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英国都铎王朝的税收与财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军事和行政开支 ,英国都铎王朝历代国王打破中世纪封君封臣制度的束缚 ,采取增加新税种等敛财手段扩大财政收入 ,不仅促使英国税收结构发生变化 ,而且导致税收原则和税收理论的突破 ,为英国建立近代国家财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英国国王的财政特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世纪英国,根据封君封臣制度,作为全国最高封建主的国王享有一系列财政特权,包括郡包租、特别协助金、继承金、监护权和婚姻权、王室森林区收入等,它们每年都为国王带来大量的收入。从13世纪后期起,随着动产税和关税的征收,税收在国王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国王逐渐放弃了一些财政特权,但是国王的一些财政特权直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才被有条件地废除。  相似文献   

3.
中古英国税收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古英国国王正军事和行政开支不断增长的压力下,突破封君封臣制度的束缚,寻找税量更大的税收,从而导致英国税收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国王财政自理原则是英国基本赋税理论的重要内容.尤其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它是议会约束国王征税的重要依据.一些学者依据都铎王朝中后期税收方面出现的某些变化,提出此时国王已经突破国王财政自理原则限制的观点.本文则借助大量事实和数据,在定量地分析了这个时期议会税收入和战争支出的基础上,证明都铎国王仍然遵守着国王财政自理原则.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时期 ,为了满足财政需要 ,英国国王经常进行借款活动。从借款对象看 ,国王的借款分为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国王借款对象的变化 ,折射出中世纪时期英国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社会形成一种特有的二元结构,即代表王权的国家和代表神权的教会同时并存,它们之间的权力争夺深深影响到整个中世纪的社会发展形态。始于16世纪的英国宗教改革,彻底变革了英国社会的统治权力格局:世俗政府首脑国王成为英国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最高掌控者。宗教改革对英国大学与世俗政府关系状态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封君封臣制度是中世纪封建制度核心制度之一,它与一并构成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内涵。该制度下,封君主要以封臣提供数量不等的且自备武器装备的骑士为条件向封臣分封土地。英国的封君封臣制度由法兰西地区传入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赵国封2始于赵襄子,至惠文王和孝成王时达到高潮,赵国封君可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开始是局限于宗亲范围之内,以“亲贵受封”为特点,以后扩至异姓功臣甚或幸臣,以“计功受封”为主流,赵国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对封君严密控制,封君的权力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讲,都被严格限制,难以形成与国家对抗的势力,封君成为国君中诱使将相大臣为之尽心效命的一枚香饵。  相似文献   

9.
英国安茹王朝是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通过构建国家行政体系实现“跨海而治”,基本上奠定了后来英国政治发展的大框架.安茹王朝时期英国的国家行政体系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中央行政体系和地方郡区制.中央行政体系大致有国王、国王政府、议会等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议会的产生、确立、发展是中古西欧政治制度史上的大事.安茹王朝时期王权主要通过郡区制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统治.  相似文献   

10.
英国国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质询权、国事调查等诸多权限,其中财政权是“最古老的权力”。它在国会中有特殊且重要的地位。 财政权的主要内容是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方案,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特别预算、预算变更等。所以也叫财政监督权,或叫预决算议决权。 有些学者认为国会通过的预决算方案具有法律效力,所以财政权也是立法权。当然,无论何种划分方法都不影响本文对英国会财政权确立过程、转移趋势、特点及作用的探讨。兹缕述如下; 一、下院财政权确立过程、变化模式及原因 英国的中世纪国会确立以前,财政权和王权之间就已发生了分离:国王不能简单的以行政命令行施征税权,而是要在征税前征询各郡、自治市代表的意见。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封建原则“国王靠自己养活”,国王只是最高一级封建主,王室开支均由其领地收入供应,“国王向其它地方征税也常常引起争议。”由于历史的延续性,这种政治习惯对后来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1215年制订的《自由大宪章》规定“凡在上述征收范围之外,予如欲征收贡金和免役税,应用加盖印信之诏书送各大主教、主教、住持、伯爵,与显贵男爵,指明时间与地点,召集会议,以期获全国公意……”,为以后国会财政权奠定了法律基础,被认为是“近代国家议会通过国家预算的  相似文献   

