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谈话节目是展现会话艺术的节目,话语分析的理论及方法为解读会话艺术打开了新路径。电视谈话节目的会话就是在主持人引领下所有参与者的话轮交替过程;主持人对各种类型话轮的艺术操控,是电视谈话节目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电视求职是一种新兴的招聘方式,电视求职包括主持人,多家面试官和求职者,可以从全方位来衡量求职者的能力,他们之间的对话区别与日常会话,属于机构性话语。但我们不难发现求职节目中的对话不时打断被干扰,本文基于会话分析理论,结合语用学相关知识通过对电视求职节目中的打断现象进行分析,找出求职节目中打断的主要原因是权势和目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话轮转换在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它是基本的"言说转换机制"(speech-exchange syst em)(Sacks et al.1 974:698)。访谈类节目《非常静距离》在会话过程中能合理的使用话轮转换机制。本文根据Sacks,Scheglof f和Jef f er son在日常交际研究中总结出来的话轮转换规律及该访谈节目本身的一些特点,对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及嘉宾之间的话轮转换现象和他们所使用的话轮转换机制进行分析,揭示此类访谈节目中的会话规律。  相似文献   

4.
话轮转换是人类会话中特有的言语机制,会话存在之处就必然有话轮转换的存在。交谈中有意识的运用话轮转换机制就形成了话轮控制策略。作为以主持人和受访嘉宾的会话吸引观众的语言类节目,访谈类节目需要良好的运用话轮控制策略。访谈类节目中的话轮控制策略有让出话轮策略、夺取话轮策略和保持话轮策略。作为节目进程的掌控者,主持人会更多地使用让出话轮策略和夺取话轮策略;而处于从属地位的受访者更多地使用保持话轮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电视谈话节目的特点以及主持人的话轮交接特点,并从获取、保持和传递话轮三个方面对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话轮交接策略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一些比较简明的原则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电话是进行交流信息的良好媒介.在电话会话中,双方只能靠语言来表达,靠语言使交流双方彼此理解.文章借助于会话分析中的话轮转换规律,从话轮的构成、话轮的分配规则、话轮转换形式和话轮过程,以及话轮转换过程中会话的修正机制和会话结束方式,探讨电话会话的交际规律,从而有助于交流双方正确使用电话言语进行交流,提高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话轮是会话的基本构造单位,话轮转换是会话分析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中外学者的话轮转换和会话分析研究理论为基础,应用归纳法,通过对典型的外教口语课堂上的语料进行量化分析,从话轮的构建和分配两个方面,探讨口语课堂中外教和学生之间的话轮转换技巧,旨在提高学生与外教的交际能力并为外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电视访谈节目是日常会话的一种表现形式,话轮是日常会话的基本结构单位,话轮转换通常被认为是会话分析的核心问题。而人们在进行话轮转换时,语境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杨澜访谈萨马兰奇中一些对话为例,旨在阐释语境在访谈类节目话轮转换里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话语的机构性权力:电视访谈中的话轮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轮(turn)是人们日常会话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说话轮次的长短,顺序,内容变化等.以H.Sacks等人提出的话轮转换规则为理论基础,通过对电视访谈的分析,对话轮转换规则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话轮转换规则不仅在日常会话中起作用,在电视访谈中也同样起作用.但电视访谈中的话轮转换与一般日常会话又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谈话双方的发话权和对话轮控制权的不对等上.  相似文献   

10.
在所有的电视节目中,访谈类节目可以说是最能发挥人际传播与人际交流优势的栏目,其最大看点就是主持人与嘉宾之间话语的交流与碰撞.本文以2010年3月21日,由许戈辉主持的<名人面对面>栏目之<刘若荚:祖父式的男人是我对男性幻想的全部>为节目实例,以话轮转换等相关理论为分析依据,分析该栏目主持人许戈辉独特的访谈方式、主持风格等,以归纳出其电视访谈的会话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从会话分析角度探究了《锵锵三人行》谈话节目的话轮转换系统,侧重于从话轮顺序、话轮类型、话轮转换、分配方式和语言特征等方面来详细描述该节目的话轮转换系统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该谈话节目的话轮转换系统呈现出半机构特点,主要体现在宽松的话题控制、频繁的对话模式和角色转换等。  相似文献   

12.
电视访谈节目作为口头会话的一种,具有独特的会话背景。作为访谈节目主要的参与者,主持人和嘉宾通过互动实现信息的传递。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在电视该谈节目中嘉宾如何解读主持人的话语以期达到两者之间更好的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一位特级教师和一位年轻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话轮转换情况的对比和分析,指出小学英语课堂话轮分配的重要性,以期改变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会话中普遍存在的重形式、轻方法的做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堂话轮分配的技巧,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4.
以会话分析的话轮转换理论为基础,从话轮占有和言语打断两个角度对<杨澜访谈录>和<鲁豫有约>的语料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位主持人话语运用的不同规律,而这种差异与其各自节目的定位恰好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5.
李雪 《现代语文》2008,(5):50-52
电视对播新闻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新闻节目形态,它与传统的新闻样式存在很多差异.本文从话语分析中话轮转换的角度入手,对电视对播新闻中主持人之间话轮转换的特点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话轮转换规律为我们日常会话提供了理论指导,如何使会话和交谈顺利地进行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话题。依据话轮转换理论,探讨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如何运用反馈项目和话轮转换策略,以便有效地展开和收回谈话的主题;以及主持人如何掌握谈话内容的宽度和深度。力求能够对人们的日常交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话的基本单位是话轮,话轮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轮换成为话轮转换,话轮转换并非说话人随心所欲的转换,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话语标记语well是会话中话轮持续的手段.本文分析《绝望的主妇》中话语标记语well的话轮转换标志功能.  相似文献   

18.
Sacks等提出的会话话轮转换系统忽略了下列事实,即:在话轮的第一转换关联位置,当前说话人拥有继续当前话轮的优先权.因此.本文对原话轮转换系统进行了修正,在话轮分配技巧部分,增加了当前说话人主动自我选择的技巧;在规则部分,增加了当前说话人可以主动自我选择、继续当前话轮的优先选项.本文认为,我们作为会话参与者的经验和语感,和规则中规定的当前说话人拥有的话轮分配权,证明了当前说话人的确拥有继续当前话轮的优先权;同时,说话人经常使用多种把持当前话轮的策略,这是当前说话人试图继续当前话轮的最明显证据;而且在具体日常英语和汉语会话中,当前说话人主动自我选择、继续当前话轮的现象确实具有普遍性.修正后的话轮转换系统在不损害原系统解释力的基础上,对轮番发话、重叠、话轮长度、话轮的相对分布等会话现象提供了更详细、更令人信服的解释,证明了它的优越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9.
会话是一种社会交际形式,会话关系是交换关系,在会话与社会交际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都是给予和接受信息;话轮是会话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话轮转换为听话人提供仔细倾听的强烈动机;关联是一个话语命题和听话人接受记忆里的命题集合之间的关系,关联大语境效果就大,关联小语境效果就小.会话是一种合作冒险行为,会话人不断寻找关联的命题是减少危险、成功交际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话轮是会话的基本单位,了解话轮的特点、掌握娴熟的话轮转换和修正技巧可以提高英语学习者和教师的会话技巧、交际能力,从而保证教师能够有效控制课堂教学、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