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传感器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具有专一、灵敏、响应快等特点,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探讨了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李静 《科教文汇》2007,(8S):204-204
生物传感器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具有专一、灵敏、响应快等特点,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探讨了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沈惠中  张大伟 《中国科技纵横》2010,(12):262-262,236
生物传感器有多种分类,其中的光学生物传感器能够定量测定光辐射的一个或多个基本特性,例如振幅、相位、频率和偏振,所以有着广泛的应该用。  相似文献   

4.
面向水环境监测的生物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分子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实现对生物、化学靶标的检测,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面向水环境监测需求,调研总结了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发展,主要阐述了酶、免疫、DNA、组织、微生物等生物传感器及其在水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秦廷婷 《科教文汇》2008,(6):196-196
简述生物传感器的相关知识及在人体检测中的应用,对其发展前景和市场化进行展望。生物传感器作为一门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在发酵工艺、食品和药物分析、生物药品研发、临床诊断等方面得到了大量应用。随着社会的进一步信息化,生物传感器必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这是关于磷酸盐生物传感器的文章,生物传感器是用安培计和酶电极等其他手段把正磷酸盐在水溶解的信息描述出来。提供的信息条件包括pH和温度等。  相似文献   

7.
生物传感器是一门交叉学科的研究与应用,在医学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概念、组成、分类、基本原理,并详述了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食品过敏是一个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如何快速、灵敏、低成本、可靠地检测食品过敏原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食品过敏原的检测可以分为蛋白质层面和核酸层面两大类技术。生物传感器因具有高灵敏度、微型化、低成本等优点,近年来成为食品过敏原检测的研究焦点。本文对生物传感器在食品过敏原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应用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光纤传感器的原理、特点和分子探针的固定方法,总结和展望光纤生物传感器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学科是在科学与技术结合化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交叉学科,它的发展得益于多学科、多专业的分工合作,同时又对相关学科的持续发展具有推广作用。作为分析仪器的核心,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环保事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综述该学科的内容、特点及国际研究动向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的研究发展现状,并对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与目前压电基因传感器技术和DNA计算理论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基因传感器DNA计算的方法,并把此方法应用到可满足性问题的解决上,详细论述了计算的过程,并编写程序模拟和验证算法的可行性。与以前的DNA计算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运算和检测解的同时性,计算的准确性和并行性以及计算过程的连续性等优点,说明将传感器技术和DNA计算相结合的生物高科技技术,在DNA计算及其应用中有着巨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信息》2004,(19):25-26
有人把21世纪称为生命科学的世纪,也有人把21世纪称为信息科学的世纪。生物传感器正是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信息化指导思想为主线,系统论述了微型传感器、智能化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多功能传感器以及网络化传感器的技术现状、功能及发展前景,并穿插介绍了这几类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光学生物传感器的传感机制,按照其光学现象来进行传感可分为反应池光吸收型、敏感膜光反射与散射型、荧光型与磷光型传感,分别综述了它们的传感原理、特点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生物传感器的结构及特最,本文对其在生物工程领域的最新应用做了分析阐述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迅速发展的时代,在科学技术研究上更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期。目前,世界科学研究的主要分析对象是环境、生命以及材料等方面。化学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某种生物活性材料为传感介质用作化学修饰电极,具有装置简单、价格实惠,反应灵敏等优点的电化学技术。它完美地结合了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特性,给生物医学、环境监测以及军事建设等领域的科研带来了一个新的突破。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些新化学生物传感介体及传感器的种类,然后针对其比较具有代表性种类进行检测理论和分析方法的简述。  相似文献   

17.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了传感器、微机电系统和网络三大技术而形成的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在国防安全、工农业领域各种控制、城市管理、生物医疗、环境监测、抢险救灾、防恐反恐、危险区域远程控制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一些重要研究领域,并且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v6的可能的一些契合点,它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大规模就用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8.
《云南科技管理》2022,(1):66-67
<正>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基于抗体或核酸适配体作为识别元件的生物传感器,可将样品中目标物与识别元件之间发生特异性识别反应产生的生物信号转换成与浓度相关的电信号或光信号,具有特异性强、所需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和分析快速等优良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环境分析等多个领域,可对疾病标记物、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生物分子进行分析检测。尽管此类与疾病标记物及毒品毒素相关的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特异性检测,但目前仍存在信号放大方式单一的问题,灵敏度仍然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5,(14)
本文设计一种基于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的心肌肌钙蛋白I生物传感器,其原理是利用长周期光纤光栅对外界折射率的敏感特性,在长周期光纤光栅包层外利用化学方法连上心肌肌钙蛋白I抗体生物活性膜层,利用此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随着生物膜层特性(折射率、厚度)以及外界检测环境的变化,引起LPFG的谐振波长发生变化,通过LPFG谐振波长的移动量就能检测出是否含有对应的蛋白质抗原以及反应其含量。其优点是克服常用生物传感器要么需要体积很大的测试样本,要么需要有毒的荧光指示剂,而且还有不用参考电极、抗电磁干扰、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本文设计的传感器能检测出浓度4ng/ml的心肌肌钙蛋白I抗原。  相似文献   

20.
生物传感发展50年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先恩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2):1271-1280
生物传感器是由生物元件与物理和化学换能器件构成的分析装置,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和汇聚技术。生物传感器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的特点,并借助微阵列平台技术(生物芯片)实现了高通量分析,在生命科学研究、疾病诊断和监控、生物过程控制、农业与食品安全、环境质量监控、生物安全与生物安保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经历50年后,生物传感进入一个新的蓬勃发展阶段,主要驱动因素是大健康、物联网、大数据等概念的提出与实施;研究热点包括穿戴式和便携式,即时检测(POCT)、无创分析、活体测定、在线检测、现场监测、超高时空分辨和单细胞生物学应用等。不同的应用场景存在不同的技术难题,其中生物元件的稳定性是共性问题,尚待攻克。中国学者在生物传感领域的研究论文影响力总体上已经进入国际第一方阵,下一步目标是学术上实现卓越和引领,并大幅提升全球市场开发能力,贡献大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