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创业、创业政策和经济增长——影响途径和政策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历史的视角分析了经济增长不同阶段的特点及与创业的关系,在"创新驱动阶段"创业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主要包括知识溢出、促进竞争和动态的企业结构和多样化的服务.创业政策分别通过激发创业动机、提供创业机会和培育创业技术三个途径来促进创业活动.在创业政策一个广泛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形成了创业政策促进创业活动并进而贡献于经济发展的影响途径的完整理论链条,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创业动机、机会开发与资源整合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朱秀梅 《科研管理》2010,31(5):54-60
摘要:创业动机、机会与资源是创业的重要因素,但对三者之间作用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将创业动机分为主动的创业动机和被动的创业动机;创业机会分为创新型创业机会与均衡型创业机会;并定义了三种资源整合方式:技术驱动型、资金驱动型和人力资本驱动型。构建了创业动机、机会开发与资源整合方式相互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长春371家科技型企业创业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创业动机、机会开发与资源整合方式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如何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潜力和活力,推动我国大学生实施创业活动,需要聚焦分析大学生的主要创业动机。在学者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广东省处于不同阶段大学生创业者群体(787名)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大学生创业动机及其关键激励因子,提出激发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建议及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作为我国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参与群体,政府相关政策在激发创新创业激情,引导创新创业实践方面尤为重要。政策的制定需要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动机为起点,综合考虑各方影响因素,提升政策的联动性和有效性。鉴于此,以大学生创业动机与天津地区创新创业政策为研究对象,根据政策内容划分为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分析当前政府相关政策制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秀娥  王超 《科学学研究》2020,38(3):466-475
创业活动的失败率极高,如何促进连续创业已经成为政府和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基于以往研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探究创业失败情境下创业者创业承诺影响其连续创业意愿的中介机制以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创业承诺影响创业者连续创业意愿;(2)创业机会识别在创业承诺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环境宽松性不仅调节了创业机会识别与连续创业意愿的关系,还调节了创业承诺通过创业机会识别影响连续创业意愿的间接关系,即当创业环境越宽松时,创业机会识别在创业承诺与连续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越强。以上结果不仅丰富了创业承诺的理论研究,而且对我国创业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创业是我国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对于“为何同样制度环境下个体有着差异化创业决策”的问题,现有创业制度研究未能有效解答。因此研究引入认知视角,试图揭示创业制度环境三类因素影响创业决策的微观机制,包括个体风险感知、机会评估及创业自我效能在这一“黑箱”中的作用。通过五省市1000份调研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三类创业制度的积极认知将显著促进创业决策生成;(2)创业制度通过影响个体风险感知、机会评估最终作用于创业决策;(3)三类制度作用机制有所不同,认知制度完全经由风险感知与机会评估的连续中介影响创业决策,规制制度与规范制度的作用路径则被二者部分中介;(4)风险感知会显著负向影响机会评估,两类认知因素对创业决策分别起到负向与正向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创业成因与制度影响,进而提升“双创”建设和我国创业质量。  相似文献   

7.
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的研究逐渐成为创业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首先回顾了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内涵,并从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创业的动机、创业面临的壁垒以及创业者的特征几个角度对比分析了两种创业类型的特征,进而从家庭、创业者自身特质、制度环境等角度对比分析了影响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的重要因素,最后总结了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创业文化对创业者创业动机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创业文化要素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个人主义、创新认知、挫折意识和道德法制观念对于创业者创业动机存在激励关系的假设。针对90家天津市独立或合伙创立企业的创业者心理行为展开实证研究。通过随机抽样、电子问卷调查和数据回归分析处理得出上述创业文化要素对创业者创业动机存在激励关系传递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文化要素中的个人主义对于创业动机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创业文化要素中的创新认知与创业动机之间存在激励关系;挫折意识与社会性创业动机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的推进,国民的创业热情被激发。然而,我国创业服务体系和营商环境仍不够完善,部分新生企业家在创业时存在战略导向迷失的情形。基于GEM指标体系,解析了服务环境对新生企业家创业导向选择的影响机制,并借助社会认知论探究了创业自我效能在服务环境与新生企业家创业导向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服务环境不仅能促进新生企业家追求产品开发,还能推动其实施规模扩张。具体而言,研发转移环境、制度支持环境更能激励新生企业家实施产品开发;而社会文化环境、中介服务环境更能驱动新生企业家寻求规模扩张。(2)服务环境能促进新生企业家感知创业机会、提高感知技能、强化风险承担和积极拓展网络,提升其创业自我效能,进而促进其选择与实施创业导向。(3)相比OECD国家,非OECD国家的社会文化环境、研发转移环境、中介服务环境、制度支持环境等创业服务环境相对滞后,因而对产品开发的激励效应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0.
曲婉  冯海红 《科研管理》2018,39(10):12-21
本文首先建立了创新创业政策对微观创业行为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2007-2016年间58个国家的580个观测样本开展经验验证,验证了创新创业政策对早期创业行为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创业资本和能够感知的创业机会对早期创业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创新创业政策并非直接作用于创业活动,而是通过增强创业资本和创业机会对早期创业行为的正向影响,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3)国家发展阶段、创新创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创新创业文化也对全社会的早期创业行为发挥了重要影响。研究结果丰富了创业行为研究的内容,也为结合创业行为特征开展创新创业政策制定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周翼翔 《科研管理》2022,43(2):18-26
    基于创业者对创业政策的认知和利用现状,从供需匹配和感知价值两个角度入手,构建了“认知-利用”落差情境下的创业政策效果评估模型,并选取浙江杭州、宁波和台州地区236家新创企业进行验证。结果显示:(1)“供需匹配”和感知价值失调既是现阶段中国创业政策“认知-利用”落差产生的直接原因,也是影响中国创业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2)“供-需”匹配度除了对创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形成直接的调节作用外,还通过感知价值对其产生间接的调节作用:高供需匹配度比低供需匹配度、高感知价值比低感知价值更能推动创业绩效的提升;(3)对新创企业而言,创业政策的效果更多地体现在成长绩效上,其对生存绩效的促进作用有限。研究结论对政府优化创业政策,增强创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的推进,国民的创业热情被点燃。然而,我国创业资助的供给体系仍不够完善,部分新生企业家在选择创业导向时存在迷失的情形。基于GEM指标体系,解析了创业资助对新生企业家创业导向的影响机制,并借助社会认知论探究了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资助影响新生企业家创业导向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 创业资助不仅能促进新生企业家追求产品研发,还能推动新生企业家实施规模扩张。相对而言,金融支持更能驱动新生企业家实施规模扩张;政府项目和税收优惠更能激励新生企业家追求产品研发。(2) 创业资助能增强新生企业家对创业机会、自身能力及网络关系的感知度和对创业风险的容忍度,提升其创业自我效能,进而促进其实施规模扩张或追求产品研发。(3) 与OECD国家相比,非OECD国家金融支持、政府项目及税收优惠等创业资助体系尚不完善,因而对新生企业家追求产品研发的激励效应较弱。  相似文献   

