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雨薇 《家教指南》2006,(2):29-30
调查显示,注意力差,容易分心名列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之首。6岁前是培养宝宝注意力的关键期,应该从0岁开始抓起。如果家长在这个阶段不关注宝宝注意力的培养往往会造成宝宝认知效率低下,性格浮躁,情绪不稳定,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夏艳 《考试周刊》2012,(61):192-193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重要工具。学龄前时期是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学校与家长要重视对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培养,共同携手,让学龄前儿童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由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幼儿园第一线教师组成的课题组,通过近两年的针对家长的科学的家教观念和融洽的亲子关系与培养孩子良好个性形成之间的关系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良好个性的培养需要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并在大空间里通过长时间的、带着积极情绪的活动体验中逐渐形成;良好个性的培养不但需要学校教育,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没有正确的家庭教育,孩子良好个性就难以形成;孩子的教育关键期在学龄前.亲子和谐活动对于儿童良好个性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学龄前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早期阅读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的有效刺激物,它通过图文并茂的视觉材料,给儿童以积极的刺激,从而加快大脑的发展和成熟,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那么作为孩子的家长,该如何指导儿童进行早期阅读呢?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很多人开始重视儿童关键期。但是事实上人们对儿童关键期的认识和把握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有:家长对儿童关键期的误解;社会早教机构对关键期教育的盛行;学校本身对于儿童关键期教育的盲区。于是我们要明确怎样正视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什么样的教育对关键期的儿童最适合。  相似文献   

6.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脑生理、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语言发展经过几个明显的质变:2岁以内是学习本国语言的关键期;2-3岁是口语发展的质变期;4-5岁是口语发展的第二个质变期,也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5-6岁是掌握词汇能力的关键期.为了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跨世纪人才,适应开放性社会的要求,努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引起广大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对河南省四个城市共289名学龄前普通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学龄前普通儿童的家长对幼儿园融合教育持中立态度,隐忧融合教育给幼儿带来消极影响;家长的身份、经验以及幼儿的残障类型是影响学龄前普通儿童的家长接纳特殊幼儿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家长对融合教育的接纳度,应以社区和幼儿园为据点,为家长提供了解特殊幼儿的机会;多渠道宣传融合教育的积极作用,建立学前融合教育的信心;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为试点幼儿园融合教育的实施创设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抢跑"本指在运动会上,发令枪声未响,运动员就已经跑出去了。现在学前教育就存在这种情况:学龄前儿童本不该学的东西,要提前学;学龄前儿童本不该做的事要提前做。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们还乐此不疲。学龄前儿童"抢跑"的主要表现:1.文化知识孩子们不但要认识拼音,还要让孩子写;孩子们不但要认识汉字还要写汉字,有的还让孩子们组词造句;有的学龄前儿童都能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还有的学英语,说简单  相似文献   

9.
道德情感教育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小学低年级是学生情感教育关键期.把握儿童情感教育关键期,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情感是低年级品德教育的关键.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主渠道.如何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把握儿童情感教育关键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笔者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实践,归纳了三方面策略:以儿童生活层面为依托,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以活动为载体,由外化向内化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学前教育是儿童心智系统和神经系统得到迅速发展的最重要的时候,也是儿童发展智力和潜力的关键期。学前教育对儿童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对儿童实施有目的性、有规划性的教育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对学前儿童注意力的培养方面。本文主要概述学前教育应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的方法手段以及注意力的相关特点,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薛莉 《南平师专学报》2007,26(3):141-143
培养儿童的情商是一条通往成功教育的途径,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在3、4岁时是情商发展的关键期,如果能在儿童情商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期进行培养的话,必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孩子出生以后,家长把握时机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丰都县是一个方言氛围十分浓厚的地方,丰都人说普通话会受到复杂语言环境的多重影响,而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学龄前儿童,其语言的发展与生长环境的关系则更为密切。他们在学习普通话语音时,在声母、韵母、声调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语音偏误。调查发现,造成偏误的因素主要有儿童生理和心智发展不完善、母方言干扰、语言态度消极以及社会支持欠缺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1.把握好学龄前儿童生理与心智发育的关键期;2.家长主动承担起幼儿学说普通话的责任;3.教师积极转变语言态度,提高普通话教学水平;4.社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对丰都地区学龄前儿童语音偏误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普通话语音学习的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为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和语言水平提升提供借鉴,为提高重庆整体普通话水平,推动语言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但活动过多,注意力涣散,影响自己及他人的学习、行为、生活的多动症却令家长和老师烦恼。那么,如何区别儿童的好动与多动症呢?家长可以根据以下几条进行判断: 1.动个不停;2.容易兴奋和冲动;3.爱打扰别人;4.做事有头无尾;5.坐不住;6.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随环境转移;7.好大声叫喊;8.提出的要求必须  相似文献   

14.
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是爱心培养的重要时期和关键期.应从小对孩子进行"爱"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其懂得"爱"的高尚情操.爱心的培养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开始的,也是在家长和老师的诱导和熏陶中培养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0-3岁是人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期,家长、父母在重视对孩子身体保健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孩子的心理保健。心理保健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满足孩子各种合理的需求,培养儿童积极的情绪;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丰富、适宜的环境刺激,发展儿童的动作能力和语言能力;客观对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  相似文献   

16.
孩子长大后能操一口流利的外语,是许多家长的殷切期望,也是当今社会流行的一种培养孩子的“时尚”想法。在儿童学习外语最佳起始问题上,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探讨,如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脑神经学等等,比较引人关注的说法是外语学习在年龄上是否存在“关键期”和“敏感期”,而多数学者认同的观点是:在儿童的母语学习上,语言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关键期”,而对外语的学习上无所谓“关键期”,也就是说,“关键期”理论只适用于儿童的母语学习方面;而对于儿童外语学习来说,存在一个效果相对较好的时期,也就是“敏感期”,认为在这个时期内…  相似文献   

17.
学龄前儿童处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浸入式教学模式是目前比较适合学龄前儿童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从师资力量、环境创设和家庭参与等方面探讨了浸入式英语教学这一模式如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充分应用。  相似文献   

18.
要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力,主要的教育力量应该在家庭。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可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操之过急,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在每一项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进行教育;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找到"最近发展区",家长可以在孩子的某项能力即将到来的时候,设置一些小游戏,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各阶段父母培养儿童创造力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学习品质能反映儿童自己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倾向、态度、习惯、风格等.研究采用观察法对城乡20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等级评定,发现5岁~6岁的学龄前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总体水平一般,城市与农村儿童在好奇心与兴趣、主动性、注意力、反思与解释四个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3-6岁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是语言飞速发展、培养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期、敏感期。通过对滁州市三所幼儿园亲子早期阅读的情况调查,我们了解到部分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发现:家长对早期阅读概念的误区、阅读环境和材料的不足、缺乏正确的阅读引导方式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加强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科学性:首先要普及早期阅读的专业知识;其次就是加强学前教育机构、政府等对早教机构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