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每年有880万吨塑料废物倾倒到海洋中,海洋中几乎已经没有任何未被污染的"净土"。这些污染物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严重。下面我们就以图说的形式,了解一下海洋塑料污染的恐怖真相。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来,海洋微塑料污染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与危害等研究直接推动了"禁止向化妆品中添加塑料微珠"等法规的出台。然而,要促使对全球海洋微塑料污染管控采取进一步的实质性行动,还需要更充分的科学证据来表明微塑料具有生态和健康危害。文章强调了开展海洋微塑料的生态与健康效应研究的迫切性,阐述了未来研究方向和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海洋微塑料污染的应对举措,并呼吁应采取"预警性原则"的政策,提升海洋微塑料污染风险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曾几何时,塑料的发明为人类带来了许多意外的惊喜。然而,现在有关塑料污染的报道不绝于耳。特别是近几年来,海洋微塑料污染更是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日益严峻的海洋塑料污染形势,已经对近海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科学家研制的可在海水中"消失"的绿色塑料,将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日本一项最新调查发现,南极海域已被塑料微粒污染,部分地区污染水平与北太平洋地区相当,这反映了全球海洋塑料污染的严重性。塑料垃圾约占海洋漂流垃圾的70%,在风吹日晒下塑料垃圾逐渐碎片化,而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垃圾就被称为塑料微粒。塑料微粒易吸附有害物质、易被海洋生物摄入,从而危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此前已有对太平洋、大西洋、北极海域以及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我国海洋塑料及微塑料污染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海洋和海岸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的分布与变化。我国作为塑料生产和使用的大国,需要完善管理和技术体系,加强监控,并将微塑料的相关研究成果汇总至相关管理部门,制定控制和减少微塑料污染的政策和法规,减少塑料垃圾向环境的输入。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塑料被生产出来,塑料工艺也在不断更新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改善生活水平,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生态问题,比如废旧塑料垃圾地不断产生。环境中广泛存在着塑料,塑料至今已经成为海洋污染物之一,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综合世界各地海洋塑料的分布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每年的6月8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海洋日",其目的是希望人们重视海洋因人类活动而付出的可怕代价,致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垃圾尤其是塑料垃圾对海洋造成的污染最为直观,它们漂浮在海洋上,随着洋流的运动而聚集起来,形成一座座"垃圾岛"、一条条"垃圾带",比如位于美国加州和夏威夷之间的"大太平洋垃圾带"。海洋垃圾不但破坏海洋环境,对鸟类和海洋生物构成威胁,也危害着人类健康。如何清除海洋垃圾呢?人们提出很多设想,有的简直是"脑洞"大开。  相似文献   

8.
海岸带及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环境问题。我国已对一些典型河口、海湾、海岛周边海域及潮滩开展了微塑料污染的初步调查,积累了一些基础数据。但目前从基础理论、方法学及评估与控制技术等方面都远未达到环境监管的要求。因此,需要从建立和完善微塑料调查、监测与评估的方法学体系,厘清我国海洋微塑料的排放格局与污染分布规律,建立微塑料及其附着污染物的毒理学评价指标体系与参数库,形成海洋及海岸环境微塑料污染控制与管理技术体系等角度开展全面系统研究,解决现有的技术难点和关键科学问题,为我国海岸及海洋环境微塑料污染的监管与安全保障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英国《卫报》评选出了人类史上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获此"殊荣"。每年,有超过300万的海洋动物成为塑料垃圾的牺牲品。而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塑料垃圾正在吞噬着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为生的海洋。数据显示,全世界塑料产量从1950年的230万吨呈指数级增长,1993年增长到1.62亿吨,到2015年增长到4.48亿吨。在海洋上漂流和冲上海滩的塑料数量虽然令人担忧,但似乎并没有增长得那么快。科学家们想知道为什么他们没有在海洋中发现更多  相似文献   

10.
重视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研究 防范生态与食物链风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微塑料污染作为新型环境问题受到全球重视。相对地,土壤特别是农用地微塑料污染尚未引起广泛关切。文章综述了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积累、降解、迁移及其生态环境和食物链的潜在风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相关的加强研究和监管对策建议。文章指出,农用地膜破碎、有机肥施用、污水灌溉、污泥农用、大气沉降以及地表径流等已成为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可能导致土壤—食用性作物中微塑料积累和影响土壤生物行为。文章认为,对于进入土壤中的微塑料的存在形态、迁移、降解及其环境风险,在动植物中的积累及其生物生态、食物链的风险,进而对人体健康的风险等都还缺乏研究与了解;对如何加强土壤微塑料污染防控和修复,也缺乏探讨与意识。因而,文章提出要重视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研究,以防范生态与食物链风险;并建议未来我国应加快土壤微塑料分析方法的建立,尽快部署开展土壤环境微塑料污染与治理研究,探明微塑料、添加物质及其降解产物在土壤环境中的积累、释放、转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估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食物链和人体健康的风险,建立土壤微塑料污染的源头管控和修复技术体系,为土壤及陆地生态系统微塑料污染监管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中的塑料废物令人厌恶,在太平洋形成的垃圾大板块就是这样的一种怪物。即使处在最原始状态的地方,像在智利南部,也发现有毒塑料的蛛丝马迹。面对不容乐观的海洋现状,我们首先当然需要停止对水域的污染,其次要找到清理丑陋污染物的方法。作为2011年eVolo摩天大楼竞赛水下摩天大楼  相似文献   