11.
英国法律传统与中世纪地方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素有“地方自治之家”的称号,这应当追溯到中古时期的英国社会生活。在英国,国王利用普通法对地方社会进行管理,同时地方政府在处理地方公共事务上事有较高程度的独立性。形成中古英国地方社会自治的原因与其法律传统密切相关。英国的法律传统在本质特征上体现着权利的概念,保护着主体的权利。中世纪英国地方社会的自治制度莫定了近代英国地方自治政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如果企业在所得税申报中也发生差错,则应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数计入“递延税款”科目,如果企业在所得税申报中未发生差错,则应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数计入“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在应付税款法下,如果企业在所得税申报中也发生差错,则应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数计入“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如果企业在所得税申报中未发生差错.则应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数为零,无需调整“递延税款”或“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相似文献   

13.
泰伯是周太王的长子,周文王父亲的长兄,在商周嫡长制的历史条件下,他以弟贤侄圣,远避荆蛮,而将大位让给了三弟,孔子赞其行为至德。历十九世吴国渐强,而季札复以三让而致国乱,历两世而国灭。历史的经验值得重视,文章就泰伯三让与季札三让进行分析考证,在大量阅读史料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泰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度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的封建社会是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基础上直接演成的,在泰国的封建社会出现之前.今天泰国这片土地上并没有经历过一个奴隶社会的历史时期。在泰国的历史上,封建制度的基础是一种土地国有制或王有制,最高土地所有者被认为是国家,而国王就是国家的人格化。在土地王有的前提下,国王自己直接占有着一部分土地,其余土地则以分封的形式分赐给为国王服务的大小领主。这就是泰国早期历史上的“食邑”制。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泰国的封建关系为一套更具体的“萨迪纳”制所固定下来。不过,尽管土地占有形式在不同时期略有差异,但在泰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以土地王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关系的基本特征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有限王权是中世纪英国一个重要的政治现象.古老的日耳曼传统是有限王权的历史根源,法律至上的制度与观念是有限王权形成的基础,教俗二元权力体系是有限王权的根本保证.从这三个方面剖析这一重要的政治现象及其原因,有利于加深对英国政治文化传统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丘浚把天当作最高主宰,强调“神道设教”,一方面肯定阴阳灾异说,另一方面又否定符谶说,这很少见。丘浚抨击佛道二教,无论是在精英文化还是在大众文化,都试图要消除佛道的影响。但丘浚与不少隐士、道士及僧人都有交往,留下不少诗文唱和,其中既有对佛道的批评,又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7.
按照西方中古赋税理论,国王征收赋税须取得纳税人同意.与此不同,中国古代帝王征收赋役无需征得民众的同意.然而,为了有效地统治社会,历代的帝王、官僚及文人们为证明皇帝征税役权的合法性作了大量的解释和说明,由此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赋役基本理论,即"皇帝家天下论".西方赋税基本理论中的"同意"原则是以强调纳税人的权利来限制国王的税权,使赋税公平,从而实现公共利益.而中国赋役基本理论力图证明皇帝具有天经地义的征赋役权,是以牺牲全社会的利益来满足皇帝一家的私利.中西赋税理论的巨大差异是由各自的社会状况造成的.具体来说首先取决于征税者与纳税(役)人的身份及力量对比,其次则是由于中西文化及社会普遍观念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论儒学的价值结构及其现代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治文化的视角考察儒学,提出儒学的价值系统呈“三层次结构”。其中,君权至上是核心,决定着儒学理性思维和价值选择的主导方向;父权至尊是君权至上的社会保障机制;伦常神圣作为价值中介,使君权至上与父权至尊得以相通互补,而且具有了可操作性。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儒学的“格式塔”学术模式,辨析了儒学的理性与合理性问题,认为儒学的现代命运远不像现代新儒家们讲的那么乐观,复兴儒学难免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9.
在中世纪西欧的庄园制度中,对土地的经营与管理方式随西欧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中世纪早期,领主与佃农以划分份地和劳役要求为基础形成经济和社会关系;租佃制兴起后,领主不断将自营地划分小块租与佃户,收取货币以维护稳定的经济收入.货币关系介入土地经营是社会结构演变的结果,也促进了领主与佃农收益状况及经济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