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溶解》是湘版《科学》教材三年级《奇妙的水》这一单元中的一课。观摩了几位教师的教学,出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学生对“溶解”这一概念的把握始终模棱两可,60%以上的学生认为肥皂不溶解,白糖不溶解,味精溶解,淀粉溶解。当学生判断的结果与教师的预设互相矛盾时,教师又没有办法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因为那肥皂、白糖颗粒明明还沉在杯底确实没有“藏”起来,你有什么理由让学生说它们在水中是溶解的?整个教学过程非常吃力。  相似文献   

2.
最近,班级里同学问取绰号的现象非常普遍,时不时就有学生向我投诉:“老师,XX叫我‘马屁精’。”“老师,XX叫我‘黑妹’。”“老师,XX叫我‘果冻’。”我又气又好笑,你别说,有的绰号还挺有想象力和创意的呢,可有的就太损人了,会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是严厉禁止,还是有效引导?我认真思考着。  相似文献   

3.
留言     
《初中生》2010,(1):64-64
你有话想对你的亲人、老师、同学或朋友说吗?你有什么祝福给他们吗?你有什么心愿需要许下?或者有什么话需要解释与说明?欢迎来我专门为你准备的温馨留言板。写下你最真实的心情(20字内)。请记住,我等着你哦!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二)——小小图书馆”一节.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生:(异口同声)喜欢!师:你们都喜欢看什么书?生:《十万个为什么》……师: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好孩子!这节课哪位同学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老师就把这些漂亮的书签作为奖品送给他.你们想得到吗?  相似文献   

5.
从小到大,我们沐浴过多少爱呢?数不清。你对一直疼爱、呵护你的爸爸妈妈表达过爱吗?今天回家做一件事,想一想爸爸妈妈怎么爱你的,然后跑到爸爸(或妈妈)面前,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我爱你!”实在不好意思的话,就写在纸上给他看。爸爸(或妈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试试看!哦,别忘了把整个过程记下来。让老师、同学一起来分享。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外甥所在的学校举行家长开放日,我作为代表应邀参加活动,听了几节课,其中有一节是阅读欣赏课《蝉》,课堂上有一个细节让我至今难忘。老师提问:“课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一位小个子男生反应灵敏,马上举手:“先仰(抑)后扬”。话音才落,全班哄堂大笑。老师即刻宣布“你错了!”又赶紧请其他同学回答。而那个同学呢?脸涨得通红,讪讪而坐,接下来的大半节课始终是一幅郁闷的模样。  相似文献   

7.
从小到大,我们沐浴过多少爱呢?数不清。你对一直疼爱、呵护你的爸爸妈妈表达过爱吗?今天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想一想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爱你的,然后跑到爸爸(妈妈)面前,看着他(她)的眼睛认真地说:“我爱你!”实在不好意思的话,就写在纸上给他(她)看。爸爸(或妈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试试看!哦,别忘了把整个过程记下来,让老师、同学一起来分享。  相似文献   

8.
教学要求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真话,表真情。2.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3.提高学生评价作文的水平。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都羡慕当老师,是吧?(生点头)今天,我们也来当当老师好不好?生:好。师:我们班四十位老师和李老师一道来评一评一位同学的作文,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看谁的老师当得好。师:(出示灯片1:《夸妈妈》)这儿有一篇文章,请一位同学读,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请评一评。(生念文章《夸妈妈》———夸妈妈一天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在家看电视。…  相似文献   

