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浩 《湖北档案》2008,(3):24-27
基于Web2.0的第二代网络传播模式是相对于以Web1.0为技术基础和形式特征的第一代网络传播模式而言的。第一代网络传播模式,一般是指以浏览器为特征的“一对多”式的网络传播模式.即用户通过浏览器直接访问某个网站来获取信息的模式,网络界通常称之为Web1.0技术。Web2.0的概念产生于2001年.它主要是指以聚合内容技术(RSS)和标签技术(Tag)为特征的网络传播模式,网络界通常称之为Web2.0。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专业网站(频道)是指以新闻传播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网站(频道)。自1999年国内首个传媒频道——浙江在线的“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建立至今,传媒网站(频道)规模数量大增,形态逐渐成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传媒网站(频道)已达200多个,内容涵盖众多门类和分支;有些已经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在业界与学界形成较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微传播微营销:湿度越大越出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和手机上网的普及,伴随TWITTER、微博((http://t.sina.com.cn)和SNS网站的兴盛,中国和世界一起步入了微传播时代。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栾轶玫认为,微传播的核心特征是“微”,即传播的内容是“微内容”(一句话、一张图片等);  相似文献   

4.
视频网站热潮下的思考——以YouTube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青年记者》2007,(2):68-69
2006年被称为视频元年。视频网站在国外发展得较为成熟,尤其以美国YouTube为典型。2006年10月,Google 以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再次引发轰动。媒介传播形态是指媒介在完成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包括媒介的历史地位、其外部形态(表现)、内部结构(所使用的传播符号)、媒介的传播状态、传播过程和传播方式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媒介功能、特征和发展趋势。笔以YouTube为例,通过分析该网站媒介传播形态特点,希望给正蓬勃发展的国内视频分享网站以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05,(9):24-24
以下是部分网友在本刊网站(www.qnjz.com)“传播评论”论坛就厚报问题的精彩发言。今后,本刊将继续在论坛上请大家围绕热点话题开展讨论,敬请关注和参与。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07,(3):55-55
2006年年底.杂志界大鳄EMAP黯然宣告关闭知名男性杂志《男人帮》(FHM)的美国版,与此同时,另一.家集团IPCMedia则放言将与《玛丽·嘉儿》联手以1800万英镑重金打造全新的女性生活周刊(Prbject Honey)。也就是在这时,一本名为“最后的杂志”的书上市,作David Renard在书中预言“未来25年内,纸质杂志工业将萎缩到10%。”[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高霞  高斌 《新闻前哨》2009,(4):85-85
进入新世纪以来,媒介信息传播渠道的激增.向省级政府门户网站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在新的舆论格局下,政府门户网站在信息传播领域是应该做“减法”还是应该做“加法”?结论是明显的:即使我们把栏目设计得无所不包.也不能保证所有受众都看:政府门户网站不能包揽一切,不能试图替代其他重点新闻网站.重要的是经营好政府门户网站的特色栏目,让受众和社会在关键时候看省政府门户网站的、听省政府门户网站的、信省政府门户网站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周刊》2009,(23):14-14
在成为开心网(Kaixin001.com)的第一个机构用户后,“新华社电视”很快成为这个社交网站上最受欢迎的“男性”(新华电视在网站注册上的个人信息性别为男性)。在注册1周后,它已经在开心网上拥有了21414名“粉丝”,发表了79则主要为视频的日记,并收到了382份礼物(截至6月23日中午)。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媒体上,传统意义上的女性依然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互联网时代一些创业网站塑造出来的女性在逐渐摆脱“家庭主妇”的形象,纷纷支持、鼓励与帮助女性创业。英国网站prowess.org.uk(以下简称prowess)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本文对其网站传播特性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部分地联系中国同类网站——中国女性创业网chinalady.org.cn(以下简称chinalady)进行某些方面的比较,分析其特色与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0.
余军 《新闻前哨》2007,(6):73-74
跨入21世纪,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车载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网络电视、BBS(网络论坛)以及ICQ(即时通讯)等新兴媒体和媒体传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博客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博客—Blog,是web log的简称,它是以流水记录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渠道,因而也被称之为“网络日志”。人们在网络上利用博客工具,创建博客网站。  相似文献   

