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其传统生产技术强烈地依赖于石油资源,我国石油资源不足,严重制约其发展。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发展以煤为原料制取石油类产品的煤化工技术,是关系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能源安全的重大课题。煤制烯烃技术是其中最重要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甲醇制烯烃是以由煤或天然气制得的甲醇为原料替代传统石油路线生产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的工艺,有利于缓解石油紧缺局面,已经成为石化产业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甲醇制烯烃技术的中国专利申请,从申请的年度分布、区域分布、主要申请人、技术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发展该领域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强 《科技风》2012,(13):121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0%,使用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生产替代油化工产品成为必然的现实选择。但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发展煤化工产业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CO2的减排。本文对主要的煤化工产业中的煤制甲醇、煤的直接或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的生产过程中CO2的排放进行了说明,并详细介绍了几种CO2的减排技术,为煤化工产业在CO2的循环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际原油长期维持在较高价格区间,石油和煤炭两种资源间的比价相对较大。在我国富煤少气缺油,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大背景下,合理利用相对丰富的国内煤炭资源,推动现代煤化工项目产业适度发展,替代部分石化产品无疑具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而随着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不断升温,深入探讨煤化工这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大的重要产业发展问题,推动现代煤化工项目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简要阐述,并重点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1)煤制天然气行业;(2)煤制油行业;(3)煤制甲醇行业等煤与化工行业相关产业的工艺生产流程以及技术特点、使用设备的情况等。并且对不同类型的煤化工产业的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依据我国煤炭资源生产以及消费的特点对行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声音     
《科学中国人》2022,(16):8-9
经过长期发展和国家持续支持,我国在大容量、高参数燃煤发电机组和煤直接液化、煤制烯烃等新型煤炭转化等核心关键技术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煤化工关键装备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我们不仅要突破煤炭领域诸多关键技术门槛,还要破除各类能源之间转化的壁垒,将煤炭放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全局中进行统筹布局。  相似文献   

7.
郭辉 《科技风》2014,(2):240
最近几年来,在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推动下,我国煤化工产业呈现过热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推动了石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体现了其强大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然后研究了其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甲醇是煤化工中的重要产品之一,通过煤化工产业能够实现煤炭的高效、低污染利用,相对于将煤炭作为燃料煤化工产业能够实现对于煤炭的高附加值利用。我国属于富煤、少气、少油的国家,且煤炭开采和使用总量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做好煤化工不仅有利于实现煤炭的清洁使用,同时能够通过煤化工为化工产业提供充足的化工原料。煤制甲醇属于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产业,传统的煤制甲醇并未对煤气化制取甲醇过程中的余热加以利用致使大量的热能被白白浪费。为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需要积极做好煤化工甲醇制备过程中的低温余热利用的研究,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在能源应用方面面临的问题,在煤炭使用过程中需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效、减少排放,并利用相对丰富的煤炭弥补油气资源的不足。根据我国的能源政策,未来煤化工的原料将逐步减少使用适合发电的煤炭资源,而以高硫煤高灰煤等低品质煤和褐煤为主。因此,以褐煤为原料将成为今后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褐煤水分高,我国水资源有限,煤化工技术耗水又高,采用提质预干燥,然后再加水利用,工艺明显不合理,开发褐煤不预干燥或简单干燥工艺并充分利用其内在水分制取高浓度水煤浆技术用于煤气化,是褐煤合理有效的转化和利用的途径。为了更好地利用褐煤资源,榆林西部煤炭技术研究中心在主任、总工贺峰的带领下,自筹资金研发了“低阶煤微细干粉制备水煤浆技术”,研究、开发和突破褐煤制取高浓度水煤浆技术,对煤化工事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工业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石油化工产业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主要是生产石油、天然气、有机化工材料等石化产品的。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相关要求,因此就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对其控制技术和生产工艺进行相应的优化。从而使得石油化工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本文通过对石油化工企业智能控制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讨论了自动化仪表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实际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匮乏,煤炭储量相对丰富,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将占主导地位。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主要内容,而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国内外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我国煤炭高效转化的布局、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提高我国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水平、加快推进我国能源消费革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石油化工产业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更是我国碳排放重点监控的产业之一,构建科学有效的低碳管理评价体系对产业低碳建设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乙烯行业作为一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以其为代表进行低碳管理指标体系研究对整个化工行业企业的低碳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乙烯行业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一个多层次低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VIKOR算法与改进的灰色关联度算法相结合,形成了VIKOR-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某A乙烯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评价其低碳管理效果,最后,针对乙烯行业企业的低碳管理现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调研合成橡胶、甲醇制烯烃(MTO)、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和煤合成油项目的科技转化案例.剖析了与社会资源结合,走社会化之路,是石油化工行业重大项目从科技研发到规模化生产的必然方式,并对这些重大项目产业化进程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坚持与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走社会化之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的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3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3项技术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分别采取了"一条龙"模式、"联合开发体"模式和"金三角"模式整合社会资源,跨越了技术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鸿沟,成为我国能源技术领域的创新典范。文章回顾了3项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历程和技术转移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对今后技术转移转化的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南昆铁路沿线地区的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昆铁路东起南宁,西至昆明,北接红果,路跨滇、黔、桂3省区,全长899.68km,这条铁路是大西南出海的捷径。它的开通运营,使沿线地区连成一体,实现资源共享;沟通西南四省区一市,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打开出海通道,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南昆铁路的开通运营,不仅为黔煤、滇磷外运提供便利,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煤炭、电力、磷化工、石油与天然气化工)及某些加工工业。为实现沿线地区资源优化配置,应处理好几个关系:①南昆沿线区域发展与大西南发展的关系;②利用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的关系;③发展能源工业与高耗能工业的关系;④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枢纽地段、世界战略能源富集区和超级大国争夺及政治博弈的重点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战略能源优先保障的最近基地。中亚战略能源(石油、天然气和天然铀)开发利用表现为储量大、产量小、出口量大、自消量小的"两大两小"特点,这些能源的合作开发利用对中国的保障程度有大有小。研究表明,预计到203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的对外依存度将分别高达80%、55%和70%,而同期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和天然铀出口对中国的保障程度分别为7.9%、40.7%和65%左右。受中亚地区政治、经济、政策、法律、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影响,中国与中亚地区合作开发利用战略能源面临的法律、经济、社会、政治、基础设施风险不可低估。其中,法律风险属于高风险,经济风险属于较高风险,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属于一般风险。中国与中亚合作开发战略能源一定要时刻防范风险,从化解风险、增进合作、互利共赢的角度,明确政府角色,保证政策沟通,建立副总理级战略能源开发协调委员会;发挥地缘区位优势,设立中国-中亚能源自由贸易区;完善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加强中亚能源开发战略运输通道建设;建立能源战略储备制度,建立国家战略能源联合储备体系;加强人文合作,促进民心相通,降低战略能源合作风险。  相似文献   