12.
正塑料在自然界中的降解非常缓慢,降解周期一般为200至400年。目前,垃圾塑料绝大多数依然留存在自然界中,其中一部分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了海洋。但多年前科学家在海洋中考察时发现,漂浮在洋面上的垃圾塑料远比他们预料的要少,只及原先估计的10%。其余的垃圾塑料到哪儿去了?当时他们给出多种解释,其中一种猜测是海洋中或许存在某种会分解塑料的未知微生物。海洋中确实存在着许多会吞食塑料的生  相似文献   

13.
<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报告显示:1950年至2017年期间,全球累计生产约92亿吨塑料,其中塑料回收率不足10%,约有70亿吨成为塑料垃圾。预计到2040年,全球每年将有约7.1亿吨塑料垃圾被遗弃到自然环境中。美国《科学进展》杂志警告,2050年,地球上将有超过130亿吨塑料垃圾,蓝色地球可能变成“塑料星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测,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重量将超过鱼类,这不仅威胁海洋生态环境,也会危及人类。  相似文献   

14.
Science     
正评估实现零塑料污染的方案Science封面:伊朗北部一处垃圾填埋场的塑料垃圾。Science杂志第6510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对塑料污染的关注。通过对2016年至2040年五种情形下全球塑料系统中的城市固体废物和四种微塑料的存量和流动建模,实施所有可行的干预措施,塑料污染能比2016年减少40%,比2040年"一切照旧"减少了78%。但是,仍会有7.1亿吨塑料垃圾累积进入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大量研究证明粒径小于5 mm的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且被多种海洋生物摄食。作为新型全球环境问题,迫切需要就海洋微塑料的调查分析方法达成共识。文章综述了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采样、预处理、定量分析和定性鉴别等方面的进展;并从海洋环境样品的采样代表性、自动化鉴别技术的应用、空气中纤维的沾污和纳米塑料的分析等方面,探讨了微塑料分析方法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指出微塑料分析方法的同化对保证不同研究间数据可比性非常关键,对于客观评价全球海洋中微塑料分布,并评估其潜在影响和风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时代》2010,(1):10-10
从小在海边长大的我对海洋有着深深的依恋。在看了2009年12月号的《海洋垃圾场》这篇文章之后,我被雷到了——简直无法相信母亲一样的大海里会堆积有这么多令人恶心的塑料垃圾!虽然我也知道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海洋都在遭受污染和过度捕捞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源头控制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微塑料污染逐渐成为国内外热点问题。环境中大部分微塑料来源于塑料的破碎和降解,塑料垃圾的有效控制是解决微塑料污染的重要措施。文章在对我国塑料垃圾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源头控制对策建议,包括完善塑料污染控制立法、补充和修订塑料管理相关标准,完善塑料垃圾管理的政策措施等。参照国际经验,我国还应加强塑料微珠的管理,建议尽快禁止生产和销售含塑料微珠的个人护理品。此外,还应加强微塑料清除技术的研发。加大塑料加工行业的技术创新,推动塑料生产和使用者加强清洁生产和资源化循环利用,减少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排放量,是解决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淡水环境微塑料污染与流域管控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塑料的淡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章综述了我国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来源、环境行为和归趋,探讨了微塑料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表明,微塑料污染在我国河流、湖泊等淡水水体中普遍存在。淡水水体中检测到的微塑料丰度可达107个/km2量级,比海洋环境中检测到的微塑料丰度更高。淡水环境中检出的微塑料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特征,同时具有多样的化学组成并可能携带其他污染物。这些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微塑料的来源和经历,同时也影响其环境行为和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还发现,微塑料在淡水水体采集到的鱼类、贝类等生物体内也普遍存在。微塑料暴露可对生物体的健康乃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影响。因此,微塑料被认为是一类新兴污染物。文章针对淡水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现状及问题,基于流域治理的思路,提出了微塑料污染管控策略;建议我国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政策法规执行力度,从而保障淡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郁李 《华夏星火》2020,(4):40-43
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塑料污染治理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这一政策是对2007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限塑令)的重大升级,被市场称为"新版限塑令"。新版限塑令明确规定了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鼓励研发推广绿色环保的塑料制品及替代产品,探索培育有利于规范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塑料污染的新业态新模式。这意味着,2020年以后,一次性聚乙烯农用地膜将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15,(8):140-144
引入超效率DEA非参数线性规划方法构建了沿海地区蓝绿指数,衡量创造GOP过程中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环境治理的投入程度,利用Malmquist方法对蓝绿指数变化进行动态分析,构建了聚类矩阵和收敛指数。结果显示:蓝绿指数十年整体均值并不处于蓝绿前沿面,各地区海洋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污染排放与环境治理的程度呈现出较大差异性,其中上海、广东、海南的蓝绿指数排名位于前列;蓝绿前沿的变化幅度对沿海地区的蓝绿指数产生了较大正向影响;聚类矩阵中除上海、广东呈现"双高"外,其他沿海地区均呈现"单偏"型;收敛指数则表明沿海三大经济区域海洋绿色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