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物质和某混合物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都能发生反应时,往往存在化学反应顺序问题.下面结合2007年各地中考题谈一谈化学反应顺序及此类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明显感到化学反应比较多,类型也较复杂,在实际解题过程中,不知道按一定的思维顺序去解题,导致思维紊乱.且解题的错误率较高.下面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举例说明有序思维的重要性.1.有序思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当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多种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时,还原性(或氧化性)强的物质先反应,然后才  相似文献   

3.
一、题型分析 要答好推断题,首先要熟练掌握与试题内容有关的物质的性质、用途及化学反应规律;其次要有科学严密的逻辑推理;再次要善于准确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也称“题眼”,即物质的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等)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准解答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在中考化学试题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时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化学反应,而且各反应间有先后的顺序,正确理顺各反应的先后顺序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本文拟对近几年来中考中出现的化学反应的先后问题进行一些整理、归纳.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化学反应中物质反应的顺序问题,并且从化学动力学顺序和热力学顺序叙述了化学反应中物质反应的先后顺序,对于高中化学教学中总结的“谁强谁先”的化学反应规律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在教授化学反应顺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同时对化学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化学反应规律的使用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中化学反应中“以强制弱”现象很普遍,常常又具体表述为“强酸制弱酸”“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然而,若此类问题与反应物用量、反应顺序、反应竞争进行“叠加组合”时,不少学生难以应对.笔者认为,前述问题既然都遵循强者先行一步的原理,那么解决问题的起点也可相同.从相同的起点出发,用图象直观展示出以强制弱的相关物质及反应先后顺序,再依题意给出结果的解题方法,笔者谓之“强弱图”.  相似文献   

7.
物质的制备是指用一种或几种物质为原料,通过相互间的化学反应制取一种或几种新物质.物质的制备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的制备.其题型有三类:完全限制原料型;不完全限制原料型;不限制原料型.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了许多设计新颖,颇具思考性的物质制备题.这类题目多角度、多方位考查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的反应规律;各类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物质溶解性规律的应用能力;设计物质制取程序的能力;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理解化学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重点),掌握四大反应类型的特点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是难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知道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熟悉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四大反应类型,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中考热点).  相似文献   

9.
一、题型分析 要答好推断题,首先要熟练掌握与试题内容有关的物质的性质、用途及化学反应规律;其次要有科学严密的逻辑推理;再次要善于准确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也称“题眼”,即物质的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等)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准解答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在历年的化学竞赛、中考等试题中,经常出现天平平衡问题.天平平衡问题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关系甚密,而差量法恰恰是解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的一种有效解题方法,因此用差量法解决天平平衡问题同样有效.下面以几道典型的例题作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1.
理化生综合     
缪徐 《中学理科》2005,(5):12-16
1.化学与浮力问题。这类题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液体密度和物质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来分析解题。  相似文献   

12.
正反应物间一对多的化学反应常有竞争.竞争反应是指由于物质反应能力不同,多反应按一定的顺序逐次进行.近年来,有关反应的竞争问题频频出现在各类考试当中,并逐步成为考试命题的热点,.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解决涉及有竞争反应的问题时,总是思路不清,解题无从下手,甚至常会出现错误的结果.下面我就对此类问题进行总结,选析一些试题供大家参考.一、氧化还原中的竞争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间(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那么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愈强,则两强之间更易发生电子转移,该反应优  相似文献   

13.
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类型。应用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条件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一部分同学在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时,只是一味地“交换成分”,出现许多与实际不符的严重错误,然而他们却不知错在何处。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复分解反应,下面就对复分解反应的类型、条件、规律进行总结,并给出适当的练习,以期对提高同学们的解题能力有所帮助。一、总结类型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实质是两种化合物发生的离子互换反应,即同时互换阳离子或同时互换阴离子。有关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可总结为以下五种: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化学体系可能发生多个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可以同时发生,也可能先后进行,反应的顺序直接影响着反应的最终结果.为研究问题的方便,先限定体系内只有A、B、C 3种物质,A与B发生反应①,A与C能发生反应②,B与C之间相安无事.这就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反应①和反应②同时发生,如浓NaOH溶液滴入铝铵矾溶液中,在生成白色沉淀的同时又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是反应①和反应②先后发生,如氯水滴入FeBr2溶液中,开始时只有Fe2+被氧化成Fe3+,当Fe2+完全被氧化后,氯水才氧化Br-.以下重点讨论第2种情况——反应的顺序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守恒法是化学计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用守恒法解题,即利用物质或物质的某种属性在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以此为依据,建立等量关系,从而迅速有效地解化学计算题.初中化学所涉及到的守恒大致有以下几类.1 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守恒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相似文献   

16.
多个化学反应先后顺序的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种物质与几种物质发生反应的问题,这时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往往就成为解此类问题的关键。先后顺序不清,解题就无从下手;先后顺序搞错,就会使简单问题复杂化,甚至还会得出错误的结果。下面我就中学教学中常出现的需要判断反应顺序的一些问题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江涛 《中学理科》2002,(1):77-81,96
本知识块中考热点有: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主要包括物质所含元素种类或物质化学式的推断、计算化学反应中物质间的质量比或某物质的质量;2.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有关计算,主要包括纯物质的计算、含有杂质或与气体体积有关的计算;3.其他一些稍复杂的计算,如不完全反应、多步反应、无数据和具有隐含条件的计算等.常见题型: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  相似文献   

18.
当一个反应体系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都能和另一种物质反应,此时就存在原反应体系中哪种物质优先反应的问题,即竞争反应.那么如何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此进行了摸索,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杨洁 《中学生数理化》2010,(3):20-24,43,44
重点难点热点 1.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有以下几种常用的分类标准: (1)按反应前后物质化学式形式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注意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属于这四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界发展中,物质的守恒定律是时刻存在的,其中,守恒法的应用主要是在化学解题中,通过对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或是总质量守恒的运用,对化学题进行处理.另外,在化学反应中,守恒定律也是普遍存在的.在高中化学解题的过程中对守恒法进行运用,可以用更加简单以及直观的方法对复杂抽象的化学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