17.
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探明煤炭储量中一半以上为低阶煤,但目前其利用方式(直接燃烧或气化)效率低、污染物和碳排放量大。为此,中科院依据低阶煤的组成与结构特征,提出了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的解决方案,即以高效热解为先导,提取煤中业已存在的油气资源,剩余半焦燃烧发电、或经气化定向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化学品。形成了"热解-油气提质-半焦燃烧-发电"、"热解-气化-合成"和"热解-气化-费托合成-油品共处理"三条技术路线。计划经过5—10年的努力,突破10项以上关键示范技术,形成适合我国资源特征的高能效、低污染、低排放和高值化的低阶煤综合利用技术体系,使系统能效提高5—8个百分点,硫、硝和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显著降低,CO2捕获成本降低30%—40%,以推动我国煤电和煤化工行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央和地方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未来产业。文章通过世界主要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部署展开分析,以期为中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收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韩国、俄罗斯共7个国家22个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对未来产业的概念、特征、战略意义和趋势进行分析,详细研究了这7个国家未来产业的部署,总结了各国发展未来产业的经验,并对我国发展未来产业提出3点启示:未来产业发展应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统筹编制我国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与路线图,中国科学院等智库应针对未来产业系统开展研究,以及加大对未来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布局力度。  相似文献   

19.
Progressing green chemical technologies is signiicant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in China, as the energy and environment problems increasingly became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whole society. he scientiic connotation of sustainable energy chemical engineering can be generalized as green carbon/hydrogen science which means optimization of carbon/hydrogen atom economics based on high eicient catalysis and low-carbon emission. his review illustrated recent advances in developing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for applied catalysis in chemical industry of China, including the ields of high eicient conversion of heavy oil, green petrochemical catalytic technologies, clean utilization of coal and natural gas, promoting sustainable resources and clean energy, etc. Moreover, from the view of industrial point, some important common scientiic problems we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such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molecular difusion and catalyzing eiciency, homogeneous catalysis in heterogeneous catalysts,in situ or operando characterization of industrial catalysis, etc., aiming to supplying a forward roadmap to academia and/or industry.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情况,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运用2009—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对各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同度进行测量,并对各行业分析结果进行聚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度整体偏低,行业间的差距较为显著,以通信设备制造和化学药品制造为代表的两类行业协同演化水平较高,航天器制造的创新吸收子系统有序度相对较低。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行业协同创新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不断推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