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戏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戏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它不仅接近幼儿生活,能带给幼儿快乐,而且还能使幼儿的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其各种心理需要得到体验,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一、游戏有利于调整幼儿的消极情感情感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情感健康的幼儿,能恰如其分地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愉快情感多于消极情感。游戏是儿童表现自己情感的一种方法,对于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价值。弗洛伊德早在本世纪初期就提出:“游戏能满足孩子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如当医生、当警察…  相似文献   

2.
游戏是带有情感的,能够解决儿童的心理矛盾,调整消极的情感,在儿童智力、个性、社会性和身体各方面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教师应充分发挥游戏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健康发展的新一代主人.  相似文献   

3.
李伟 《文学教育(上)》2009,(14):154-154
学前儿童期是一个心理可塑性极大的年龄阶段,也是一个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将来的阶段。可以说,儿童期的心理健康是一生中心理健康的基础。在这至关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阶段,我们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有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都表明,游戏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有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游戏是一个富含着一定教育因素的,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情绪情感,采用心理活印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发挥幼儿游戏的心理卫生保健功能,从而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5.
假装游戏是儿童体验与表现社会化的游戏,也是幼儿以物代物的象征建构活动。假装游戏不仅适合普通儿童,对于聋童同样适用,可以促进他们的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探讨假装游戏对聋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及其在聋童教育中的应用,能更好地发展聋童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假装游戏是儿童体验与表现社会化的游戏,也是幼儿以物代物的象征建构活动。假装游戏不仅适合普通儿童,对于聋童同样适用并且可以促进他们的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假装游戏对聋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及其在聋童教育中的应用,以便能更好地促进聋童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幼儿心理问题的扩大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缩小化并存;其二是教育问题、生理问题与心理问题的混淆。幼儿园心理教育必须是健康的教育。游戏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营养液,主要表现为游戏是幼儿情感与冲突的解压阀。  相似文献   

8.
刘红 《考试周刊》2014,(70):191-192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体育游戏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紧张激烈的竞争,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体育游戏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学习与人交流,把自身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体育游戏不仅能有效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而且对幼儿的情感、社会性及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假装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游戏形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假装游戏的概念,并总结回顾近年来假装游戏在幼儿情绪情感发展方面的影响,探析如何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假装游戏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健康的发展,以期对幼儿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张志琴 《生活教育》2013,(5):99-100
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目前,农村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农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并不乐观。本文通过转变农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素养、加强家庭、幼儿园及社会的合作等措施,努力探索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蔡菡 《教育导刊》2007,(3):24-26
游戏在儿童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在幼儿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戏中渡过的。游戏不仅反映了儿童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还能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无法忽略游戏的作用。对于与幼儿朝夕相处的教师而言,游戏是教师用来了解和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最实用的方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19):151-152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基于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涉及幼儿的全面成长,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幼儿的心理辅导和引导,鼓励幼儿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参与社会交往,并且以正确的心理状态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等,逐渐形成正确的心理状态。本文将从幼儿教育的细节教导之处、家园联动时机、教学游戏环节等有效引导,让幼儿受到健康的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3.
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奠基时期,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些消极的情绪表现极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从心理健康的涵义及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不健康心理的危害性、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及相应举措几方面分析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的健康情感,这对幼儿的智慧的发展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幼儿全面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正>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具有自主性、创造性、想象性、团体性的本质和特点。角色游戏对幼儿健康的心理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等作用,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社会需要。因此,成人应该认识游戏的价值,尊重幼儿,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36岁是人的  相似文献   

16.
石会锋 《新疆教育》2012,(13):232-233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健康的心理,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中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我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家庭结构与养育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致使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7.
当幼儿受到伤害性威胁或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逃避伤害和减轻紧张焦虑的措施,这就是幼儿的心理防卫。心理防卫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理防卫是指人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本源上消除心理紧张的产生。消极的心理防卫则是指人们采取的行动,只能暂时减轻其内心的紧张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内心的紧张。由于能力、经验的局限,幼儿所采取的心理防卫措施往往是消极的。研究幼儿的心理防卫措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而更有针对性地纠正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幼儿的心理防卫措施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游戏是一种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和主导活动。游戏能帮助学前儿童控制不良情绪,丰富深化情感;能促进学前儿童换位思考,有利于社会性的发展;能满足学前儿童心理需要,有利于人格发展。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前儿童创设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游戏环境、心理疏导、有意识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训练、有意设置障碍培养其抗挫能力等方式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的具体体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幼儿阶段是健康心里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幼儿进行熏陶、引导,定能培养幼儿阳光、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理素质。军旅文化对培养幼儿心理有重要促进作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适时介入军旅文化因子,助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角色游戏是幼儿区域游戏中最经典的一种,它区别于其他游戏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更关注于幼儿的情绪和心理,一直以来都十分受幼儿的喜爱。长期的调研显示,角色游戏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故在本文笔者着重探究角色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有益的作用,以此引起广大幼儿教师和家长对角色游戏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再探索出如何有效利用角色游戏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