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国戏曲文化传统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型进程中,齐如山从戏曲本体和艺术实践出发,通过半个世纪的戏曲研究历程,逐步廓清了中国戏曲改良的走向脉络,最终形成了更贴近中国戏曲艺术本质的中西戏剧融汇论.  相似文献   

2.
深州老丝弦是活跃在深州东安庄乡西辛庄村的全国稀有剧种,属于具有文化特性和民族文化渊源的口传心授戏曲文化遗产。它的主要曲调是"河西娃娃调"。传承和发展老丝弦,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近代戏曲批评理论是中国戏曲批评理论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概念认知的角度首次正式对戏曲的概念范畴进行了严格而精确的界定.它一方面继续丰富、充分完善古代戏剧学曾讨论过的各种命题,一方面勇敢开拓陌生的戏剧学领域、大胆创构严谨的戏剧学范畴,在对古代戏剧学丰硕成果进行全面总结的同时,也着手筹建近、现代戏剧学的坚固体系.近代批评家对戏曲发生、发展、繁盛、哀微的探寻和描述大多立足于进化论的观点,王国维、吴梅和齐如山都是这样,此使近代戏曲批评理论弥漫着实事求是的历史精神和朝气蓬勃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戏曲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的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拥有几百个剧种、多达上万个剧目的戏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在广大群众之中。正是由于戏曲表达了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载歌载舞,说、唱、表兼重的戏剧形式,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戏曲是演给人看的,戏曲的创作演出应当为观众而存在,失去观众,戏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戏曲创作必  相似文献   

5.
云南戏曲谚语总结并保存了大量戏曲艺术经验,记录了观众的戏曲接受心理和戏曲观、反映了云南戏曲的演出习俗,具有鲜明的边疆地域特色.云南戏曲的内容主要由戏曲艺术经验总结、表演习俗、观众评论组成,特别在戏曲谚语中表现出以德为先、惩恶劝善、情为主导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是一部简化了的云南戏曲史,对研究中原主流戏曲文化对滇剧及云南少数民族剧种的形成演变、滇剧及云南少数民族剧种的发展变化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国华 《红领巾》2005,(6):39-43
花木兰舞台艺术的演变有其独特性.它是断续的,有较强的时代性.以花木兰为题材的剧作,在舞台上的演出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形成了不少精品.花木兰舞台艺术在演中变,不同时代、不同剧种、不同演出团体的演出呈现不同形态.这就是为什么尽管花木兰形象反复再现在舞台上,但对于话剧、戏曲等来说,花木兰是永远的且是不一样的花木兰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戏曲剧种。据资料统计:我国共有各种地方戏曲总数多达360余种。各地都有自己本土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每一剧种都是按照自身的体制和特色加以创造、改编,然后用通俗的地方方言来演绎。这些剧种在几千年的艺术长河中孕育了自身的文化特色、戏曲风格,继而使人们从戏曲中看到了当地的文化内涵及艺术风格。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艺”。  相似文献   

8.
晚明吴越风俗与戏剧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吴越地区的戏剧演出与戏曲创作一样 ,都因文人的参与而呈现出繁盛景象。这一地区的市民文人 ,在民俗节日的娱乐活动中展开戏剧传播 ,扩大了戏剧的影响。他们面向民众组织戏剧演出 ,展示艺术才情 ,影响戏曲的创作、表演和欣赏 ,进而使文人戏剧成为风俗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戏剧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优秀的代表之一,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300多种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戏曲剧种,其成就和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所以,普及戏剧知识,熟悉戏曲名家的演唱风格,欣赏精彩的戏剧片段,并了解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使戏剧的娱乐和教育功能得到发挥,并使戏剧形成产业化,对于提高国民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传承中华文明显得尤为切要。  相似文献   

10.
天津近代戏剧艺术产业化初探--以茶园戏曲经济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戏剧艺术在近代的文化产业化过程中特别引人注目,而以茶园为形式的戏曲经济又更具有典型意义。茶园的兴盛与衰落,与天津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茶园的经营与管理,与近代天津人的娱乐消费文化品味和对名角的追捧方式相一致,由此而形成了约角人、经励科与总管、集资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使戏曲这一艺术形式的产业化得以实现,近代的天津也便成为著名艺人和各种艺术形式产生的摇篮。但天津茶园戏曲艺术的产业化过程,又不能不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20.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