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科学正日益地成为全球化的事业,成为国家间相互联结的网络,国际科学合作不断深入。2011年,国际学术期刊已超过35%的的论文是国际合作,而之前15年总量仅为25%~([1])。国际科学合作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科学发展的主流,在发展中国家也日益显著。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在国际化和网络化的开放环境中相互竞争、相互交流与合作。国际合作已成为各国科技政策与战略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采用地理学、生态学、科学计量学、统计学等研究分析方法,分别从全部论文和数学、材料科学和免疫学等三个学科的角度,对世界科学重心的空间迁移情况进行了详细探讨,继而重点分析比较了国际科学合作中十大主要国家、"金砖五国"与中国的国际科学合作格局的时空演变和趋势特征,并对中国在其中的作用与地位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改进中国的国际科学合作水平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全球科学重心正随着论文总量的增长持续地自西向东、自北向南转移,并主要集中于西欧、北美和东北亚;十大主要的国际科学论文发表国家亦是国际科学论文合作的主要推动者,相互合作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中国虽是最重要的国际论文新增长源,但仍不是国际公认的国际科学合作强国;建议中国进一步确立开放创新和国际合作的战略观,并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国际科学合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日益相互联系和影响,同时也面临一系列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机遇和挑战。在人类寻求发展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过程中,全球科技合作并与政府间在社会治理上的合作显得极为重要。欧盟科技一体化以及欧盟与其成员国以外国家的科技合作是全球科技合作的典范,对我国广泛参与全球科技合作、融入科学全球化并实现科技创新而言,欧盟科技合作框架计划的规划、实施和管理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提升我国科技发展和国际合作水平为立足点,分析欧盟科技国际合作战略及其经验,提出中国与欧盟开展科技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SCI数据库中国的和印度的国际合作论文,从国际合作论文的结构、国际合作的主导——从属率、国际合作的劳动规模、国际合作最多的五个国家和地区,在学科层面上比较了两国的国际科学合作,展示了两国的国际科学合作的异同点.从而也说明ESI的学科分类是国际科学合作研究中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整理SCI数据库中中国和印度农业科学方面的国际合著论文,从国际合著论文数量、国际合著论文篇均合著国家数、国际合著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国际合著网及国际合著论文的学科分布,比较了两国农业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结果是,中国农业科学领域的国际合著论文自2000年开始超过印度,且差距越来越大;中国国际合著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高于印度;中国更注重加强已有的国际合著关系,印度更注重建立新的国际合著关系;中国农业科学领域国际合作的重点学科依次是食品科技、农艺学、土壤学,印度依次是农艺学、食品科技、多学科农学.  相似文献   

6.
加强实质性国际合作,提升基础研究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历来重视国际科技合作,按照国家外交大政方针和科技国际合作发展规划,围绕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等科学问题,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开展高水平、实质性和可持续的国际合作,努力创造有利于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良好环境,以提升中国基础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谁在主导中日韩的国际科学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悦  左佳  宋超  宋凯 《情报杂志》2021,(4):155-162
[目的/意义]为了探究中日韩的国际科学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及变化趋势。[方法/过程]以"中日"、"中韩"和"中日韩"国际论文合著现象为分析对象,通过科学计量的方法和手段,从重要作者、高影响力论文和资助者三个维度来分析近40年来中日韩科学合作背后的主导力量。[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中日科学合作呈现出日本主导趋势由强到弱,而中国主导趋势渐强并超过日本;中韩科学合作呈现双方共同主导的特征;在三国合作中,中国主导的论文影响力较强,但随着论文影响力的增大,中国显示出的主导优势却在减弱;中国作为科研资助者极大地推动了三国的科学合作。  相似文献   

8.
中俄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中很重要、也是最近10多年来发展最快的双边关系之一。2006年恰逢中俄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两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5周年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周年。从历史纵向看,目前两国关系已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从国际现实关系看,中俄关系近年来的成就也是最显著的。政治互信政治互信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2001年7月16日,中俄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把中俄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愿望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成为彰显两国人民政治互信…  相似文献   

9.
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中印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1977-2006年收录的中国大陆的国际合著期刊论文114 717篇和印度的国际合著期刊论文52 790篇,统计了论文作者所属国家(地区)间的合作关系,得知中国有174个国际合著伙伴,印度有181个国际合著伙伴.比较了中、印两国国际科学合作的个体中心网结构,发现两国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具有基本相同的网络密度、中心势以及核心合作伙伴和明显不同的链密度,表明中国国际科学合作的集中性.在两国的核心合作伙伴中,亚洲伙伴在中国网中的重要性大于在印度网中的重要性,美洲伙伴在中国网中的重要性小于在印度网中的重要性.从地理区域来看,亚洲、欧洲、美洲对中国和印度国际科学合作的重要性基本相同,大洋洲在中国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重要性大于在印度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重要性,非洲在中国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重要性小于在印度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基础研究国际化和国际科技与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通过开展高水平、实质性和可持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迅速提升中国基础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保持与一个大国地位相适应的科学实力,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提出,科学基金国际合作要从交流型合作、研究型合作向战略型合作过渡.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