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文是我国封建社会公牍文中的一种地方性下行公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功利色彩。它的分类可以有多种标准,不同的标准也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种类又有不同的功能。按教文所涉及的大领域来说,可分为文教、武教两种。按施教对象的不同,可把教文分为对民众发布的教文、对官吏发布的教文、对个人发布的教文三种。按教文的行文语气,可分为指示性教文、劝戒性教文、劝戒兼指示性教文。按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褒贤崇德、惩戒勉励、恤亡祭祀、招贤纳贤、武事战争以及宗教、文化、经济等等。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公文本身,教文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真实而具体地记载了当时许多重要事件,可以补正史之不足。它与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民俗风气息息相关,可以在各个层面上发挥认识价值,作为现代人了解当时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可靠的资料佐证,同时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今在这些教文已不能发挥政治功效的情况下,还可以用审美诠释的方式更多地凸显其文学美学价值,尤其是六朝人狂热的爱美之风,使得即使是公牍文的教文,也无疑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重教尚文的民风——社会经济发展与泰州教育重教尚文的民风,是泰州地方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也是泰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民众基础。这种民风的形成,植根于泰州历史上小康富足的地方经济、敦厚纯朴的居民性格和重教兴学的文明传统。  相似文献   

4.
<正> 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并固定使用的各种文书材料,即公务文书,公文同一般文艺作品相比,有自己的许多明显特点,认识并掌握这些特点,对做好公文处理工作和提高公文写作能力会大有益处。公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法定的权威性 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措施、办法等,主要是运用公文来发布的,凡是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制发的公文,都是代表一级机关发言。公文中的命令(令),指令、指示、决定、决议、布告、通告、批复等下行公艾,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意图的具体体现,是代表政府机关行使职权,实施行政领导和指挥,它要求下属机关,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如果不贯彻执行,则有相应的纪委和行政措施来加以约束和保证,因而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地方性的下行公牍文,教文既有公牍文的一些特点,又有自己独特的文体特点。从教文的创作动因来说,因实用性而起,以及由此带来内容的琐细性和实施的及时性等。由于写作者身份地位的特殊性,占有绝对的话语权,往往以俯视的心理看待属下及群众,形之成文,自然气势充沛,有一种不可置疑的权威性。但由于"教"之含义所决定,许多教文使用循循善诱的说理方式,令人折服,具有劝谕性。在长期的教文写作中,不仅形成了一种外在的固定模式,正文部分还积淀了一种内在的写作模式,这与教文的写作者大多是封建社会所标榜的廉吏、清官有关。  相似文献   

6.
在唐宋八大家之中,欧阳修的公文作品最多,对我国公文发展的贡献最大。但长期以来对欧阳修公文作品的研究极为薄弱,对其公文思想的发掘更是远远不够。欧阳修公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农商、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等思想内容,体现了欧阳修对当时一系列重大政治社会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凸显了公文的社会功用与思想价值,对后世公文写作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文是我们传达贯彻国家政策、法令和处理日常工作事务的一种应用广泛的文件。正象小说、散文、传奇文学等文体各有自己的话言特点一样,公文也有别于其他文体的语言特点。这些特点,是我国古今文秘工作者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晶。我们研究它、掌握它,对我国现代公文的写作,使公文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公文语言上的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8.
(一)公文的产生公文是一种记述和传递的文字。它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发布与传达政策法令,指导、商洽和报告工作、交流情况和经验的一种工具,它是一种具有某些惯用格式的文体。简要地说,公文就是国家机关、厂矿、企业、社会团体、学校等单位经常应用的,具有一种特定体式的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有些公文,也叫文件,例  相似文献   