11.
从高露洁“致癌”事件审视网络媒体的传播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构成和达到的传播效果主要来自两个版块:网站编辑签发版块与和网民互动参与讨论版块。前者的管理在于网站内部加强.管理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于网站的性质、网站领导的重视程度、编辑记者的整体素质和网站管理制度健全与否等,而后者的管理效果好坏还需要网民的配合。  相似文献   

12.
苏海涛 《今传媒》2005,(10X):49-49
红网全称为湖南红网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红网(www.rednet.com.cn)。该网站由湖南省委宣传部主管,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湖南省互联网新闻中心、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南远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创办。网站于2001年1月1日试运行,5月31日正式开通。自成立那天起,网站就被湖南省委、省政府定位于“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新闻和综合网站,湖南省重点新闻网站和网络新闻总站,湖南省第四媒体,省一类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13.
一个网站内部的各个栏目的综合效应.形成该网站的整体传播信息和传播形象。因此,如何设计和安排网站的栏目结构和搭配,是编辑主要负责的212作。编辑工作的整合性更强,有时不同的工作会集中到一个人的手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网络科普是指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以专业科普网站等为传播源,以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科学精神为主要传播内容,以广大网民为传播对象的科学传播形态。它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人群广的特点,是全民科普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馒头血案”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则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入(接受者)行为的过程”。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在运用多种信息符号刺激影响另一些入的过程,无疑是网络传播史上一次引入关注的网络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项目:“知识传播与知识经济互动关系研究”[项目号M3-019]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二。(编者注:其成果之一,即论文《论知识传播》,发表于本刊2000年第4期。)本文以“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探索创新),分配(传播交流)和消费(应用转化)基础上的经济”为思维立足点,从社会系统分析的角度,着重探讨论述了“知识传播事业”的五大构成要素,为深入研究知识传播与知识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周伟 《新闻世界》2013,(3):89-91
新媒体语境下的全球传播被打上了新时代的烙印。伴随着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以SNS社交网站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依托其跨越时空和传播迅速的优势,正在深刻地改变全球信息传播的生态环境。本文试通过对新媒体语境下的全球传播与国际传播的比对,主要从传播主体与传播媒介等方面探究其传播模式,并结合与之相关的跨文化传播,对其中的“文化霸权”提出警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报刊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由当初的不足两百种扩大到今天的近万种.形成了如今十分壮观的报业规模。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报业开始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这种变化在国内是史无前例的。长期以来,法制报刊作为宣传民主与法治为宗旨的大众专业报刊。已经(或将)步入市场,来自市场的挑战已摆在面前。传播科技的发展使传播的许多方面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以往传播系统中的控制权正由传播者手中向受众手中转移。这种小众化转移的特性是依据不同受众的不同需要提供信息.用“窄播”改变了以往大众传媒面对所有人的“广播”特性。法制报刊在发展中重视“小众化”.是应对挑战的一个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主要指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融合媒介”是“融合新闻”的前提与基础。广播网站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融合新闻”优势,具体体现在媒介影响力日益增强、终端接收形式多元化等方面,“融合新闻”使新闻传播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未来广播网站只有找准自身定位,依托广播与网络的传播优势来实现“融合新闻”的差异性,不断加大新闻传播的融合力度,形成新的传播机制,广播网站“融合新闻”才能在网络媒体新闻竞争中占得先机,在“融合新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传播学者主要采用两个框架来对传播行为进行研究。一个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演进框架(这些社会是依次取代的),以阶级学说作为解释的主要理论;另一个是,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这个历史进程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依次叠加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