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满园春色话耕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燕群 《图书馆论坛》2003,23(6):236-238
1 群星烁烁 4 0年记得《图书馆论坛》“从业抒怀”栏目创办之始 ,常务副主编邹荫生已向我约稿。 2 0 0 2年 10月 ,邹副主编电话里批评我 ,不支持他的工作 ,几年来连一篇稿也没有给他。其实我很喜欢看“从业抒怀”栏目的文章 ,其中不少是我的老师和学长、以及有为的年轻人的经验之谈 ,许多精辟论述读后收益匪浅。只是越读越不敢下笔 ,因为和他们相比 ,我的工作与生活实在太平淡 ,此其一 ;虽然我已经工作了 4 0年 ,由于没有记笔记的习惯 ,我就像在一块土地上耕耘的农民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 ,心里只想着该种什么 ?怎样才能多收成 ?至于…  相似文献   

2.
老记者冯森龄今年已经六十四岁了。在他的身后,黑油油的土地拱起无数条田垅,从中,人们收割了稻子、苞米、高梁,拾掇了珍珠、玛瑙、钻石,获取了忠言、快语、激情……在夕阳那无限光灿的霞帔里,他的身影,是那样高大、那样浑厚、那样深深地震撼人的心灵。他倔强地凝视着碧蓝碧蓝的天空不管有没有闲踱的白云,不管有没有灵巧的游丝,不管有没有轻风和彩虹,他总象  相似文献   

3.
何平在10多年的新闻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追求、探索,以一篇篇日臻成熟的新闻佳作引起人们的关注,他的名字时常同党和国家一些重要活动及重大事件的报道联在一起,频繁地见诸中央和地方的新闻媒体,并多次在各类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特别是近年来,他独自或与人合作采写了一系列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力作,其中,《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殊获1995年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由于他的新闻业绩突出,新华社在1993年破格晋升地为高级记者,1995年又聘请他担任新华社新闻业务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成为当时全社最年轻的评委。1994年何…  相似文献   

4.
《默默地耕耘——记南铣同志二三事》是一篇回忆文章,作者以质朴无华的语言追述着往事,为我们勾勒出一位“老三联”的编辑家兼学者的形象:他的气质风范,他的道德文章,以及他对工作、对事业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周永年一生虽然在学术上有很大的成就,文章也冠绝一时.但由于他过分自谦,所以著书不多.<清史稿>称他"博学贯通,为时推许".桂馥<周先生传>说他"自谓文拙,不存稿,殁后无传焉."  相似文献   

6.
1950年初我在上海三联书店工作时,就知道丁景唐先生地下工作的革命经历和热情坦荡的人品气质。不久,我就奉调到北京工作,一晃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流失了。这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很有影响的文坛活跃健将,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专家,又是编辑出版界的前辈。虽然不曾谋面。但一直心向往之。这期间,我断断续续读过他关于鲁迅、瞿秋白的研究文章,和现代出版史的文章,以及思  相似文献   

7.
最早知道孙世恺的名字,还是在60年代初期。那时,在中学语文课本上,曾读到一篇记叙文——《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那简练的文字、清新的笔触就像一名出色的导游,把人们带进那座象征祖国尊严的宏大建筑物里。这篇文字便出自孙世恺之手。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每每读到孙世恺的新闻专著与理论研究文章,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真有“心向往之”之慨。国庆42周年前夕,借来京学习的机会,在东城区交道口菊儿胡同孙老师的寓所,我们拜访了这位久仰的新闻界老前辈。听说有客人来。白发染顶、中等身材、显得有些发福的他笑吟吟地从卧室出来,热情地招呼让坐。67岁的孙世恺是辽宁锦州人。他早年毕业于华北文法学院,曾就读于范长江任校长的北京新闻学校,后分配到新华社华北总分社。以后就长期在北  相似文献   

8.
郑晓梅 《编辑学报》2017,29(5):429-431
阐明书刊编辑对于标准的规定,不仅要知道应当怎样做,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要那样做(即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的原因;介绍探寻标准所以那样规定的理由的办法和途径;通过实例说明标准所以那样规定的“理由”.建议编辑同人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和交流,加深对标准条款的理解,自觉地学习并贯彻执行标准,不断提高编辑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镇平县黑龙集乡于河村农民宋嘉彬,今年六十八岁,仅读到高小,但是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写稿,二十多年来被采用上千篇。他还多次被评为省、地、县模范通讯员。一九六一年,嘉彬开始给于河村小学送报,一来二去,便热爱起读报来。他看到报上登载的东西,在自己周围也时有发生,就想着也给党报写点什么,但他文化低,经常提笔忘字。一天,他从一本书中了解到著名英国作家约翰·克里西年轻时有志于写作,得到的却是七百四十三张退稿条。尽管如此,他仍坚持不懈地写作,终于获得了成功。宋嘉彬从中受到很大启发。一九六三年秋天,他看到布德王村卫生所的大夫在乡间巡回医疗深  相似文献   

