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纸版面是指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的平面布局安排,也就是稿件在版面上所占位置的大小、左右、上下等关系的处理。这种关系处理的适当与否直接关系着报纸的可读性。通过版面读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因为组织版面即是对稿件的再次筛选,是对读阅报的无声引导。现在很多报纸已经打破了原有的许多条条框框。在原来圈内人士看似不可行的通栏、断栏、碰题等形式,如今有些已渐渐被认可,用这种“不一般”的版式艺术来吸引人的眼球。所以,张扬个性的版面是需要版面编辑在设计版面时有不断创新的思维的,以充分调动读的视觉感受,在视觉上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编辑与新闻采访共存于一个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版面编辑在对新闻稿件进行筛选、修改、校对、整理时,它的劳动成果是凝结在别人的作品中的,是不为人知的。编辑工作是一项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工作”。版面编辑可以通过编按专栏、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报纸版面编辑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剑 《新闻知识》2001,(4):8-10
版面编辑工作是报纸出版流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它既关乎全体编采人员劳动成果实现的程度,又关乎媒体满足受众需求的程度。版面编辑工作实质上就是在宣传规律和新闻规律的指导下,对稿件加工、删改、取舍、合成,然后利用位置高低,占栏多少,字号大小、围框加边等版面语言,为受众烹制精神快餐的过程。因此,版面编辑工作不是仅仅把稿件搭积木式地垒在版面上的一种纯技术工作,而是一种政治性、政策性、规律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深入研究并掌握报纸版面编辑工作的规律,才能使编辑工作得心应手,从必然步入自由。一、不断探索、掌握宣传规律与…  相似文献   

4.
贴近基层,保持鲜明的基层特色,是军区军兵种报纸赖以生存的基础。《人民军队》报改大报一年多来,仍然把办报方针的定位放在“面向连队,以战士为主要对象”上,报纸虽然变大了,但始终如一地坚持办报方针没有变,版面虽然容量大了,但贴近基层的特色没有变。保持这种不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仅以编辑部用版面引导作者深入基层写基层的尝试,谈几点感受。我们这里讲的版面引导,主要是对作者而言的,也就是办报者通过版面上所登稿件的形式、内容以及编辑思想、版面语言,来引导作者采写什么样的稿件和写多长篇幅的稿件。这种引导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报纸要闻版来稿包括记者稿件和通讯员稿件,从上稿率看,记者稿件通常高于通讯员稿件。任何有责任心的编辑无不希望报纸版面能够出彩儿,作为经营报纸门户版面的要闻版编辑更是如此。然而,除了一些来自时政性的会议、工作报道任务的压力之外,要闻版编辑还时常受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惑,这种困惑可以说是直接来自稿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编辑工作实践,概括来稿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报纸是新闻纸,报纸版面的新闻含量高,其“含金量”就高。缺乏新闻含量的报纸,常因“水分太多”而被读者视为缺乏阅读价值。所以,要办好报纸,就得千方百计提高版面稿件的新闻“含金量”。  相似文献   

7.
黄艳 《新闻窗》2006,(2):34-34
报纸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就是版面的编排设计。有特色的报纸版面设计。即使不看内容。仅看版面就能赢得众多读者青睐。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报纸版面设计构成了报纸独特的“造型”,以其个性化、差别化、思想性和艺术性来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读者产生认同感。但是报纸编辑也不能因为盲目追求版面效果而陷入版面设计误区。版面设计单纯追求感官刺激,没有章法。就会设计出“泡沫版面”。“泡沫版面”的特点是版面元素的使用过度夸张,表现形式与所表达内容的价值不相符,比如大量使用新闻价值不高的巨幅照片。或者对一些内容并非重要的稿件大做标题。还有就是大量使用非新闻照片来装饰版面。这些做法不仅造成版面资源的浪费。而且读者从中并不会得到多少裨益。  相似文献   

8.
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报纸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报纸的个性。报纸是否可读、易读,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于版面。因此,版面作为报纸发言的一种手段,它不是内容的消极表现,而是内容的能动反映。一篇稿件从写作、取舍、修改到标题,无不包含作者和编者对稿件中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的评价,无不表现出作者和编者的倾向性。因此,编者在版面上安排各类稿件时,绝不是不顾内容、随心所欲地进行拼凑,而是对各类稿件的内容作出确切的评价,然后赋予它们最恰当的形式。因此,在版面编排中,客观的内容和主观的认…  相似文献   

