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经济学通过创造与实际经济相似的环境,依靠实验测试来验证已有的经济理论或者发现新理论,基于实验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这门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微观经济学的风险偏好原理为例,通过实验目的、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的阐述,探究了实验教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过程。研究表明:参与式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经济学的魅力,在更加牢固地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经济学的热情,取得了远比传统课堂传授式教学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淳  于泽  李彬 《教学与研究》2005,4(4):54-59
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主要分析了确定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但是,经济环境的一般特征具有不确定性,对不确定性的分析直接关系到经济学对经济现象本质的认识。此时,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理论奠定了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更为一般的个体行为基础。对风险偏好以及概率的分析是不确定性条件下选择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本文试图说明风险偏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从风险偏好的角度说明不确定条件下选择理论的现代发展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邮轮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决定了邮轮市场能否从新兴市场走向健康稳定市场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和测度中国邮轮旅游者对邮轮旅游产品的偏好成了最为关键的问题.在对国内外旅游产品偏好测度方法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选择了脑电图方法来测度、预测和解释邮轮产品的偏好问题.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功率谱密度和微分熵特征能够对邮轮产品偏好进行准确的预...  相似文献   

4.
偏好为经济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等领域广泛流行的概念。不同于信念、态度、抱负和激情,偏好作为个体相对稳定且被合理化的心智模型,与其日常可观察的行为事实间有着更为直接的关联。大学教师的职业选择、工作角色以及风险选择偏好的形成与变化,固然有其个人禀赋如智力、人格等生物学基础,但更受制度政策、学术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偏好本身为一个中性概念,无好坏之别,对大学教师偏好结构与形成机制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为真切地透视学术界众多现象背后的深层动因与诱因,为实证研究提供基本依据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5.
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三十多年来,独生子女群体一直备受中国社会关注,并形成了负面的刻板印象。近年来,随着数量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逐渐进入劳动力市场,社会对独生子女群体的刻板印象进一步转化为劳动力市场上所出现的对独生子女的偏见甚至歧视态度。但到底独生子女群体经济行为有何不同?迄今为止,经济学界对此研究甚少。Cameron等(2013)在Science上发表的研究是目前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经济偏好和行为的唯一经济学研究。本研究首先对Cameron等(2013)的研究方法及其对所发现结果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而在该研究基础上,采用了与之不同的抽样方式,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人群开展系列实验,在控制性实验条件下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风险偏好、时间偏好、亲社会的合作行为以及反社会的侵占、报复行为,试图识别在多种行为上两类人群间可能存在的差异。研究通过比较同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有效控制了因年龄差异而可能导致的系统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本研究所涉及的个人独立决策的风险偏好和时间偏好,以及与其他博弈者策略互动中的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一结果在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因素的多元检验中仍然一致。本研究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相关经济行为上的比较,以及如何认识了解独生子女群体提供了新的证据。对独生子女在劳动力市场的偏见需抱有谨慎态度。带着偏见面对劳动力市场上的独生子女会扭曲市场,并影响劳动力市场上的正常公平的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公共品需求理论并没有考虑公共品需求曲线的具体推导。事实上,由于和私人品性质的不同,公共品需求曲线的推导也与私人品需求曲线的推导不同,并且要复杂得多。因此,必须在充分考虑偏好表露、偏好甄别、偏好表露激励、偏好传导和预算约束等环节的影响后,运用基本的经济学方法,才能够大致描绘出一条一般的公共品需求曲线。  相似文献   

7.
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在前景理论中指出了问题的“框架”会影响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在随后的三十多年中,国内外关于框架效应的研究层出不穷,分别在框架效应的种类、理论、与框架效应相关的个体和社会因素,以及框架效应的应用领域等各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和<论辩篇>中提出了关于"偏好"的理论.本文从现代偏好逻辑的观点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偏好理论,作者认为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强偏好"和"无差别偏好"等概念,提出了"强偏好的完全性"、"强偏好的不对称性"、"强偏好的换质位"以及"强偏好的合取扩展"等等原理.作者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对现代偏好逻辑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9.
作为经济学发展的前沿之一,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之上的合约激励理论在近年来开始将一些行为心理因素引入标准委托-代理分析框架,设计非对称信息下的激励合约,逐渐形成了基于社会偏好的行为合约激励理论。公平偏好作为重要的社会偏好之一,被博弈实验证据反复证明具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而基于公平偏好的激励合约对于实际合约亦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意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补充和修正了经典合约激励理论。  相似文献   

10.
风险态度和个体教育、就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是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国外关于个体风险态度问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结论,理解风险态度在教育决策和劳动力市场选择中的重要性,为更好地思考风险态度对教育决策的影响,为个人教育、就业选择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