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考古学家在本世纪80年代确实运气不错,碰上了仰韶文化时期和龙山文化时期的一系列“可遇而不可求”的重大发现,特别是与公认的文明起源因素有关的新发现,如龙的崇拜、文字、公共祭祀建筑、青铜器和城墙等,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文明起源时间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2.
人们会很自然地认定,文字的发明是文明出现的最重要的标志。文字被研究者们看作是文明三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作为中国文明载体的汉文字,它的起源一直是古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十分关注的课题,他们在发掘中寻找证据,在反复研究中发现了许多重要线索。古文字学家认为,汉字是在中国大地上独立产生的文字体系,它和古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美尔文字、原始埃兰文字和克里特文字等,同属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这些文字体系都经过了由图画文字到表意文字的发展阶段,不过其他古文字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丧失了  相似文献   

3.
玛雅文明总是被神秘所笼罩,玛雅文字的起源问题一度被认为已经解决,但是现在又重新成为谜团。玛雅文字是如何起源的?大约公元前3000年,在两河流域、埃及和印度相继出现了书写文字体系即通过一系列的符号表达完整的事项。然而在美洲大陆上文字体系的出现,似乎比其他大陆的古代文明晚得多。根据传统的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说法,美洲文字的历史不超过2300年,而玛雅文字的历史则更短。最早的美洲文字由墨西哥中部奥克萨卡山谷中的萨巴特克人创造,而玛雅文明是萨巴特克文明之后才崛起的,真正的玛雅文字被认为是至少公元在2世纪才出现的。玛雅人有着完…  相似文献   

4.
《百科知识》2014,(17):F0002-F0002
正岩画产生于文字之前,是见证人类历史和环境变迁,追溯文化和艺术起源的非常重要的资料。除了南极洲外,在所有的大洲上都可以找到岩画遗存。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岩画遗址。1879年在西班牙发现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是旧石器时代岩画  相似文献   

5.
张宁 《百科知识》2021,(22):55-57
3000年前中国人已使用墨 迄今为止,中国墨发端于何时何地尚无定论.早在商周时期,墨就已经作为一种黑色颜料开始用于书写.近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一些有关墨的文物陆续被发现,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考古证据为人们大致勾勒出了墨的起源和发展轨迹.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用朱砂和墨书写文字的痕迹.在甲骨文上书写的文字,红色是朱砂,墨色是碳素单质,这证明朱砂和墨在商代就被用来书写文字了.  相似文献   

6.
翟胜利 《百科知识》2021,(31):22-29
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记录了商周以来3000多年的中国历史,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1万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考古学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来,把尘封已久的历史揭示出来,把典籍中的文字变为有迹可寻的存在,为我们展现了真实的古代历史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7.
我们普遍认为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或楔形文字,但据科学家考察的结果,人类最早使用的文字竟然是三维立体的!而且文字的起源并不像传统认为的那样是从图画开始的,而是从计算开始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一般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而"露西"则被称为"人类的祖母"。"露西"其实是一具南方古猿阿法种遗骸化石的昵称,1974年发现于埃塞俄比亚境内,距今已有320万年历史。"露西"的出土被认为是人类起源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发现。可是,近年来的一些新的发现和新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比  相似文献   

9.
谭娜 《百科知识》2008,(1):40-41
在常规观念中,中华文明诞生于黄河流域,距今5000多年,但是红山文化群落的发现把这一历史又向前推进了整整1000年。2007年8月,一场探讨人类起源之说的盛会聚集了来自中外各个领域的专家,会议上再次充分论证了将红山文化作为中华文明起源之一假说。红山文化究竟如何开启了人类起源的序幕?出土的玉器,金字塔般的祭祀神殿又该如何证明人类的起源?它的发现又是如何改变了中国5000年的文明历史?  相似文献   

10.
季强 《中国科学基金》2001,15(4):225-227
我国辽西是中生代化石宝库,素以产有丰富多彩的热河生物群闻名 于世。特别是近几年来,辽西大量长羽毛的恐龙和原始鸟类的发现更加引起了国际科学界 的 极大关注。2000年冬天,辽西凌源大王杖子地区发现了一块全身长有羽毛的奔龙化石。整 个身体完全披覆羽毛的恐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发现。这块化石的发现不仅在鸟类起源研究领 域,而且在羽毛的发生和演化和飞行起源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曹斌 《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72-172,195
本文试图通过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与其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从视觉审美角度,历史角度,文化发展角度以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设计家的创作,剖析平面设计领域文字艺术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由水生向陆生发展是生物进化的重大事件。陆地植物起源的研究是植物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必须综合生物学和地学的研究,才能正确认识陆地植物起源的问题。目前认为陆地植物起源的时间在中奥陶世至晚奥陶世(距今4.7亿年至4.5亿年)之间。当时新的陆生环境对植物造成很强的选择压力。植物在累代延续中发生结构和生理的改变,逐步适应新环境。认识当时的全球环境有助于理解植物登陆的过程。现代植物性状的研究认为陆地植物起源于轮藻类植物。推断陆地植物世代交替的起源是由于合子的减数分裂推迟发生所致。早期陆地植物配子体的发现倾向于陆地植物世代交替是同源起源。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是因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不断繁衍和推进而形成的,那么,在还没有出现文字的五千多年前,我们已经有了造型各异的土陶饰品和丰富多彩的器物,以及在器物上刻画出的象形“文字”符号:我们可以从古老陶瓷艺术文化中领悟到华夏民族独有的母体文化,以及它蕴涵的东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2006,(3):8-8
2005年4月,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北部丛林中发现一座早期玛雅金字塔,经过几个月的考古研究后.日前考古学家宣布:他们在这座金字塔内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玛雅文字。此次被考古学家发现的最古老的玛雅文字总共有10个.是被早期生活在美洲的玛雅人用石头雕刻而成。一开始,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文字可能是玛雅金字塔内壁画下的题字。  相似文献   