10.
现任河南省项城市人武部政委厉巍在这片新闻报道的“土地”上耕耘了二十多个春秋,还培育出了大批“桃李”,收获了累累“硕果”。1976年入伍的他,当过团报道员,军师宣传干事,军分区宣传科长。但无论干什么,新闻报道总是与其工作形影相随。他善于从工作中去发现挖掘新闻素材,用新闻报道促进工作的开展。1996年4月,一纸调令把他从军分区宣传科长的位子上调到了项城市人武部任政委。角色的转换,并没有使他手忙脚乱,而更使他如鱼得水。他利用手中的笔,大力宣场人武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典型,讴歌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11.
属于他的秋天——访著名作家李叔德杨东鲁杨向明李叔德还是那样一副普通人的模样,还是那样一双深邃的眼睛,还是那样热情、开朗、幽默、风趣、豪爽。约好采访他的早晨,他早早地等在路旁,微笑着迎接我们。采访李叔德始缘于他的2.4万字的小说《生死套》荣获全国纪念抗...  相似文献   

12.
周永年一生虽然存学术上有很大的成就,文章也冠绝一时,但由于他过分自谦,所以著书不多。《清史稿》称他“博学贯通,为时推许”。桂馥《周先生传》说他“自渭文拙,不存稿,殁后无传焉。”这非常可惜,假如当时桂馥等人能够为他及时览集,他的文稿未必不能传世。现在可以稽考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相似文献   

13.
由于编辑对他所编的文章最熟悉, 加上科技期刊的技术性强, 所以编校合一是一种好形式。为了弥补编辑自校存在的问题, 还应进行交叉校对。进入计算机排版时代后, 科技期刊应该向编排校合一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最美的行走     
她为了能一辈子跟着他,舍弃了健康;他健康却因为要搀扶她,腿也那样一瘸一偏,艰难缓慢地前行。  相似文献   

15.
四月的古城西安,杨柳吐絮,桃花绽红。我们应约沿雁塔路去一条小巷访问李沙铃同志。 早在50年代,沙铃同志就从事青年报刊的领导工作,后足迹遍布大西北,曾担任青海日报总编辑、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等职。在他主管省委新闻宣传工作时,我们常向他请教。这次我们专门采访他。他却谦虚地说,我年岁已大了,没什么可写的,要多报道那些年轻有为的同志。 沙铃同志放下手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安徽省灵壁县人武部,有一位“快笔才子”叫玛强,他从事新闻工作10多年来,先后有1000多篇新闻作品问世,其中获省以上新闻奖的就有50多篇。1986年11月,冯强高考因10多分之差名落孙山,可他怀着远大志向毅然报名参了军,来到北京军区后勤某分部。还是在新兵连时,这个不服输的小伙子,在严格训练空隙中写出了许多作品,其中《雪地上父亲的影》和《家里少了一张笑脸》就被十几家报刊发表,在当时还被官兵以手抄本收藏。在北京当兵的几年,他的节假日常常是泡在大小图书馆汲取营养,他把全部津贴都投资在买书上,有时为摘编书中精彩片断,…  相似文献   

17.
地山是我的最好的朋友。以他的对种种学问好知喜问的态度,以他的对生活各方面感到的趣味,以他的对朋友的提携辅导的热诚,以他的对金钱利益的淡薄,他绝不像个短寿的人。每逢我看见他的笑脸,握住他的柔软而戴着一个翡翠戒指的手,或听到他滔滔不断地讲说学问或故事的时候,我总会感到他必能活到八九十岁,而且相信若活到八九十岁,他必定还能像年轻的时候那样有说有笑。还能那样说干什么就干什么。永不驳回朋友的要求,或给朋友一点难堪。  相似文献   

18.
一他去年恰恰满50年编辑生涯,也刚刚进入古稀之年。在群星璀璨的文坛之中,虽然说他还不是令人瞩目的北斗,但他那闪烁半个世纪的光辉,也照亮了文坛几辈人跋涉的道路…… 44年前,在洛汀新婚之际,老舍先生曾写给他一首贺诗——洛浦汀(?), 人盟白首, 筠谿芳美, 缘结朱陈。短短的16个字,巧妙地将洛汀与爱人陈筠美的名字嵌容在其中。走进洛汀的客厅,一个精美的镜框嵌着这首诗会首先映入你的眼帘,它伴随着主人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是象征着洛汀与他妻子忠贞不渝的爱情呢,还是铭记着洛汀与老舍深厚而真诚的情谊?可惜这首诗已不是老舍的亲笔了,他  相似文献   

19.
前辈的苦涩     
陈四益先生是著名的杂文家,这本《臆说前辈》是他近些年对老师的回忆文字的结集。与一般的回忆文章不同,他更多地加入了对“过去的生活、遭遇和生存的环境”的思索。四益先生当过《瞭望》杂志的副总编,知道尺度在哪里,所以他的文字虽然犀利,却“了无痕迹”。  相似文献   

20.
李伟 《兰台内外》2011,(5):50-50
曹操具有政治家的品质,也具有阴谋家,就是流氓家的品质。在众诸侯争天下的时候,曹操是在玩天下,他不当皇上但是养皇上,他爱女人但爱的都是别人的女人。他看到一个好将军、好谋士就抱怨自己的孩子你为什么不能像他那样。所以,曹操是天下四分五裂时期可成就霸业的枭雄,但不是统一天下的最终成功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