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篇主题重大的报道江海波一篇好的新闻通讯,当然需要布局谋篇得当,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等等。然而,题材是否重大,揭示主题是否深刻:够“份量”,往往更为重要,它常常成为一篇通讯能否在众多评奖稿件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三次“上书”总书记的普通农民》是一篇在主题、...  相似文献   

2.
从事新闻工作4年多了,看着一篇篇新闻稿件变成了铅字,内心有说不出的高兴。高兴之余也有忘不掉的苦涩,最难忘的是发表的两篇“处女作”。1993年,我怀着对新闻写作成才的向往来到分部报道组学习。那时,白天拼命采访,晚上加班写稿,天天如此。但通往新闻报道的道路并不平坦,我满怀希望地将一篇篇稿件投向绿色的邮简,可迎来的却是一次次失望。眼看一起学习的报道员小彭将一篇篇稿件变成了铅字,我是又嫉妒,又着急,不住地埋怨自己不中用,同时脑海里又产生了“走捷径”的想法。一天,在翻阅报纸时看到一篇报道:烟台某乡镇党委做出规…  相似文献   

3.
解放军报让短新闻在一版唱主角翻开8月份的解放军报,发现一版的新闻短了,信息量大了,版面也活了。8月份一版刊稿438篇(平均每天刊稿14篇以上)。其中消,自303篇,通讯35篇,消息约占刊稿总数的70%。如8月9日一版除刊登1篇短通讯、1篇短评论和3张...  相似文献   

4.
王天定 《新闻记者》2005,(10):15-17
《南方周末》在2005年6月9日刊登两篇报道:一篇是《四川郫县治官新招 局长上电视检讨》,一篇是《针孔拍摄暗访干部违纪》。前一篇讲的是四川郫县纪委让该县两位对下属工作失误负有领导责任的局长在县电视台上公开作检讨,后一篇讲的是江苏省赣榆县纪委的新创举,用针孔摄像机暗访干部违纪,并在县电视台播出。  相似文献   

5.
有位通讯员告诉我说他怀着极大的热情,一篇又一篇地往报社投稿,左等右盼,就是不见发表,看到别人一篇接一篇地在报上刊稿,真是着急。细想一下,别人所刊登的稿件,我当时也想到了,可就是……终于有一天,在某张报纸的角落出现了一块“豆腐块”或“火柴盒”。呵,我终于成功了,新闻报道原来是这样的啊。  相似文献   

6.
《解放军报》一版进行的“护神杯”好新闻竞赛,经过6个月的紧张激烈角逐,已经落下帷幕。共评出一等奖6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18篇;在36篇获奖作品中,消息占32篇,通讯2篇,特写2篇。从整体上讲,这些获奖作品思想性强,写作上有独到之处,可称得上是这个时期军报一版上的佳作。具体地讲,这些获奖作品或多或少具有“短、新、实、深、活”的特点。短,是“护神杯”好新闻评比的一条原则,也是获奖作品的共同特点。36篇获奖作品,通讯最长不超过两千字,消息则全在800字以内,500字以下的短新闻有15篇。尤其值得称…  相似文献   

7.
《军事记者》2002,(3):19-20
马年春节,《解放军报》连续在一版推出“春节,在鲜为人知的地方”专稿。从初一到初七,共有8名记从戈壁大漠、高山海岛、茫茫雪原,发回一组7篇亲历式报道。其中1篇因服从当日大事未上头条外,其余6篇全部在一版头条刊出,每篇都配有记感言和照片,并辅之以精美的栏头、框线,浓眉大眼,非常醒目。  相似文献   

8.
有位士兵战友,伴随来稿寄来一封信,说是自己无意之中写给这个栏目的一篇稿子见了报,于是一下子从战斗班排被借调到政治处机关,乐此不疲,一下子又寄来4篇稿子。我认真看了这4篇稿子。遗憾,没有一篇能见报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记者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前提是要采访,通过采访获取大量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取舍素材,才能成就一篇好的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10.
我从60年代初涉新闻工作起,就与这全军唯一的新闻业务刊物“认了亲”。我一期不漏地读;也经常投个稿,至今共刊登了30多篇。凭这两条,我给自己“评”了两个“先进”:“热心读者”和“积极作者”。往事如烟,不堪悉记;但有一篇小文章,我却终生难忘。那是1981年,《解放军报通讯》第10期,刊登了我的写作杂谈《力求有一句自己的话》,全文连标点符号在内共237个字,是那30多篇刊稿中最短的一篇,而对自己在激励进取精神、提高业务素质和修养学风、职业操守等方面所起的自律作用,却是很大的。这篇小文章说的是,一篇文章,至少应有一句…  相似文献   