13.
资源约束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因此探索突破约束并实现企业快速成长的途径成为创业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企业资源观和人力资本理论视角,构建了创业拼凑、先前经验以及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绩效三者之间的概念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17家科技型小微企业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由此得出了相应的结论:(1)创业拼凑、先前经验与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绩效正相关;(2)创业拼凑分别与创业经验、行业经验和工作经验正相关;(3)创业经验、行业经验在创业拼凑与创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但工作经验未在创业拼凑与创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孙俊  商波 《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199-207
聚焦高校教师群体,探讨内外部创业环境对兼职创业行为的影响.借助数理模型和实证分析,解析各类创业资源对高校教师创新驱动型兼职创业活动的影响机制,并探究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资源和高校教师创新驱动型兼职创业活动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现阶段我国高校兼职创业者呈现较明显的创业群体和创业模式特征;(2)创业时间资源和资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的推进,我国国民的创业热情被点燃。但是,我国的创业政策和生态环境仍不够完善,使得很多创业者处于“临渊羡鱼”的观望状态。因此,迫切需要探讨创业期望和风险恐惧对新生企业家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调节聚焦理论,解析了创业期望对新生企业家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探究了风险恐惧对新生企业家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企业家的创业期望越高,其创业积极性也就越高,并且会采取积极的创业投资行为。风险恐惧会降低新生企业家的创业倾向,但是个体一旦选择了创业行为后,风险恐惧对新生企业家创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取决于其创业期望水平。当新生企业家创业期望水平较高时,风险恐惧的增加会驱动新生企业家萌发促进聚焦的调节机制,此时积极投资将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新生企业家会实施积极的投资行为。但是如果创业期望水平较低时,风险恐惧的增加会催生新生企业家产生预防聚焦的调节机制,此时害怕失败将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新生企业家会减少创业投资。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相关文献理论梳理,在问卷调研、现场考察和座谈访谈基础上,分析科技创业人才及其创业企业的成长环境需求,特别是人才对政府促进科技创业人才及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服务诉求,针对其成长需求和对政府服务的诉求,探索开展的科技创业人才及其创业企业培育实践经验和机制的案例研究。以四方面的培育实践工作为例,剖析培育机制是基于科技创业人才成长的环境需求和困难而设计的,又是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调动各方资源共同建立和形成的,这些培育实践工作解决了科技创业人才及其创业企业成长的关键性问题,提出有效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地区创业者作为样本,检验既有知识、创业警觉性和创造性思维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以及创业警觉性和创造性思维及其各维度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和创造性思维所有维度对创业机会识别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各维度及创造性性思维在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与创业机会识别间均起到中介作用,由此创业机会识别的内在机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Policy》2022,51(10):104599
We explore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s experienced by entrepreneurs in Ethiopia in order to gain new insights from a challenging setting for innovation that has been under-represented in the literature. Guided by two streams of literature – the contextual view of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and the innovation process literature – we examine the accounts of entrepreneurial selection and strategic choices as narrated by 15 Ethiopian innovators pursuing diverse opportunities. Analysis of 77,000 words of text offers a rich data structure that adds substantive detail to the contextual view of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An emerging process model not only emphasizes economic with societal outcomes but also national citizenship reinforcement at the level of the individual entrepreneur.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resented to deal with contradictions between government proclamations to encourage innovative new start-ups, and the actual accounts of the entrepreneurs as they deal with obstacles in different contexts.  相似文献   

19.
周键  王庆金  周雪 《科研管理》2021,42(5):70-78
创业战略多样性实现过程中,创业认知和知识基础是关键性前因变量,现有研究尚未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本文从社会认知和知识基础理论出发,探讨创业认知对新创企业战略多样性的影响,构建创业认知通过知识多样性影响战略多样性的研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吸收能力对知识多样性与战略多样性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188份创业者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创业配置认知、意愿认知和能力认知能够显著提升战略多样性水平,知识多样性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了知识多样性与战略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