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益性与营利性——-民办教育的双赢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办教育异军突起,发展方兴未艾,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营利性引起了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实践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怎样理解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等不等于不能营利;民办教育合理营利,是否就意味着公益性被否定;公益性与营利性可以达到双赢吗?对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势必会影响民办教育的巩固和良性发展。思考公益性与营利性,我们不能回避矛盾,不能脱离实际…  相似文献   

2.
民办教育法是与教育服务贸易紧密相关的一部法律,从我国作出的教育承诺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划审视我国民办教育立法,应注意考虑几个问题,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和产业性双重定位问题,股份制民办教育形式的法律认可问题,不以营利为目的与合理回报的关系问题,民办教育产权制度的明晰问题和民办教育服务提供方式特别是网校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办教育(准确地说应该是“非公立教育”,因为它并不是改革开放前的“民办教育”——农民办的教育,也不仅仅局限于私立学校)促进法草案第三次审议稿规定“民办教育应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我认为这一限制是不利于促进教育发展的。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了,而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承认个人在不妨碍他人与社会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4.
论民办教育公益性与可营利性的非矛盾性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由于民办教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 ,所以不能营利” ,这种逻辑成立吗 ?本文在具体分析阐述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可盈利性和可营利性的基础上 ,认为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可营利性并不矛盾 ,允许部分教育机构合法地营利 ,不仅无损其公益性 ,甚至还会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而增加社会公益。  相似文献   

5.
《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并开始实施以后,业内人士发现对于民办教育的营利问题法律中没有明确。但是民办学校的营利是一种客观存在,否则在逻辑上就无法解释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我们提倡教育的公益性,但法律对于营利问题的回避无法遏制举办者办学的寻利动机,举办者完全可以通过投资取得学校的  相似文献   

6.
民办教育机构营利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再度引发民办教育机构能否营利问题的争议。党的十六大确立的“要素贡献分配原则”为民办教育营利运作的必要性提供了政策支撑;教育服务产品的二重属性理论为民办教育收费提供了理论依据;解决教育资金瓶颈、体制缺失和主体错位的问题,又对民办教育营利运作提出了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7.
一、对民办教育的认识 1.美国关于发展私立教育的理念。 (1)坚持教育的公益性。美国的私立学校绝大部分为非营利的,营利性的仅占总数的4%,而营利性私立学校中真正能够获得营利的也仅是一部分。因此,学校普遍认为“营利比不营利更痛苦”。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哥伦比亚等私立大学都坚持办学的公益性,基金本金运作后的盈余全部用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办学校是否可以营利一直是教育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争论的主题。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和营利性是否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民办学校到底如何处理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关系?这是事关民办教育未来发展大势的关键性问题。该文立足于教育产业理论,通过对现存问题的分析,旨在揭示民办学校在公益性和营利性之间作出抉择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  相似文献   

9.
《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并开始实施以后,业内人士发现对于民办教育的营利问题法律中没有明确。但是民办学校的营利是一种客观存在,否则在逻辑上就无法解释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我们提倡教育的公益性,但法律对于营利问题的回避无法遏制举办者办学的寻利动机,举办者完全可以通过投资取得学校的实际控制权而在营利和分配上进行暗箱操作,实际上反而不利于政府的监管。笔者认为,《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立法基点与公众对于民办学校的价值期待是一致的,都在于三点:一是保障教育的公益性,二是保障受教育者的权益,三是保障投资者的权益。从这三点来看…  相似文献   

10.
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第三次审议稿明确规定,“民办教育应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我认为这一限制不利于促进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