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体育锻炼对安徽省高校教师中亚健康人群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了解体育锻炼对安徽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影响,合理预防和控制亚健康,恢复健康。方法: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亚健康的症状和发生机制与机体运动不足有关,表现在运动的强度相对较小,频率较低,时间较短等方面。结论:加强亚健康与运动的宣传教育,对教师运动进行相应的指导,让更多的人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控制亚健康,恢复健康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心血管功能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北京工商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外周阻力、血管顺应性和血液粘滞性的测定,来分析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极拳是一种较柔和的体育运动,其对心血管和微循环系统的影响较适中;较适于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的亚健康人群;也适于普通高校文理科专业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运动对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状态干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动干预对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康奈尔医学指数(CMI)量表进行心理亚健康人群筛查,对符合心理亚健康诊断标准的40名高校女教师进行健美操运动干预实验,并以CMI量表和SCL-90量表检测、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通过8周的健美操锻炼,受试女教师CMI心身症状均值和SCL-90的测评得分均低于运动干预前,多数因子差异非常显著(P〈0.01)。以健美操为手段的运动干预对心理及生理均具有较好的纠偏作用,对改善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整体效果显著,尤其是对改善情绪效果明显。结论:运动干预是改善心理亚健康人群不良心理状态的有效手段,早期及时实施有效的运动干预有助于加速其向心理健康状态转化。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是中华智慧的结晶,它融武术、气功、导引为一体,以其独特的养生保健功效,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太极拳对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和心理状态、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是中华智慧的结晶,它融武术、气功、导引为一体,以其独特的养生保健功效,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太极拳对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和心理状态、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对高职大学生躯体亚健康状况及致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高职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较高,女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高于男大学生;农村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高于城镇大学生;非独生子女亚健康检出率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高职大学生亚健康检出率在年级的分布为:二年级检出率最高,其次是三年级,一年级最低。(2)高职大学生躯体亚健康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症状:疲劳感觉、胃肠不适、睡眠障碍和疼痛感觉。(3)影响高职大学生躯体亚健康的主要因子依次为:不良生活习惯因子、学习环境因子、身体练习因子和社会交往因子,且不同症状躯体亚健康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心理成因与锻炼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司琦  杨新海 《体育科学》2007,27(6):49-55,59
借鉴RPE的评价思想,提出针对高校教师进行亚健康状态主观自评的方法,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1名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心理成因及相应锻炼对策的提出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超过九成的高校教师自评处于亚健康状态,引发此现象的心理原因主要是工作压力大造成的心情不好、焦虑、睡眠不良等消极心理状态。锻炼对策应从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健康和体育教育、正视工作压力,特别是增强锻炼自我效能着手。自我效能是影响高校教师能否积极参与和坚持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4所高校发放问卷调查,并从有效的562份亚健康问卷申随机抽取6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样本,进行个案分析研究从日常行为、自我状态感觉、运动情况调查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亚健康状态教师的现状.旨在为改善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辽宁省调查数据分析运动员可持续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提取4个主因子,构建计量模型对影响因素的4个主因子与可持续生计资本状况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社会关注和运动项目因子对运动员可持续生计资本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促进运动员生计资本形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深圳女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深圳两所高校的女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女大学生亚健康人群比例较高,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减退,对自己的健康担心,精神不振,困倦,情绪不稳定等.造成女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压力大,饮食起居不规律,缺乏运动,人体生物周期性因素.提出形成自主健康促进理念和构建校园健康促进平台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提出亚健康的危害性,并采用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365名高校体育教师亚健康现患状况、诱发原因及调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师亚健康的现患率为67.94%,女体育教师的亚健康高于男体育教师,40~50岁年龄段的体育教师亚健康现患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豫北地区高校男教师亚健康及体育锻炼现状,研究体育锻炼相关因素对男教师亚健康发生率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豫北高校男教师亚健康与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55.16%的男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明显降低高校男教师的亚健康发生率,锻炼时间、锻炼频度和锻炼强度是影响豫北高校男教师亚健康发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老年大学教师身体机能状况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通过身体成分和心血管等15个指标对太原地区378名40~69岁大学教师分三个年龄组进行比较,发现 50~59岁年龄组大学教师的体脂百分比和超体脂百分比最高,心血管功能也差,是造成他们身体机能状况差、健康水平低、易患病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亚健康”群体的表现和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指出“亚健康”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肥胖大学生的亚健康症状与课余体育锻炼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肥胖率为2.06%,男大学生的肥胖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肥胖女大学生的亚健康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肥胖男大学生,51.18%的具有亚健康症状的肥胖大学生经常参加课余体育锻炼,锻炼频度和锻炼强度是影响具有亚健康症状的肥胖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因素,每周锻炼3次及其以上、每次锻炼60min以上、锻炼强度在最大心率的70%以上的肥胖大学生的亚健康症状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亚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和百姓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通过对杭州市几所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现状调查,从外因、内因两方面对亚健康的形成进行深入分析,在肯定参与体育活动是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最直接、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基础上,针对其具有的预防和消除高校教师亚健康的独特功能,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个人等方面入手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体育活动的展开,从而为干预亚健康的发生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亚健康的表现、成因与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丹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330-331,335
叙述了何谓亚健康,大学生亚健康的各种表现和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大学生的亚健康特点提出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借鉴美国健康管理的内涵及理念,结合我国大学生当前健康现状及运动疗法研究成果,指出:生活方式不良、运动不足、劳损性颈、腰椎发病率急增、心理健康问题凸显、亚健康比例居高不下是我国大学生实施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因素;运动疗法干预大学生心理、肥胖、亚健康、颈椎病等的研究成果是支持我国大学生实施健康管理可行性因素;成立健康管理组织机构、收集健康信息、运动能力评价、健康干预措施拟定、干预效果评价及反馈、管理型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是实施健康管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较低,男生的活动频度明显高于女生,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总体上,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学习紧、没有时间和场地与器材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体育实物消费和体育劳务消费是大学生最主要的消费形式,大学生体育劳务消费水平较低;缺乏体育劳务消费的场所是制约大学生体育劳务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