9.
公文,作为一种记录和传递信息的书面文字,是各类机关与组织在其工作中普遍使用的工具,它是使党和国家这部大机器正常运转的血液,对于党和政府组织与领导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和管理社会生活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公文所具有的重要性及权威性,决定着公文标题特点的明确性与拟制的严谨性。尽管目前各类文书著作林立,但对公文标题研究的专文却并不多见。我们不揣浅陋,对公文标题的性质特点及拟制原则试作粗浅探讨,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0.
公文的书面格式,是指公文全部文面组成要素的排列顺序和标识规则。《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将公文的书面格式划分为眉首、主题、版记三部分,并规定了各个要素的所在位置和要求。但是,不少地方行政机关制发文件,并没有严格按照上述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去做,使得制发的文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造成公文格式的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公文的质量和效能,也削弱了公文本来所具有的审美功能。笔者仅就地方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方面常见的错误进行分析辨正,以期公文处理规范化工作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朝鲜《吏文》是明代政府的公文集,内中含有朝鲜政府给明政府的公文,是研究近代汉语的珍贵资料.该书在语言材料上的价值具有“同时代性”“真实性”“复杂性”“公文性”等特点;该书在词汇上的价值体现在如实记录了明代初年词汇的实际使用情况及当时朝鲜社会使用汉语词汇的情况,朝鲜汉学家崔世珍对该书词语的注解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明代的汉语词汇和朝鲜语词汇的面貌,以及当时中朝两国的社会生活状况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原才》系统地阐释了曾国藩的人才理论,为其日后立下不朽功业起到了航向的引领之效。它呼吁最高当局肩负起培养人才的社会重任,树立醇厚优良的社会风气。在曾氏看来,风俗转移与才士之间存在“水就湿,火就燥”的感应关系,应当虚怀若谷,着力识才、选才、用才,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同时告诫人们,陶冶造就人才,大小官吏都有自己的使命感。在尊重人才的今天,这无疑颇具借鉴启示与现实意义。《原才》按照桐城之文的“义法”写成,深得桐城创作之妙。  相似文献   

13.
骈文的文体意识的历史的演进同历史文化意识有很大联系 ,骈文在应用公牍文体中的大现其胜 ,也是跟《尚书》所开创的德性意识的诗性情结有关。同时历史有一股反骈的潮流 ,以气贯之的散文意识。骈文的文体意识一直在这两股力量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从而使骈文的文体意识的发展展现出不同的风藐  相似文献   

14.
曹操的公文以叙事为宗旨,带有鲜明的权威性、指令性,且篇幅简短,表述明确,指示具体,文辞朴实。曹操将公文与文学作品和理论文章从内容上渐渐区分开来,开始自成一家,对公文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汉武帝时期,为巩固当时政权树立皇帝权威,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等理论。为适应当时需求,汉武帝组织创作了《郊祀歌》,这组祭歌在思想内容上反映了儒学神学化过程中的社会风貌,而且在艺术上有灵动飘逸的特点,显示了独特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学界历来认为张九龄散文大多是文学性不强的公文,所以占《曲江集》四分之三的张九龄散文研究非常薄弱。但笔者认为,张九龄的各类散文都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就体制方面考察,其文章顺应时代文风,把散文引入骈文,使其文章含有散文的精神气势,具有骈散相间、典雅自然的审美特征,大大加速了了唐代开元年间文章骈散结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引用”这一修辞方法,在公文写作中得到普遍使用,但并没得到普遍重视。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着随意性,影响了公文的写作质量和自身严肃性。本文通过对“引用”这一修辞方法在写作中的作用、方法、内容和应遵循的原则的阐述。使人们进一步掌握它在公文写作中正确用法。以期提高我们的公文质量,使之更好地为党和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搏大精深,不仅通篇充满着理论创新和思想创新,而且在语言风格上,一方面运用消极修辞,明显地体现了公文语言对逻辑思维的倚重,达到了“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匀”、“安排稳密”^[1](P54)的极致;另一方面又运用对偶、排比、叠用等积极修辞,将公文语言内蕴的美感发挥得淋漓尽致,堪称公文写作的充辉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