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历史新教材中“小字”的使用赵一玲历史新教材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富有弹性。它采用大小字结合编排的方式,其中大字言简意赅,是教师必讲、学生必学的内容;小字则丰富活泼、在教学中不作要求,由教师自行掌握。这使教学要求层次更加鲜明了。然而教材的这种灵活性也...  相似文献   

2.
职高英语新教材所选篇目具有实用性,题材、体裁风格多样,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练习活动,话题更贴近生活,教学要求、教育思路都体现了实用性这一特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不是在为学习英语而学习英语,而是为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在作准备,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创造能力得到激活。这些都是旧教材望尘莫及的,但是同时我们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载体,在“改”、“删”、“合”、“补”四个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3.
和润英 《云南教育》2004,(23):37-38
中学语文开放性的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关键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教材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精心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通过各种“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第一步,读.新教材每个单元前编有“教学要求”,每篇课文前编有“学习重点”,这些原先只需教师了解、掌握的东西,现在交给了学生,相对说来增加了自学的透明度.自读时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不会出现无头绪、盲目读等现象.据此,教师先要求学生针对“教学要求”和“学习重点”粗读课文,而后又让他们围绕课文后面的“思考题”细读一遍,从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同时教师再适量补充些  相似文献   

6.
新教材新在哪里?笔者以为,新旧教材的最大之不同就是新教材对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现有的教材和设施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即“学会学习”和“善于学习”。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高速发展,教育教学在各方面不断改革.新教学理念也给教师提出新要求,即改变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主张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双自主”教学方法正是给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是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科学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对数学教学要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做数学”的过程。与此相对应的,新教材增添了一些实效性、趣味性较强的,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应用能力的章节,也给教师提供了设计的空间。但教材中毕竟还有许多一直就有的“传统章节”,与实际生活联系并不十分密切,属于抽象的纯数学。对于这样的内容如何处理,才能使之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这需要我们研究新理念,在教学中体现新理念,采用新方法,避免用新书却走老路的…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物新教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增强性,为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留下许多创新的空间。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如果教师课堂上还像以前篇篇掰开揉碎的“保姆式”、“填鸭式”进行教学,就很难完成新教材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方式,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造性的学习创设一个和谐的空间,使我们的课堂更充实、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新教材的出现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材观,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主要表现有: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改编、调整乃至增删、更换;教师自主开发教辅、教具;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再创造;等等.究意该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下面介绍的是本人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想法与做法。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试验修订本)·化学(必修)第一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在我省使用已半年多了,新教材的使用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的能力。由于新教材使用时间不长,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如:一些教师的观念还不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要求,教学方法陈旧;对新大纲、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把握不准,超纲教学、超课时教学等等。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谈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新教材的指导思想,熟悉新教材 教师们对人教社1995年版本高中化学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都感到轻车熟路。认为新教材不如旧…  相似文献   

12.
宋金伟 《中学文科》2006,(12):85-86
“活动”作为地理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紧扣正文,综合性强,使教材精简了大量繁琐的正文陈述,是教材的创新表述形式。它体现了课程学习的开放性。实现了教材的活化,同时,拓宽了学习空间,为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鲜活而又充满启迪意味的素材,满足自主和多样化学习的需求,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健全的个性。现结合对人教版新教材的实践,谈一下利用“活动”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作为实验区的数学教师 ,通过一年多的实验教学 ,我深有感触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实验教材 (北师大·七年级 ) [1] (以下简称《新教材》)作为课改实验的主要载体 ,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及“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 ,改变学科本位观念”的课程基本理念。《新教材》以人为本 ,特别是为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还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展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应用价值 ,满足了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及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要求。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改变传统单调枯燥的教育教学方式.实现由“被动接受教育”向“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模式转变已成为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特别是新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增加,这就更要求把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自主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策划与正确指导。课堂上,教师应当好“启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情感、智慧的火花,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愉悦空间;应当好“主持人”,控制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方向.为学生提供活动的充足时间.放开活动的空间;应当好“向导”.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学习,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基本技能和工具。  相似文献   

16.
2001年秋季起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化学》(以下简称“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总体感觉,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它要求化学教师必须进行一场教学观念的大革新,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有更高、更新、更活的教学立意,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对新教材的研学,我觉得教师应树立“六”种意识。一、要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与旧教材相比:①新教材注意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新教材增加了大量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化学史料和联系实际的知识,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和扩大学生的视野;②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物学必修新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共有26个,《教学大纲》将其教学要求划分为Ⅰ和Ⅱ两类.具体内容分别是:“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步骤,初步掌握有关的操作技能,进一步理解有关的生物学知识”,“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理解探索性试验的基本过程,初步学会探索性实验的一般方法”.高中新教材实验内容的更新和扩充及其教学要求的明确和提高,为生物学高考命题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依据.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生物学试卷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执政理念,也是“两课”教学的指导原则。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两课”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以人为本的前提;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实践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任务型教学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任务型英语教学要求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的英语交际打下基础。新课程结构要求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新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合作式学习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发扬了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真正使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使课堂达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良好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减轻学生在参加语言交际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心理,使之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