9.
郭蕾老师在《师路心语话成长》(《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10期)一文中谈到:“(学生)再乱的回答,也必然有它的原因,就像有学生故意恶作剧,当老师问‘国民党不抗日怎么办?’学生回答:‘拉到德育处!’比起恼羞成怒.现在我更想笑着说你有才,这么有创意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汪洋 《教育文汇》2013,(16):41-41
《教育文汇》2013年第10期刊发了张璞老师的文章《无法预约的精彩》。作者在上《将相和》一课时问学生: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大多数同学顺着文本的意思说喜欢蔺相如和廉颇,有一个同学却偏说喜欢秦王。于是,老师布置作业,让大家回去查找有关秦王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学完魏巍《我的老师》,我让学生也说说“我的老师”。学生一听来了精神,顿时七嘴八舌议论开来,并且把话题集中到我的身上。“老师,我觉得你是一个有些孩子气的老师!”一位同学率先发言,其他同学竞相应和。“哦,何以见得?你从哪里看出了我的孩子气,能再说详细一些吗?”我一脸微笑。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爬山虎的脚》,请大家仔细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爬山虎的脚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根据课文回答后)作者为什么能写得那么具体和形象呢?就是观察得非常仔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朵百合,请同学们也仔细地观察观察。月明同学,你先观察它的茎,再具体说说。(月明凑近百合,睁大眼睛观察起来,说后,老师又叫了一个同学观察茎)。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3年第4期,在文章《我没想到,他却成了……》的最后,有这样一段编后语:“文中李艳康同学所说的规律你弄明白了吗?你能证明吗?在教学中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你认为如何处理更好?”  相似文献   

14.
马新民 《师道》2014,(10):25-27
师:同学们好!许艺(一名在座的学生)老师好!(学生坐下)为什么我要说“许艺老师好”呢?因为刚刚上课之前咱们班的许艺同学教了我一个字。(展示ppt中的“逋”字)就是这个字,我问一下你们.这个字该怎么读啊?(有的读fu,有的读pu,还有的读bu)有了三个读音,好,我们让许艺同学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15.
《少年读者》2008,(5):34-34
1.下面的话,得体的一项是( ) 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 B.当朋友邀请你看球赛时,你说:“都快中考了,没空!” C.当老师到你家走访时,你说:“您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D.当你骑车碰了一下别人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同学,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好吗?在阅读本文前,请你在心里先对你的父母、老师(任意3人)、同学(任意3人)、朋友(任意3人)做简单评价,并用一个词来进行形容.好了吗?有答案了吗?好的,请继续往下看.  相似文献   

17.
教学地点:浙江省慈溪育才学校(课前学生熟悉文本,自由朗读课文)一、猜读,检测自读情况——你猜老师会问什么问题?师:读完一遍的同学请举手,没读完的同学不着急,慢慢读。(学生差不多都举起来手)既然大家都读完了,老师就要问问题了。老师的问题是什么呢?老师的问题是:这篇自读课文,你读了以后,猜猜看肖老师会问你什么问题。生1:老师可能让我们回答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新课程、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观摩课———《最大的麦穗》。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是周六,你们和在座的老师一样放弃了休息日,来到这里与我见面。我非常感谢你们!(真诚地鞠躬,同学和老师热烈鼓掌!)想不想认识我?生: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其中,有一位女同学高举着手并且站起来说。)师:请你到前面来。(那位同学走到了前台,显得有些紧张。)听说盐城一小同学的字写得很棒,愿不愿意现场展示一下?生:当然可以!(她很自信地说道。)师:请你先写一个孙悟空的“孙”,再写一个建设的“建”,然后写一个雷锋的“锋”。…  相似文献   

19.
一位优秀教师在上《少年闰土》一课时,即将结课时出现了一幕精彩的场景: 师:同学们,如果你就生活在当时的社会,那么你愿意选择做闰土,还是做课文中的“我”?老师给大家半分钟时间考虑.你可以和旁边的同学交流看法。(生思考、讨论)  相似文献   

20.
校园幽默     
越位学生甲是一位足球迷,在代数课上正在看足球杂志,老师忽然提问他:“在这个数列中,如把3移到4的后面,会出现什么结果?”“越位!”学生甲响亮地回答.(陈贡学)没有朋友吗?上公共哲学课,学生来得稀稀落落。老教授走进教室,像往常一样拿起名册开始点名。“陈XX同学!”“到!”‘库XX同学!”“到!”“赵XX同学!”“到!”全班同学差不多点完了,毫不例外地都有人报“到”。“最后一个,钟XX同学!”教授连喊几次,没有人喊“到”。教授抬起头来看了看,无可奈何地说:“这位同学在这里连一个朋友也没有吗?”借代上课铃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