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式,是思维的一种升华。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促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各种教学时机,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鼓励学生积极走向生活,丰富表象积累,培养丰富的情感。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紧紧抓住想象力培养这根主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与途径,多层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作文的王国里自由飞翔,写出血肉丰满、富有灵性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司瑞林 《甘肃教育》2014,(23):60-60
正初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拥有了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思想活跃,因此中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期。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改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的前提。要重视教学中的情感作用,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为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条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帮助学生开发想象能力;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提高想象力的方法并在学习中自觉运用;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管理模式,遵循注重实效、循序渐进等原则。  相似文献   

5.
张丽 《沧州师专学报》2010,26(1):130-130
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创新的教学改革,它从理论上、观念上都要求教师有一个新的开始。在教学中突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就必须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当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来完成。语文这一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有丰富的创新内涵,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是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由此往往导致教师是“眉飞色舞”,学生却“雾里看花”,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的前提.要重视教学中的情感作用,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为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条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帮助学生开发想象能力;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提高想象力的方法并在学习中自觉运用;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管理模式,遵循注重实效、循序渐进等原则.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是一门思维和逻辑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善于捕捉教学环节中每一个可创造的信息和机会,鼓励学生去思考,在广阔的知识范畴去发现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思维。因为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是创造力,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另外,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发展求异思维。因为求异对培养创新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首先从思想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心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的教育,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要拘泥于一种答案,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不只是创新教育的主导者,更是实践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形式到内容大胆创新,例如,在网页制作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出漂亮新颖的样文,应用一些新的技术,别致的构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新教育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创新性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使学生从创新的教育走向创新的人生。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在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肖新运 《考试周刊》2013,(89):74-74
初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要经历图形抽象、空间想象和直观推理的过程。为提高空间观念教学效率,教师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突出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李莹 《江西教育》2001,(6):44-44
修订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十分重视在习 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总要求”到“各年级要求”再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 题”中,四次提到想象力的培养问题。在习作内容上,指出要“写想象”;在习作指导上, 强调“鼓励学生幻想,写想象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它启示我们:要把训练想象 ,培养学生创造力当作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创新教育赋予 作文教学的重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 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俞小松 《学语文》2003,(6):36-36
一、教学目的想象 ,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 ,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创造性 ,所以康德说 :“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知能力。”可以说 ,丰富的想象力是衡量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的重要尺度 ,也是学生写作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但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本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让高中生了解想象的特点以及它在写作中的运用 ,并力图通过设计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开启思路 ,培养学生在写作时动用想象进行构思的意识 ,最终提高写作能力。二、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  相似文献   

11.
杜芳 《现代企业教育》2008,(14):229-230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实践“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想象力的训练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践从朗读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作文教学要从培养创新人才这一角度去思考,就要促进学生多写想象作文。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一、激励学生,让学生乐于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启发学生想象,启迪学生思维。上《黄山奇石》一文时,学生对仙桃石的来历说了很多:有的说是孙悟空到王母娘娘的蟠桃园偷吃蟠桃时掉下来变成的;有的说是神仙路过此地点化而成的……尽管有的想象不十分合乎情理,但孩子们有他们奇…  相似文献   

13.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是智力结构中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因素。加强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是一门想象时空极大的学科,在教学中更应抓住各种契机,采取各种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多年的实践使我感到,要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创新。本文着重谈谈自己培养学生“再造想象”的一些创新性尝试。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这些不利教学的局面?我认为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在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式,是思维的一种升华。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促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各种教学时机,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数学教学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6.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 ,它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也是成才的基本条件 ,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承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一、启迪学生丰富的创造性的想象力在已知事物和观念的基础上 ,努力去探索新事物和新观念 ,这种探索借助大脑对已知信息的加工、整理与推理创造出新形象能力就是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 :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创新首先需要的是想象能力。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让语文课成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沃土。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笔者根据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戴建国 《教师》2011,(21):105-10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如今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本文从四个方面浅析了物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各种物理形象来丰富物理表象;发展学生的时空想象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联想;倡导求异思维,激发想象。  相似文献   

20.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极其重要的智力因素。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在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它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阅读文艺作品只有借助想象,才能理解意境;作文时只有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使所写的内容具体、生动。想象力不是先天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发展和培养起来的。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想象力 阅读教学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