11.
江乃武 《河北科技图苑》2009,22(3):96-96,63
这篇短文连同前两篇,都以核心期刊为题,明眼人可能从前两篇中已经看出,笔者想说的主要不是核心期刊,而是只有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才能作为评职称的材料这一问题。这一篇只说想说的。  相似文献   

12.
王桂云 《图书馆论坛》2005,25(4):208-209
看了《图书馆论坛》从业抒怀栏目,给了我很多启迪,那一篇篇动人的故事打动着我,激励着我,不由地使我提笔撰写自己25年来在图书馆这块神奇的沃土里的成长与变化,以一篇水平不高的文章,感叹25年来一位普通图书馆工作者的从业情怀。  相似文献   

13.
《惠子相梁》是从《庄子·秋水》篇里摘录出来的一段可以独立成篇的文字。《庄子》一书现存三十三篇,学术界一般认为,只有“内篇”七篇是庄子的亲笔,其余包括《秋水》篇在内的“外篇”、“杂篇”共二十六篇,都是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梁牛 《新闻三昧》2005,(10):27-27
据媒体报道,新学年开学后不久,北京的王先生在他女儿所读的小学四年级的语课本中发现一篇名为《钱被风刮跑以后》的课,是曾刊登在某大报上的一篇通讯,从事多年新闻工作的王先生很清楚这是一篇“名”的假新闻,怎么会成了小学生的课呢?  相似文献   

15.
上一代人反思,留有《思痛录》,抉心而食。我自己所属的一代吃狼奶长大,狼奶至今还在肠胃中发酵,就叫“狼奶反思录”吧?一口一口地吐,吐得一篇算一篇  相似文献   

16.
《新京报》2月8日B26版《任东来专栏》,登载了一篇题为《单极好,还是多极好》的国际评论。这篇1500来字的章,写得观点鲜明,紧扣主题,分析得条理清晰、材料扎实,是一篇上乘的国际评论佳作。那么,它的写作特色表现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7.
我是退休之后(5年前),60岁才开始写新闻报道的。那阵子,我对新闻知识全不知晓,只凭热情用笔去颂扬老人中的好人好事,一年写了50多篇,篇篇如泥牛入海。可我没有灰心。我想,要揽瓷器活,须有金刚钻,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下定决心要多“磨刀”。第二年写了100多篇,仅被区广播局采用20多篇。1991年被聘为北京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办事处通讯员后,“磨刀”更勤了,上稿数也一年年增加。1991年被中央、币、区新闻单位采用48篇,1992年93篇,1993年132篇,1994年175篇,还荣获市区征文奖7次。我是这样“磨刀”的──首先,在学习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李强 《军事记者》2005,(10):62-62
在我厚厚的剪报本的扉页,贴着一篇被“枪毙”的稿子,稿子上是政委覃汉科用红笔写下的批语——“新闻,用事实说话”。就是这篇被“枪毙”的稿子和那句批语时刻提醒着我,才会有我后来的稿件变成铅字见诸报端,没有一篇虚假新闻。是那篇被“枪毙”的稿子鞭策我走上了我挚爱的新闻路,并将一直走下去。  相似文献   

19.
怎样才能把新闻写得别具一格,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那么一点味道来?正如其他形式的文体写作一样,没有定规成法,唯有根据内容的需要,寻求最能表现它的合适贴切形式。《兵过中原》(见《解放军报》1996年11月27日第二版)见报后,在报社内外多有褒词,认为文章删繁就简,用心脱俗,给人一种别具一格的清新感觉。一篇新闻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说明它确有一些独到之处。好在哪里?作为直接处理这篇稿子的版面编辑,不揣浅陋,在此尝鼎一高,就教于行家大方。这篇报道除开编者按,只有sop来字,应该说是一篇典型的“豆腐块”。然而,区区…  相似文献   

20.
泓泉 《河北广播》2007,(2):38-39
在刚刚结束的中广协全国城市广播2006年度好新闻评比中,河北电台生活广播四篇参评作品再一次全部获奖,其中《女子打井队唐山省亲》全票荣获一等奖,另外两篇作品获得二等奖,一篇获得三等奖。2007年创优工作,生活频道又一个开门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