9.
作为时事新闻编辑,每天要面对新华社播发的大量稿件,进行选择、整合、归纳、提炼,把好的内容,运用好的形式,组织好的版面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0.
吴超 《新闻知识》2001,(12):28-28
时事编辑每天面对大量的国际国内新闻,要编排出一个版面并不难;但要抓住读者眼球、使人眼前一亮、不能不读,则非要下一番功夫不可。撇开当今的网络新闻挑战、报业竞争压力不谈,就是在同一份报纸厚厚一叠数十块版面的信息量中,要一下子吸引读者的视线,版面没有相当的冲击力也是不行的。要用有限的版面抓住读者,不仅新闻内容要有吸引力,而且编排形式上要尽可能形成强势配搭,达到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抓热点,把新闻串起来众所周知,一个版面好不好,直接取决于新闻稿件的质量。新闻有没有"猛料"、能不能抓到"大鱼"活鱼",都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11.
新闻版面是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新闻版面要出彩,除了要有恰当的编排形式,更重要的是还要对内容进行排列组合、归纳分析以至进行整体策划。新闻版面的组织者是新闻编辑,版面能否出彩,关键在于编辑能否在恰当的时机挑选出最有价值的稿件,同时在参与组织策划新闻报道中能否串联各个版面,最终实现整体出彩。  相似文献   

12.
报纸版面是报纸上各种信息按一定编排规则组成的平面体,是报社编辑部通过各个环节的劳动,呈现给读者的终端产品。学者杨明森在《报纸的美学魅力》一书中指出,版面不是稿件的单纯技术排列,而是报道思想、编者的认识和感情的能动体现。  相似文献   

13.
“双重出售”是报纸经营管理学范畴的一个词汇,它的含义即在报纸的销售过程中,一方面,报纸的新闻版面(包括一些副刊稿件、娱乐材料)等可供出售;另一方面,报纸的广告版面也可供出售。新闻版面的告知对象是读者,读者愿意购买新闻版面,是因为新闻版面上有其欲知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广告版面的出售对象是广告主,广告信息的诉求对象仍是读者。广告主愿意购买广告版面,  相似文献   

14.
梁衡 《当代传播》2006,(4):90-92
每一个评论都要有一个真靶子;未成稿时题为梁成稿之后题为眼;把版面的眼睛做亮;编辑稿件应多用刻刀少用锉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很多报社,编辑实际上扮演的是导演角色,编辑就是某一个版的总导演,从稿件选择,字修改,差错纠正,标题制作,直至版面包装,几乎全是编辑这个“总导演”一手完成,是编辑将一个具体作品、具体版面展现在读面前。这其中,编辑面临着多种考验,需要拥有多种通关能力,比如:眼光要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洞察稿件的“新闻眼”;要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性,能够预见稿件的效果与影响力;要有较高的字取舍能力,版面统筹能力,把关能力;最后,还要有一定的美学素养,其要求几乎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16.
组织版面,除了要认真、恰当地安排稿件外,还应在版面的编排设计上动脑筋。笔者认为,编辑在报纸版面编排设计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汝鸣 《新闻世界》2004,(10):75-75
“错了!”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有人认为我搞错了。因为,人们在删改新闻稿件中,通常是说“忍痛割爱”,意思是说为了使章更加精炼,更能突出主题,或由于版面限制,不得不忍痛删除自己作品中的某些“得意之笔”。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这种删除本来就应该称作“忍痛割赘”。  相似文献   

18.
本刊启事     
鱼雁 《新闻知识》2005,(2):22-22
在一张地方报纸的版面上,正面报道与新闻批评的关系如何处理?亦即两稿件的比例各占多少,才既符合客观实际,又符合党的要求?这是我参加新闻工作四十多年中,经常思索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就目前地市报的情况来看,与本地新闻版面相比,许多时事新闻版非常薄弱,稿件零散,内容大同小异。而一些地市报的时事编辑也仅仅满足于从新华社播发的稿件中随意选取一些,将版面填满。虽然地市报由于时事新闻版面不多,稿件来源相对狭窄,时  相似文献   

20.
王秉盛 《记者摇篮》2001,(10):43-43
加大标题字号和题区,缩短新闻稿件文字,即为“厚题薄文”。目前,它已成为一些报纸进行版面改革的流行词。“厚题薄文”的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整张报纸的各个版面均“厚题薄文”。统一化。二是主要应用在一版,“厚题薄文”或“厚题无文”(标题新闻或将文转向它版)。三是主要在一版头题“厚题薄文”,其他依旧。这几种方法孰优孰劣,不敢妄加评论,但这些创新确实为报纸版面带来新的变化,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