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枢纽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城乡二元产业结构,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条重要途径便是强化城乡产业联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化、现代化。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为农村农副产品规模化经营提供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工业化、现代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枢纽。  相似文献   

2.
随着2013年国发2号文件的颁布,贵州迎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程度较深、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城镇化进程缓慢、城乡区位条件差异显著等因素,导致贵州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日益突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发展停滞及农民增收困难,成为贵州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统筹贵州城乡经济发展,提出加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破除贵州城乡二元结构、推进贵州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加快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等策略,以期能为贵州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制定科学的发展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南省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不适应工业化的发展、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亟须从生产要素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市场一体化、公共资源配置一体化等方面入手,找准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加快推进河南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差别不仅没有缩小,还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在相当程度上就是由于以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明显滞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途径是要着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基层民主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安徽农民外出务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外出务工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但是,农民外出务工也带来不利影响,如导致人才流失,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留守问题",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大城市病"的困扰。因此,应协调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城乡不和谐是社会发展最大的不和谐,城乡失衡主要根源于城乡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这会直接滞碍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城乡产业一体化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基础和支撑;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承接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学习型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社区化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学习型农村建设为导向,走农村教育社区化发展路子,努力建构服务广大农村全体居民的农村社区教育体系,这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解决“三农”问题,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学习型农村建设为导向,走农村教育社区化发展路子,努力建构服务广大农村全体居民的农村社区教育体系,这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唯一出路。论文通过对郑州市城乡一体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为促进郑州市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提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村经济结构、农民生活和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革,形成以工业为主、以集体经济为主、以市场经济为主的亦工亦农,亦城亦乡新格局.无锡乡镇企业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和支柱,成为解决社会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重要途径.发展外向型经济,是苏南乡镇企业面临的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产业是低龄健康的老年人从生产、经营和服务方面满足老年人衣、食、住、用、行等方面需求,从事的各种产业的总称。农村老年人“活到老、做到老”,农村老年产业劳动强度弱,与农村当地自然资源联系密切。农村老年产业发展存在资金无保障、缺乏必要技术支持、组织领导机构缺位问题。农村庭院产品种植、加工业,农村传统“女红”手工品制作、家政服务、餐饮、“以老养老”的养老院等服务业,都是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措施。慈溪市从实行统筹整合资源,抓好培训创新模式,加强建设提供保障等方面提出新型农民培训的策略,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突出位置,进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城镇化影响中国发展前景,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摆脱以往城镇化造成的土地浪费、缺乏规划、城乡隔阂、资源环境破坏,使两者和谐统一。通过生态美好乡村在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利用阜阳特色农业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产业与城镇化一体布局,从粮食主产区变为江淮大厨房,为社会提供安全、高品质的食品,完成农业大市到农业强市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落后和城乡差距的扩大化,主要表现在公共产品的落后和差距上,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理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出发,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农民的需要;以全面、协调发展为原则,逐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和维护体制。  相似文献   

16.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必要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转变的决策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打破“三农”问题产生、存在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要求;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三农”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他不仅充分肯定了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做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著名论断,提出了要按农、轻、重的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方针,而且创造性地提出先合作化、后机械化、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新道路。同时,他高度关注农民的物质利益,强调要克服农村的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使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些探索虽然在当时并未完全实现,但对于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安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对安徽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发展中存在的制约性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作者认为调整安徽产业结构,需要建立正确的结构调整思想,实行非均衡发展的赶超战略,当前特别需要注重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社会需要基础,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旅游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促进作用。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必须做好科学规划、特色开发、农民参与、政府支持以及规范管理等工作,更好地解决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从而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乡风文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当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有助于提高农村资源的价值,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