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军 《体育世界》2011,(11):49-50
拳击运动是一项竞争激烈且对抗性强的体育运动,不仅要求拳击运动员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也要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应当加强拳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本文首先分析是拳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作用,提出了拳击运动员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训练的内容,继而提出了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浅论心理训练对提高技巧运动技术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前斌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1):56-57,66
现代技巧竞技的发展,要求技巧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还应具备良好的竞赛心理素质.运用运动心理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技巧运动员的心理类型、心理素质对训练成绩的影响和竞赛水平的发挥,以探讨最佳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临场竞赛水平,取得最佳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比赛的运动成绩越高,运动员的自信心也越强;反之亦如此。这说明了运动成绩影响着运动员的心理承受力,同时心理承受力也影响运动成绩。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自信心理,那么田径运动训练中如何塑造运动员的自信心理呢?  相似文献   

4.
短跑是一项高强度的竞技项目,往往在毫秒之间决定着运动员比赛的胜负,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但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本文对影响百米运动员赛前心理变化的诸因素进行分析,提高运动员自我调节的心理能力,培养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意志力,使运动员的心理技能与运动技能达到同步发展,促l进运动成绩的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5.
郑海波 《体育师友》2011,34(1):33-35
1前言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技术复杂、难度高、速度快,对运动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快速、准确灵活概括了该项运动所需要运动员在生理、心理、专项技能、智能等方面具备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张耀光 《体育科技》2003,24(4):37-39
作为短跑运动员 ,各项身体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 ,除了应具备一定的专项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灵巧性外 ,影响运动成绩提高的因素 ,还应包括运动能力、运动技术、运动心理、场地器材设备和环境条件等。但从运动训练的角度讲 ,注重和加强对短跑运动员腿部小肌群的训练 ,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花样滑冰运动是综合性很强的竞技体育运动,对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结合教学工作实践等方法,分析花样滑冰运动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指出花样滑冰运动员需要具备运用器材的能力,良好的体能、较高的技能和舞蹈艺术表现能力,较好的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等基本能力。提出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舞蹈艺术表现能力也是一种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8.
跳高运动的技术特点和比赛要求,决定跳高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能力。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周期性为原则,在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对跳高运动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以供广大的跳高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越 《安徽体育科技》2016,(4):53-54,58
击剑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基本身体素质、技巧能力的同时,还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对于青少年击剑运动员来说,身体素质是保障技术训练和对抗的前提,如果身体素质训练不佳,那么在比赛时的心理素质调节也会相对困难;同样,在心理素质调节不佳时,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也难以在比赛中完全的发挥出来。因此,青少年击剑运动员需要全面注意心理及身体素质的综合训练。也针对这两个方面的训练要求和特点,提出了青少年击剑运动员心理及身体训练的要点,希望能够帮助青少年运动员提高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运动员的心理选材是我国运动心理学界近十年来颇为重视的一个课题。在国家科委和体委的领导关怀下,已积累了许多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的心理数据,为运动员的心理选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关于运动员心理选材的研究似乎已具备了向综合性研究方向发展的条件。为此,本研究试图根据运动员心理选材的  相似文献   

11.
运动竞赛是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体育运动发现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日趋激烈的竞技比赛中,运动员要取得好成绩,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技、战术水平,还要有较强的稳定性,这就要求运动员赛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认为,运动员比赛的成功与否,身体素质、技术、技能训练因素占70%,而30%属于心理训练的因素。因此,心理训练成为竞技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射击运动是一种长时间的静力项目,这一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技术水平,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三方面均达到相当程度。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必须在相当长的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尤其是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注意警觉性,这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有着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当前,国内外射击界日益重视运动员的心理素  相似文献   

13.
提高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击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稳定性要求极高的运动,从一定意义上讲,运动员心理成熟的程度决定了其运动成绩和运动生命周期.但目前在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重技能培训忽视心理素质提高的倾向,这影响和制约了优秀少年射击人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传统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所以,运动员要在训练和比赛中稳定地取得优异成绩,不仅应具备身体和技、战术方面的优势,而且也要具备心理方面的优势,只有具备了上述两方面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实力水平,达到以弱制强,出奇制胜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田径运动竞赛是一项对运动员心理素质高要求的项目,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心理训练是提高运动员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充分发挥成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浅谈排球运动与心理训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排球比赛异常激烈 ,要求优秀的排球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 ,为了有效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排球运动员 ,本文探索出一条可行的心理训练途径 ,以资参考。1 心理训练的发展过程和趋向回顾我国排球运动训练的历史 ,心理训练起步较晚 ,起点较低。 2 0世纪 50年代的排球训练以技战术为主 ,缺乏心理训练的有机配合。 60年代开始吸取运动心理学原理 ,结合排球运动训练和比赛 ,探讨一些心理训练的问题 ,但缺乏明确的和一定的规律。 70年代 ,随着排球运动竞技水平的…  相似文献   

17.
冰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变化快和战术复杂的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湛的技术,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采用实验法、调查访问法和文献研究法,对受试者进行了操作思维等多项心理指标的测试。为了同冰球运动员进行比较和对照,又先后对国家级、省级优秀速滑短跑道、花样滑冰选手及黑龙江省女篮运动员进行了同样的心理指标的测试。从整个操作思维这个单项心理素质的测试结果发现,我国现有冰球运动员的操作思维敏捷性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建议在完整的教学与训练系统中,要经常考虑对冰球运动员思维敏捷性的培养,并作为长期心理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橄榄球运动身体对抗激烈,要求运动员不仅具备良好的身体能力,过人的智力,更要求运动员具备勇猛顽强,遵守纪律,集体至上的优良品质,橄榄球运动的价值在于精神重于竞技。  相似文献   

19.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传统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运动员要在训练和比赛中稳定地取得优异成绩,不仅要具备身体和战术方面的优势,而且还要具备心理方面的优势,只有具备上述两方面优势,才能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获得最佳竞技状态和创造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羽毛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技术能力特征、战术能力特征、心理能力特征和知识能力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研究羽毛球运动员在竞技活动中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在体能特征方面,要求羽毛球运动员的体型要匀称,在身体机能方面具备较快的反应速度、较敏捷的体位转换能力和较强的耐力。在技术能力特征方面,羽毛球运动员需要掌握动态与对抗相结合的技术,手法与步法相结合的技术以及全面、准确、稳定和精细化的技术。在战术能力特征方面,羽毛球运动员需要注重发接发、落点和线路变化、控制和反控制的实施以及战术意识的培养。在心理能力特征方面,羽毛球运动员需要具备拼搏意识、心理调控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在知识能力特征方面,羽毛球运动员需要掌握运动智能,具备比赛分断能力、羽毛球专项知识和心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