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苏少版小学五年级第九册教材《走进博物馆——非洲雕刻》一课,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欣赏,体会非洲雕刻粗犷夸张、节奏感强的艺术特色。对于大多数五年级学生来说,非洲艺术是一个全然陌生的艺术类别,怎样引领学生走近非洲雕刻,让他们充分感受非洲艺术的独特风格,成为这节课的关键所在。为此,我在教这一课时将比较运用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类比法,初步感受非洲雕刻的魅力。雕刻是为人们所钟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从远古时代的石刻、玉雕到古代的象牙雕刻、木雕,再到现代的街头雕塑,它是人们表达情感、满足宗教需要、叙述历史事…  相似文献   

2.
非洲雕刻艺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造型与制作上。它那夸张、变形与抽象的造型让世人大开眼界,制作的精巧使世人叹服。在非洲这个版块上,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气息。非洲人的宗教信念给非洲的雕刻艺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世人如雾里看花,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一个永久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上好《蔬菜雕刻》这一课,我要求四年级学生不但要带蔬菜来,还带上新鲜的水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去年我所带的是七年级5个班的生物课,在市教研室组织的全市质量抽测中,以绝对优势分别获得前五名,人均成绩81分。结合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最大的感触是:让学生爱上一门课,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下面就具体谈谈我是怎样让学生爱上生物课的。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堂五年级下学期的英语课。执教的教师是一位姓李的女教师。五年级的学生回答问题顾虑渐多、十白出错,所以课堂气氛有些沉闷。而李老lJ币的课却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进非洲》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意识,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通过让学生参与模仿敲击非洲鼓的节奏、学跳非洲舞蹈,体会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体验和感受非洲"鼓"和"舞"的艺术魅力。 3、通过对非洲鼓语以及非洲舞蹈文化的探索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教学片段:为了上好《蔬菜雕刻》这一课,我要求四年级学生不但要带蔬菜来,还带上新鲜的水果。  相似文献   

8.
教学片段: 为了上好《蔬菜雕刻》这一课,我要求四年级学生不但要带蔬菜来,还带上新鲜的水果.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段:   为了上好《蔬菜雕刻》这一课,我要求四年级学生不但要带蔬菜来,还带上新鲜的水果.……  相似文献   

10.
何兰 《教学随笔》2009,(7):10-11
教材分析: 《献给父母的爱》是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五年级是学生情感道德观念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父母亲情,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渗透感恩教育,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明祥 《江苏教育》2007,(14):110-110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释》一课,是属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一课,本课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处理这课关于“毛细现象”实验时,我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一:这是一位新教师的展示课,上课的内容是某版本五年级的"找规律"。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郭小丽 《成才之路》2011,(32):14-15
有一次,我们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五年级的“一课三上同说”活动,这节聚集了全体五年级语文老师智慧的公开课,在安排、设计上都颇具匠心。课上老师讲得声情并茂,甚至到每句话的安排、设置都恰如其分。课堂进行到学生渎书这一块时,却让课下听课的老师有一种压抑、窒息的感觉:每每遇到读书的地方,举手的总是那固定的两三个人,其他的学生则显出一副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神态,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师》2013,(1):52-62
一、上课教师说课 刘文明(四川省绵竹市天河小学):怎样让没有分数乘除法知识的五年级学生能理解“百分数”这一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百分数”是一个“率”?怎样让学生区分“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这一连串的问题便是我们设计这堂课的主线。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小数的近似数”一课中,如何让学生理解“1.50比1.5更精确些”,笔者认为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一难点,笔者尝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避免生硬的说教与推理,帮助学生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以下是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课业重,课余时间有限,这要求中学生美术课内容要当场完成,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要从课堂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各方面的兴趣,就必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地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透,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如一年级的树木素描虽系统化较强,但连续上该课,会使学生厌烦情绪增加;二年级的风景素描与水彩画也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 《请你认识我》原是广东岭南版《小学美术》一年级第五课的内容,教材本意是想让刚刚互相认识的小朋友通过书写自己名字和制作个性化的名片等形式,加深小朋友之间的印象及感情。我在这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电脑程序中的“画图”软件来书写自己的名字并掌握画图程序中各个工具的使用方法。由于考虑到一年级小朋友对于电脑操作还不是太熟练,对画图软件也缺少必要的认识,所以我选择了二、三年级的小朋友为教学对象。  相似文献   

18.
非洲雕刻以其简洁的线条、夸张变化的造型手法、古朴自然的表现形式以及神秘奇异的艺术风格.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与心灵震撼,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重视与喜爱。本期,让我们跟随曲昌顼女士的人生轨迹,走进她的非洲雕刻艺术之家——“非洲符号”。  相似文献   

19.
《卖木雕的少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7课)是我参加市优质课比赛的课文。这一次的备课与教学经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好课,是磨出来的!一、初次尝试,深感肤浅备课伊始,我快速默读了课文,非洲少年的憨厚、淳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为了让课讲得大气,也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说,我毫不犹豫地把这堂课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课中,小学三年级为少年儿童准备“金山画王”多媒体绘画软件。在教学中,教师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创作,大胆放手,可以让学生享受“游戏式”的艺术乐趣。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彩色背景和动画》一课为例我认为多媒体辅助绘画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