15.
卢士樵 《金秋科苑》2008,(17):125-125
我国已经发现的记录文字和其他信息的载体有甲骨、金文、石刻、简牍、缣帛和纸张,这些载体多出现在商代以后,而中国的最早文字距今也有约18000年。那么商代以前人们是用什么载体来记载文字和其他生活信息的呢?本文试图从分析古代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水平入手,来破解古代信息载体的类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经发现的记录文字和其他信息的载体有甲骨、金文、石刻、简牍、缣帛和纸张,这些载体多出现在商代以后,而中国的最早文字距今也有约18000年。那么商代以前人们是用什么载体来记载文字和其他生活信息的呢?本文试图从分析古代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水平入手,来破解古代信息载体的类型。  相似文献   

17.
谜窟疑踪     
<正>冈斯纳尔说:尊敬的桑德罗先生,我现在不是你的管家,我是我的祖先冈斯纳尔祭司,我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恕我不能为你服务了,而且到了月亮国你恐怕还不得不服从我的旨意!那么我呢,我算什么?琬月问。你也只能算我们雇佣的人员,在我面前你也只能委屈一点,让你站你就站着,让你坐你就坐着,这是不可逾越的规矩。不过在外星人那里,你娲女和帝子可能是贵客,是他们执意请你们去工作的。我是奉国王的命令来邀请二位的,所以我只能以祭司的身份跟你们说话。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观念史角度考察了现代科学的起源,发现它和现代性的核心——人权是同时产生的。它们都源于唯名论对中世纪自然法的解构。正因为如此,17世纪的机械自然观和社会契约论存在着联系。只有建立科学和人权起源的系统观,现代科学在西方起源以及西方最早进入现代社会才得到真正的理解。这是21世纪李约瑟问题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6):545-545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的张福成、周忠和、徐星、汗筱林和Corwin Sullivan近期发现了一块与鸟类极具亲缘关系的恐龙化舀,为揭开鸟类起源、飞行起源及羽毛起源之谜等均提供了新证据。该新物种被命名为Epidexipteryx hui,巾文种名定为胡氏耀龙。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胡氏耀龙属于鸟翼类.代表了和鸟类关系最为接近的恐龙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起源     
阿·伊·奥巴林是蘇聯傑出的生物学家,蘇聯科學院院士,蘇聯政治与科学知識普及協會主席。今年三月二日是他的六十歲壽辰,六月十五日,苏联著名的科學家、大學教授和莫斯科各公众组织的代表以及學生們,曾在苏联政治与科學知識普及協會大厅举行庆祝。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問題,是現代生物學中最重要的问题。奥巴林院士在這方面進行了三十年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工作指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無生物並依它的不斷進化的自然法則而發展。這個研究工作的成就使唯物主义生物學的基本理論獲得有力的科學的证实。奥巴休的六十歲壽辰,也恰是他完成地球上生命起源研究的三十周年。現在他的關於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論文已以苏联二十三種民族文字和十八種外国文字出版。除此而外,奥巴林在這些年里还写出了幾十篇生物化学特別是發酵学方面的研究論文。發酵学是研究加速有机体中的化學反應的物質的科學。奥巴林不但是偉大的科學家,还是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著名的公眾領袖。他是一個爭取和平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的熱情戰士,是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許多次和平大會的積極的參加者。正當他六十歲壽辰的时候,他特為我們中国讀者寫了這篇“生命的起源”。在這篇文章里,他把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知識告訴了我們。這是對我們廣大讀者的一个极大的鼓舞,它鼓勵我們勇敢地去探求大自然的奥秘,不調和地去和唯心的非科學的思想作鬥爭。它鼓勵我們去為建立人類和平幸福的生活,及全世界人民之間的真誠的友誼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正當他六十歲壽辰的時候,讓我們向他致以衷心的敬意,并热忱地祝賀他的健康。——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