
金风送爽,新书飘香,十月书市就在喜气洋洋的十月长假中拉开盛大帷幕。所有的好戏都将上演,对书市而言,十月也是收获之月,这次我们来关注一下几家大社的新书,他们在书市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作家社:名家新作一路高歌 作家社绝对是十月书市的主角之一。主角就要有主角的分量,没有任何宣传,不见一点炒作,韩寒的新书《通稿2003》就在国庆前后面市了。 或许是尝到了《像少年啦 飞驰》的  相似文献   

14.
第六届全国书市将于今年1O月在湖北武汉举行的消息发布后,在海内外新闻出版界和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向本报询问书市有关事宜的电话连续不断。为此,本报记者孙传华、段想就读者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专程赴武汉采访了第六届全国书市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路用元同志(以下简称路)。 记者:第六届全国书市作为我国新闻出版界的又一次盛会,社会各界极为关注,请您谈一谈本届书市的意义及对新闻出版业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路;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第六届全国书市于今年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书市可归于营销四要素中的渠道要素,今日的书市更看重的是促销要素,它不再是单纯的订货会,已经演变为出版业展示产品、沟通联络、搜集信息、拓展市场、推动读书和零售的平台,完全不能用传统的投入产出比来盘算书市的得失.那么,在此情况下,出版社和编辑去书市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肇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和全国书市,经过将近20年的苦心经营,不断发展,已成长为中国书界最具规模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活动,成为全国出版人心中的“书业奥运”,成为中国书业市场化发展进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当其时,全国各地出版社汇集一堂,各路出版精英聚首一处,大家展示成就,共话市场,预测热点,剖析问题,纵论出版大事,演绎书业神奇。而那些三五成组,七八成帮,十数结队,于人头攒动处不时闪现着忙碌、疲惫、兴奋、满足的编辑们,成为每一届书市和订货会上最具活力和影响的群体之一。那么,编辑去书市到底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遭遇“重创”的书市 2003年,“非典”重创了“五一”书市。在一家家书城的销售排行榜上,我们注意到,几乎所有的畅销书都呈现出一种“梗塞”症状,即销售册数和销售码洋双双跌到新低。 做为“书市晴雨表”的文学类和社科类读物,过去因为人们有大段时间来阅读这些“闲书”,所以这两类书在往年的“五一”期间常有突出表现,但现在看来,“闲书”在“非典”面前受到的冲击首当其冲。没有客流保证,畅销书也就英雄没  相似文献   

18.
又到书市     
去秋南京书市甫结束,笔者即在本刊写了《以理性和创新迎接下世纪的书市》的报道,转瞬又见秋阳,新世纪的书市翩然来临,参加书市的心境是否有新的期待,新的心气呢? 本刊近期组织编辑记者分头采访了在京及外省部分出版社,获得的信息总括起来可以用九个字表述:新卖点、旧套路、平常心。  相似文献   

19.
港澳台之窗     
台湾书市每年都会产生一些趋势。这些趋势有的是随着社会现象在变化,有的是出版社、媒体炒作的结果。而1998年台湾书市有哪些趋势呢?最近出版的金石堂《出版情报》第2期上,特开辟“热力1998”专栏,为读者解析1998年的一些出版现象。现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楼市、股市次第火了起来,下一步,应该就轮到咱们的书市了吧?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楼市、股市次第火了起来,下一步,应该就轮到咱们的书市了吧?老人们有句俗话,“风水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