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文化图式在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式是存储在大脑中的背景知识结构,文化图式是关于文化的背景知识.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译者尽可能多的储存文化背景知识并充分激活内化在大脑中的文化图式,会使翻译理解更快更准确.文章将图式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之中,从文化图式对应、文化图式冲突和文化图式缺省三个角度来分析文化图式在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图式是存储在大脑中的背景知识结构,丈化图式是关于文化的背景知识。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更是丈化的翻译。译者尽可能多的储存文化背景知识并充分激活内化在大脑中的文化图式,会使翻译理解更快更准确。文章将图式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之中,从文化图式对应、文化图式冲突和文化图式缺省三个角度来分析文化图式在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刘昂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2):182-183,186
图式作为认知心理学的范畴,强调大脑中的图式对信息储存和处理,再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经历有机的组织起来的一种认知功能。研究图式理论在翻译理论及实践的作用可以为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之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文章从图式直译模式、图式解释模式、图式融合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在图式缺省,特别是文化图式的缺省语境下,英汉语言翻译转换中如何在积极接受源语文化的同时,保持的语文化的特性,从而实现语言文化间的流、融合与共生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图式理论的概念,探析原文与译文间存在的图式关联,深刻解读翻译的两个过程——理解和表达,阐释知识图式对译者的影响,及语言图式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特点,并对翻译的语篇性进行研究,理解语言的意义在知识图式和语言图式中的相互转化,为翻译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文化期待图式有三种类型: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语法图式。中西两种文化期待图式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运用图式理论导入文化有四种方法,即:导入背景文化,丰富知识网络;激活现有图式,整体把握语篇,加强思维比较,改变叙事视角;适当取舍信息,力求图式重叠。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图式理论出发探讨文化图式这一概念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进而指出在翻译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和文化图式的建立,切实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图式指的是关于文本以外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结构性知识。文章在介绍图式与图式理论的基础上,阐释了文化图式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并详细论述了完全对应法、交叉整合法和零对应法三种翻译策略在诗歌文化图式翻译中的应用,旨在寻求更有效的文化图式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对语言研究以及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这一视角并结合一些译例来探讨图式对翻译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积极作用及启示。翻译实践表明,译者的图式知识有利于译者对源语图式进行解码,并有利于其利用目的语图式对译文进行再编码。因此,译者应不断丰富自己的图式知识。  相似文献   

9.
图式作为人们从自身的经历中获得的一种背景知识,在翻译的理解和表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商标翻译在商品打入国际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了认知图式理论在商标翻译中的应用,并指出通过采用不同的翻译手段来消除认知图式差异所带来的理解障碍,才能有效进行商标翻译,打开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0.
图式形成于对外部世界的信息处理过程中,是世界知识的精神结构。中西方受众不同的图式要求高校网页翻译以受众为中心,保留对应图式,化解图式冲突,填补图式缺省,从而将源语所承载的信息最大限度传入译入语中并有效影响受众,实现高校外宣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1.
宗教习语翻译的异化和归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于宗教文化的习语,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渊源,常引起丰富的联想.翻译时除了应当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形象比喻、丰富联想及文化特色.异化和归化的争论由来已久.通过回顾我国译界就这两种翻译方法争论的历史,研究源于宗教文化习语的翻译方法,总结出好的翻译应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英汉熟语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熟语翻译要处理好语言与语境的矛盾,既要译出原语熟语的形象、喻义,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所以在将英语熟语译成汉语时,要采用直译法、套译法、借用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13.
英语习惯用语既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 ,同时其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其翻译好坏对整个译文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译者除了需要忠实地表达原文习惯用语的意义外 ,还应尽可能保持原语言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以及其民族、地方特色。作者结合丰富的实例 ,介绍了习惯用语英译汉中的三种主要技巧 :直译法、汉语同义习惯用语的套用法以及意译法  相似文献   

14.
由于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同一动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就可能出现差异。因此,在翻译动物习语时,不能望文生义,应该根据所给的语境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才能正确理解动物习语的涵义,领悟异国文化内涵。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包含动物名称的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现象加以剖析,试图说明归化和异化在文化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习语翻译中人们往往想当然、望文生义,而导致译文貌合神离。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化熏陶不够,或受汉语文化影响,翻译时不假思索。因此,要避免翻译时望文生义,就必须了解英语习惯用语的来源,熟悉习惯用语所源出的宗教神话、历史人物或事件、文学作品、风俗习惯、动物习性、民间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以及寓意深刻的谚语等。  相似文献   

16.
英汉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翻译要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仅要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喻义,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从语用的角度出发,着重论述了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因而都有很丰富的习语。但在习语的相互翻译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本文旨在就汉译英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试作一番探索,针对不同原文,我们可以使用的翻译方法有:一、直译;二、意译;三、套译;四、节译等等。  相似文献   

18.
汉英习语翻译中的文化意蕴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习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而形成汉英习语语义的不对应性,阐述了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汉英习语指称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对应性;分析了汉英习语互译过程中所出现的几种翻译错误,强调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因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作为语言精华的成语更是沉积了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而文化差异使成语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困难,本文针对不同的文化现象说明了英汉成语互译中的几种常用译法。  相似文献   

20.
现今的翻译已经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迁移,而且还是文化的交流。根据英语习语所在的具体语境,在文化层次上来探讨英语习语的翻译;论述了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并总结了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强调最大限度实现译入语和源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