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更多地以“后弗洛伊德派“来称谓艾里克森并认为他的人格心理观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但是随着对其理论的逐步认识与分析,却发现他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本文试图从对构成艾里克森人格理论的几个核心问题(自我心理学,心理社会的发展,心理治疗的目的与手段)的阐述与分析来谈谈艾里克森人格理论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遵循渐成论的原则,即人类发展要普遍经历一系列阶段,这些阶段以不变的序列展开。大学生所面临的发展性危机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两极之间的矛盾。对同一性发展中暗含着四种状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性获得的个体信息加工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能力更强,心理健康状态也更好。艾里克森的"人格渐成说"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发挥其发展性和预防性功能的重要意义作了最好的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阿德勒以及艾里克森都将心理状态平衡视作健康人格的基石 ,并重视个体用以平衡的方式 ,所不同的是弗洛伊德更重视个体内部的平衡 ,而阿德勒和艾里克森既注重内部平衡 ,更关注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不健康的人格则源于个体心理状态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4.
尽管人格问题是心理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但大多数的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期是决定人格健康与否的关键期。有些心理学家进而对人进行分期研究,认为在人的某一成长阶段对形成某种特质的人格具有决定意义。自我心理学大师艾里克森就  相似文献   

5.
一、班会背景 从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大阶段理论来看,中学生正处在人格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同一性对角色混淆。进入高中后,学生开始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关心自己个性方面的优缺点,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但对于自我存在的客观性、完整性方面还有所欠缺,不能客观地分析他人的评价与影响。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阿德勒以及艾里克森都将心理状态平衡视作健康人格的基石,并重视个体用以平衡的方式,所不同的是弗洛伊德更重视个体内部的平衡,而阿德勒和艾里克森既注重内部平衡,更关注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不健康的人格则源于个体心理状态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7.
按精神动力学派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幼儿期的自信心发展归纳为三大里程碑,分别为:基本信任感的建立——自主感的建立——主导感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自我同一性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我同一性是艾里克森儿童发展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自我同一性问题是青春期个体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它反映了个体在青春期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与冲突。艾里克森关于自我同一性的论述对解决青春期个体的自我同一性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自我同一性理论是艾里克森心理学重要组成部分,其主张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对社会及团体价值的认同,是个体在人生不同阶段发展起来的,关键期是人的青春期。中职生处在同一性的危机期,通过研究中职生同一性危机的状况、成因,有助于为构建中职生健康人格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幼儿形成健全人格,具有乐观合群、独立自信、富有创造力和同情心等心理品质。本文通过对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分析,结合早期教育现状,提出了学前儿童健全人格培养的相关策略:1、健全人格培养应从零岁起始;2、提升家长素质,更新教养观念;3、重视游戏的特殊作用;4、家园合作,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依照渐成论原则的一个进化过程。人格的健全发展须综合危机解决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两个方面。因此,适度的挫折体验对个体健全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抗挫折教育对于个体健全人格塑造和公民素质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面临的最重要的发展障碍是获得自我认同感。处于青春期晚期的大学阶段是获得自我认同感的关键时期,就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来看,形势不容乐观。一、自我认同感的获得是建立健全人格的基础(一)自我认同感的获得是一个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13.
黄静 《考试周刊》2008,(8):206-207
青少年期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是个体从儿童过渡到成年,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由于青少年的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同一性的形成在青春期形成了危机.本文主要以艾里克森关于同一性的理论为背景,揭示造成青少年同一性迷失和角色混乱的原因,目的在于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意见,帮助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解决发展危机.  相似文献   

14.
进入小学是每个幼儿园小朋友都必然要面临的挑战。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幼儿园阶段的幼儿主要是通过游戏发展主动性;而  相似文献   

15.
童年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我们所说的小学生时期,根据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最重要的是获得勤奋感,摆脱自卑感。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面临的最重要的发展障碍是获得自我认同感。处于青春期晚期的大学阶段是获得自我认同感的关键时期,就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来看,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艾里克森(E.H.Erikson 1902—)是美国当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学家,他被人们公认为弗洛伊德理论的当今代表和继承人。他通过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他自我心理学的主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杨丽 《中国基础教育》2010,(4):54-55,59
根据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最重要的是获得勤奋感,摆脱自卑感。因此,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看,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应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主,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小学中年级阶段被弗洛伊德称为"停滞"和"退化"的潜伏期,是一个比较平静的时期.艾里克森认为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克服自卑,体验能力的实现,并认为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溯源于本阶段.  相似文献   

20.
自我,在西方心理学界一直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热门话题。詹姆斯(1910)和苏利文(1953)都把他们对自我的重视当作其人格理论的中心特征。其他人格理论家,如阿德勒,荣格、艾里克森、霍尼和一些存在主义者、美国的人本主义者都认为个体的“自我意识”是人格的一个关键成分。正由于“自我”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对它的研究已渗透到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各个领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