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科学与艺术     
<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将我国科学家宝贵的思想财富通过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传承给广大青年学子,《科学中国人》联合西泠印社出版社于2016年8月隆重推出"‘科学与艺术’——中国科学家书法作品征稿邀请"活动。本期刊登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的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艺术     
<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将我国科学家宝贵的思想财富通过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传承给广大青年学子,《科学中国人》联合西泠印社出版社于2016年8月隆重推出"‘科学与艺术’——中国科学家书法作品征稿邀请"活动。本期刊登的是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西泠印社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江吟先生的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艺术     
<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将我国科学家宝贵的思想财富通过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传承给广大青年学子,《科学中国人》联合西泠印社出版社于2016年8月隆重推出"‘科学与艺术’——中国科学家书法作品征稿邀请"活动。本期刊登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重点著作编辑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马俊华编审和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秘书长兼学术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方建勋研究员的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艺术     
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将我国科学家宝贵的思想财富通过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传承给广大青年学子,《科学中国人》联合西泠印社出版社于2016年8月隆重推出"‘科学与艺术’——中国科学家书法作品征稿邀请"活动。本期刊登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艺术     
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将我国科学家宝贵的思想财富通过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传承给广大青年学子,《科学中国人》联合西泠印社出版社于2016年8月隆重推出"‘科学与艺术’——中国科学家书法作品征稿邀请"活动。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艺术     
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将我国科学家宝贵的思想财富通过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传承给广大青年学子,《科学中国人》联合西泠印社出版社于2016年8月隆重推出"‘科学与艺术’——中国科学家书法作品征稿邀请"活动。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艺术     
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将我国科学家宝贵的思想财富通过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传承给广大青年学子,《科学中国人》联合西泠印社出版社于2016年8月隆重推出"‘科学与艺术’——中国科学家书法作品征稿邀请"活动。本期刊登的是著名教育家、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教授的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艺术     
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将我国科学家宝贵的思想财富通过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传承给广大青年学子,《科学中国人》联合西泠印社出版社于2016年8月隆重推出"‘科学与艺术’——中国科学家书法作品征稿邀请"活动。本期刊登的是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晋鸥先生的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艺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将我国科学家宝贵的思想财富通过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传承给广大青年学子,《科学中国人》联合西泠印社出版社于2016年8月隆重推出"‘科学与艺术’——中国科学家书法作品征稿邀请"活动。本期刊登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重点著作编辑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马俊华编审和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秘书长兼学术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方建勋研究员的书法作品。  相似文献   

10.
浅探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娟 《科教文汇》2008,(3):177-178
本文着重探讨并分析艺术与科学发展的关系。科学与艺术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及如何实现科学与艺术的和谐发展。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第三条道路,本文浅探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及其怎样、如何使二者之间更好的进行整和。并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做出了一个很乐观的预计和推断设计终将走向艺术与科学结合之路,相信不久的将来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成果之花将在设计中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璀璨艳美。  相似文献   

11.
丰富多彩的情报实践,一开始就出现了两大理论的分野。一是向着模式化,规范化发展,形成了情报科学;一是朝着非模式性、非规范性发展,形成了情报艺术。情报艺术是情报实践活动创造性的运筹;是情报理论、方法、技术的高度综合、高超灵巧的运用;是随机性、应变性、非模式性、非模拟性的情报活动。情报科学与情报艺术有分有合。既相互有别、互不可替代;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溶、推动。情报科学使情报艺术走向更深的境界;情报艺术又把情情科学推向更高的层次。情报科学,已成为一派争香斗艳的百花园;而情报艺术,则尚为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我们在继续繁荣、深化情报科学的同时,亦应分出心力,进行情报艺术的挖掘、探索,以期建立情报艺术论。  相似文献   

12.
石晓蕾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6):I0012-I0012
舞蹈批评作为一门批判艺术,是对舞蹈艺术的价值创造进行理性科学思维评价的实践活动,对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警示和借鉴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文学艺术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更加需要理性的声音给舞蹈艺术以更多的思考,在思想深度上促进舞蹈艺术领域更加长远的进步。由慕羽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的《中国舞蹈批评》一书,借助舞蹈发展艺术的历史与当代中国舞蹈批评模式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探讨了中国舞蹈批评的当代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舞蹈批评的文本与事象进行了更深刻地阐释与评价,从而得出对中国舞蹈批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启迪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科技》2006,(12):6-23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与创新,是当代文化建构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21世纪人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发展。本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以“当代文化中的艺术与科学”为主题,旨在通过国际国内艺术与科学前沿探索的展示、艺术与科学在当代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与艺术     
<正>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将我国科学家宝贵的思想财富通过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传承给广大青年学子,《科学中国人》联合西泠印社出版社于2016年8月隆重推出"‘科学与艺术’——中国科学家书法作品征稿邀请"活动。(详见2016年8月综合刊邀请函)本次活动陆续收到两院院士、大学校长和知名学者的来信来稿,经《科学中国人》编委会与西泠印社出版社专家共同研究,先在《科学中国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艺术     
<正> 科学与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两大主要形态,长久以来被看作是不同的两大领域,但在今天,世界上许多科学家认识到,科学的创造发明,离不开艺术的情感和艺术的思维,离不开人文主义的关怀精神,所以又回过头来呼唤艺术与科学的互动和结合。艺术与科学的直接对话,在世界上正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制陶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一万年前。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原始逐渐走向文明和定居的生活。陶艺史也是人类进化的文明史。影响人类科学、文化、艺术的进程。在我国陶瓷艺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先民们通过图腾器形、纹样以及纹样的运用、象征、寓意、谐音、比拟、符号等手法,表达不同意识和信念。陶艺与书法曾是两门独立的艺术,但两者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现代条件下艺术陶  相似文献   

17.
艺术与科学存在着内在、深入的联系,但艺术或科学都所具有其的独特特质。在相对独立的艺术与科学之间,人文精神是协调两者的线索,并不是混合两者的搅拌器。艺术与科学不是绝对独立的两条平行线,而应该是人类文明文化发展运动过程中统一着的两个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它们是人类整体文化的两朵奇葩,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同手段,是具有不同规律但又紧密相关的两个领域。科学与艺术自古以来就是融合的。经过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科学与艺术又逐渐走向融合。对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李政道博士一直有一个基本思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按照大安全观的系统科学及科学研究方法概述安全科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简介中国安全与减灾科学理论研究及其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分析其在科研和教育界的现状;说明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及其他团体在发展安全减灾科学中的作用;指出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展望21世纪中国安全减灾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直接目的和结果,是积累作为理论知识基础的科学事实。而科学事实的提炼离不开科学怀疑与科学批判。我国历史上杰出的艺术科学家朱载(公元1536年-1611年)于1581年发明了新法密率(即十二平均律)。此发明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乐律学史上的发展与进步。综观其发明全过程,可以发现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是其科学发明的认识基础,科学怀疑与科学批判之精神是其发明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有鉴于此,文章以朱氏新法密率为研究中心,揭示其科学发明的深层缘由:其中包括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科学怀疑与科学批判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